书城美食茶医生
13744000000007

第7章 消化系统疾病(1)

胃痛的茶疗

佛手芎陈茶

原料:佛手片6克,川芎5克,陈皮5克,花茶3克。

制法:前3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0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

用法: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

主治:适于肝胃气滞型胃脘痛:胃脘闷胀疼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舌苔薄白等。

香附陈姜茶

原料:制香附10克,陈皮5克,生姜片10克,红茶3克。

制法:前2味加水约400毫升,煮开10分钟,取沸汤冲泡后2味。

用法:分2次热饮。忌食生冷和避风寒。每日1剂。

功效: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适于寒邪犯胃型胃脘痛: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暖、口不渴、舌苔白等。

连萸竹陈茶

原料:黄连6克,吴茱萸1克,竹茹10克,陈皮4克,绿茶3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

用法:分2次凉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和胃。

主治:适于胃热炽盛型胃脘痛:胃痛急迫或闷满胀痛、吐酸、心烦、口苦或黏、舌红、苔黄或腻等。

山神莱陈茶

原料:山楂10克,神曲10克,莱菔子6克,陈皮6克,红茶5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

用法: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适于食滞胃肠型胃脘痛: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舌苔厚腻等。

蒲灵绿梅茶

原料: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绿萼梅10克,花茶3克。

制法:前2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后2味。

用法:分2次温饮。每日1剂。

功效:化瘀止痛。

主治:适于瘀阻胃络型胃脘痛: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拒按、舌质紫暗等。

石楝芍草茶

原料:石斛15克,川楝子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绿茶3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

用法: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

功效:养阴益胃。

主治:适于胃阴亏虚型胃脘痛:胃痛隐作、灼热不适、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等。

芪姜陈苓茶

原料:黄芪15克,干姜8克,陈皮5克,茯苓10克,红茶3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

用法:分2次热饮。每日1剂。

功效:温胃健脾。

主治:适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舌质淡等。

橘花茶

原料:橘花5克,红茶末4克。

制法:将2味药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功效:温中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适用于虚寒胃痛、食积不化兼有咳嗽等。

胡椒大枣茶

原料:胡椒7粒,大枣3枚。

制法:将2味药放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用25~35日可获明显效果。

功效:祛寒,养血,健胃。

主治: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郁金香附茶

原料:郁金10克,香附30克,甘草15克。

制法:将3味药放入沙锅内,加水煎沸20分钟,取汁。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用25~35日可获明显疗效。

功效:行气解郁。

主治: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咸柠檬茶

原料:柠檬1个。

制法:将柠檬煮熟去皮,放入竹篮内晒干,放入瓷器内加适量食盐腌制,贮藏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每次用时,取1枚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

用法:每日1~3次,代茶饮用。连服30~60日可获明显疗效。

功效:理气和胃,生津止渴。

主治: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所引起的胃脘痛。

梅花茶

原料:白梅花5克,青茶5克。

制法:将2味药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2剂,不拘时频饮。

功效:行气解郁。

主治:适用于脘满胀痛、胃纳不佳等。

佛手花茶

原料:佛手10克,玫瑰花6克。

制法:将2味药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温服。

功效: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适用于肝胃不和、胁腹胀痛、胃脘疼痛、嗳气少食、肝郁胃痛。

呕吐的茶疗

夏陈藿姜茶

原料:姜半夏10克,陈皮6克,藿香10克,生姜片6克,红茶6克。

制法:前2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0分钟,再加霍香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后2味。

用法:分2次热饮。每日1剂。注意避风寒,忌食生冷食物。

功效:散寒和胃止呕。

主治:适于寒邪犯胃型呕吐:呕吐食物残渣、量多如喷、胸脘满闷、舌苔白腻等。可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神麦莱夏茶

原料:神曲10克,麦芽5克,莱菔子5克,姜半夏6克,绿茶5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

