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13743300000008

第8章 如何提高临床技艺(2)

我出此案,非在诋毁,是要学友们从其中吸取教训尔!患者久患心衰,前用阴阳两补之法,进大剂参附合生脉,病方得以平,今用生麻黄正犯“虚虚”之戒,汗则亡阳,复又耗阴,阴阳两亡,岂能不殁?生麻黄重在发汗,炙麻黄重在平喘。

自此之后,我在临床对于慢支肺气肿、哮喘等久病数十年而致心衰者,临证有肺肾气衰、动则喘促汗出者,从不轻易地使用生麻黄。

又如我在治肝病肝区痛时使用乳香、没药出现急性肝功能损害,外感咽痛使用山豆根致呕等,都为自己在临床上积累了较多经验。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提高临床技艺的一个重要方法!

用古人方不可胶柱鼓瑟,应灵活化裁,然虽治成坏证,亦有救法,下面出几个问题请学友自己思考!

问题一:本案服小青龙汤证见大汗时,以何方救逆?

问题二:出现烦躁、谵语又以何方救逆?

三、虚心向他人求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周六,中医群的很多朋友讨论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我看了一下记录,有的人1剂用到200g,这些用法,你可了解,但不可轻易使用!

我们的一位医师,临床水平很高,在临床上使用附子6g,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自此以后便对附子使用十分小心。呵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附子辛温有毒,但在临床上确系一味良药,它的毒性真的那么可怕吗?又该如何防止?

实话说,在临床上使用附子我是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畏之如鸩毒”,再到“每日临床不离附子”,这样一个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过程!

上海精神病院的主任医师周康曾创“壮阳汤”治精神分裂症中表现为畏寒懒散为主症的患者,以附子、肉桂、干姜、仙茅、淫羊藿等为主药,其中附子甚至重用至50g。很早的时候我看过皖西一位名医医案(记不清书名了)治疗癫狂用附子每次用到30~60g,也曾看到我的实习带教老师,一位心血管专家用附片起笔就是30g,后来我出校在临床使用大剂量附片,很多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即是我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后来在临床上碰到了中毒病例,心有余悸,也就不敢放手使用了,呵呵。

诸位可能要问,那你怎么又敢使用了呢?

当然凡事都有来由,有一次我去拜访我的启蒙恩师,闲谈之间,他的长子看了几个患者,有2张方都有附子,剂量很大,于是我向他请教。

那学弟,我的老师曾把他送到全国著名的医家江苏南通名医朱良春门下学习,虽然年青,却有真材实料,呵,这学弟便对我说了以下几点经验:

用附子要注意这么几点:

1.确系虚寒证。

2.附子要炮制得好。

3.要和生姜同用,姜的剂量要大。

4.煎药火候要到位。

5.对于易上火的人,要配牛膝引火下行。

我把这些经验传给学友们,呵呵,可要收费的啊!

再到临床慢慢地重新实践,也就有了体会,我是搞心内的,治心病用附子是常有的事,下面我说一个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

某男,50余岁。先在某医科大学附院心内诊治,心率每分钟多在40余次,夜间心率有时只有30余次,西医建议安装起搏器,患者为下岗工人,经济困难,只好求中