用法:分2次温饮。每日1剂。

功效:消食和胃止呕。

主治:适于食滞胃肠型呕吐:呕吐酸腐食物,吐出为快,大便秘结或秽臭不爽,嗳气厌食,脘腹闷胀,舌苔厚腻等。

夏苓姜桂茶

原料:姜半夏10克,伏苓10克,生姜片8克,桂枝6克,红茶5克。

制法:前2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0分钟,再加其后2味共煮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

用法:分2次热饮。每日1剂。

功效:化饮止呕。

主治:适用于痰饮停胃型呕吐:呕吐清水痰涎,胃腹闷满,口干不欲饮,饮水则吐,舌苔白腻。

连萸竹佛茶

原料:黄连5克,吴茱萸1克,竹茹10克,佛手片6克,花茶6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花茶。

用法:分2次凉饮。每日1剂。

功效:疏肝和胃止呕。

主治:适于肝气犯胃型呕吐:呕吐泛酸,口苦嗳气,胁腹烦闷不适,舌边红,舌苔薄腻或微黄等。

参术姜夏茶

原料: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6克,姜半夏10克,红茶6克。

制法:前4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红茶。

用法:分2次热饮。忌食生冷食物,每日1剂。

功效:温中和胃止呕。

主治:适于脾胃虚寒型呕吐:呕吐反复,迁延日久,劳累过度或饮食不慎即发,神疲倦怠,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等。

参麦石竹山楂茶

原料: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竹茹10克,山楂10克,绿茶5克。

制法:前5味加水约500毫升,煮开15分钟,取沸汤冲泡绿茶。

用法: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

功效:滋阴和胃止呕。

主治:适于胃阴亏虚型呕吐:时时干呕,呕吐少量食物黏液,反复发作,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

柿蒂竹茹茶

原料:柿蒂3个,竹茹3克,茶叶10克。

制法:将柿蒂、竹茹加工成粗末。3味共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1日内服饮完,不拘次数。

功效:降气和胃止呃。

主治:呃逆、见呃声沉缓有力、胸脘满闷、厌食冷物、饮食减少、呕吐痰涎。急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忌用。

姜醋糖茶

原料:生姜60克,醋、红糖各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片,以醋浸泡一昼夜,用时,取姜3片,加红糖,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服。

功效: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适用于虚寒胃痛、食欲不振、翻胃呕吐等。

麦芽山楂茶

原料:炒麦芽10克,炒山楂3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上述3药放入杯中,冲入250毫升沸水,盖上盖闷20分钟。

用法:代茶保温饮用,每日2~3次。

功效:消食化滞。

主治:伤食呕吐、脘腹胀满、嗳腐吞酸、食后即吐、吐出不化的宿食、气味酸臭、舌苔薄白、脉滑。

胆囊炎的茶疗

川楝子延胡饮

原料: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川楝子、延胡索水煎取汁,加白糖调味。

用法: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胆。

主治:适用于气滞型胆囊炎,症见右胁隐痛闷胀,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干、纳差等。

蒲公英玉米饮

原料:蒲公英30克,玉米须100克,乌梅、山楂各15克。

制法:将上述4味水煎,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分2~3次服。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消滞。

主治:适用于胆囊炎。

金玉梅苋饮

原料:金钱草、玉米须各50克,乌梅10克,马齿苋25克。

制法:将上述4味水煎,去渣取汁。

用法:分3次饮服。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利胆。

主治:适用于胆囊炎。

清热利胆茶

原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前3味共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后去渣,加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3次温服,每次250毫升,疾病发作期间可大量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利胆。

主治: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的慢性胆囊炎。

利胆消炎茶

原料:柴胡、广郁金各9克,炒黄柏10克,青皮、陈皮各7克。

制法:上方药量加大20倍,共研为末。

用法:每次40~50克,放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分钟后,频频饮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利胆。

主治:胆囊炎。右胁痛或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厌油腻,恶心呕吐,口干苦,或伴有恶寒发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茵陈饮

原料:茵陈、红糖各适量。

制法:将茵陈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去渣,倒入茶杯,加入红糖,搅匀即可。

用法: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利胆。

主治: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

肝病的茶疗

黑矾治疸茶

原料:黑矾120克,茶叶120克,红枣适量。

制法:将黑矾、茶叶共为细末,拌匀。将红枣捣成泥,合前2味为丸,每丸重3克。

用法:每日3次,每次1丸,用茶汤送服。

功效:清热利湿,去黄疸。

主治: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郁金甘草茶

原料:绿茶1克,醋制郁金6克,炙甘草5克,蜂蜜25克。

制法:将以上原料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

用法:少量多饮,徐饮之。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用于黄疸型肝炎。

茵栀金黄茶

原料:茵陈16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大黄5克,绿茶10克。

制法:前3味加水约500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入大黄、绿茶共煮2分钟,取汤。

用法:分2次凉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适于肝胆湿热型黄疸: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腹痛胁满,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等。

鸡骨草茵陈茶

原料:鸡骨草30克,茵陈15克,绿茶6克。

制法:前2味加水约450毫升,煮开15分钟,再加绿茶共煮1分钟,取汤。

用法:不拘时温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适于肝胆湿热型黄疸轻症。

连栀金牛生地茶

原料:黄连10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水牛角末50克,生地黄10克,绿茶10克。

制法:前5味加水约600毫升,煮开25分钟,再加绿茶共煮2分钟,取汁。

用法:不拘时凉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退黄。

主治:适于热毒炽盛型黄疸: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伴有高热烦渴,神昏谵语,或见血、便血、肌肤瘀斑,舌红绛,苔黄等。

附姜茵陈厚朴茶

原料:制附子10克,干姜10克,茵陈10克,厚朴8克,红茶5克。

制法:先将制附子加水约550毫升,煮开20分钟,继入后3味共煮10分钟,再加红茶同煎2分钟,取汤。

用法:不拘时热饮。每日1剂。

功效:温阳散寒,化湿退黄。

主治:适于寒凝阳衰型黄疸:病程较长、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纳少脘闷、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等。

佛手柑茶

原料:佛手柑15克,茶叶、白糖适量。

制法:沸水冲泡。

用法:代茶饮。每日服数次。

功效:健脾养胃,理气止痛。

主治:治慢性肝炎。

五味子茶

原料:北五味子3~5克,绿茶0.5~1.5克,蜂蜜25克。

制法:北五味子用文火炒至微焦,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趁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效:振奋精神,补肾益肝。

主治:适用于腿软乏力、耳鸣、精神衰弱、慢性肝炎、肝虚目眩、视力减退。

鲤鱼茶

原料:鲤鱼1条,红茶20克。

制法:上2味同煮汤。

用法:不加盐食用。

功效:利尿退腹水。

主治:适用于肝炎腹水患者。

枫杨茶

原料:枫杨树叶500克,绿茶6克。

制法:取鲜枫杨树叶,加水750毫升,煎沸10~15分钟,加入绿茶,再沸1分钟,即止。

用法:取汁服用。每日3次,每次取100毫升,20~30日为1疗程。

功效:利湿消肿,杀虫解毒。

主治:适用于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等。

白矾茶

原料:白矾、建茶各30克。

制法:上2味共为细末,备用。每次取上末6克,用新汲净水调下,或炖服之。如上茶入口,其味甘甜,并不觉苦味者,此对症也。

用法:每日1~2次。用该茶须中病即止,即症状消失后,应停止服用。

功效:消炎,燥湿,解毒杀虫。

主治:适用于血吸虫病之肝脾肿大、腹水及黄疸,肝硬变腹水之膨胀。

郁金清肝茶

原料:广郁金(醋制10克,炙甘草5克,绿茶2克,蜂蜜25克。

制法:上4味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取汁即可。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频频饮之。

功效:疏肝解郁,利湿祛瘀。

主治:适用于肝炎,肝硬变,脂肪肝及肝癌等。

枸杞茶

原料:红茶0.5~1.5克,枸杞子5~10克。

制法:枸杞子加水5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红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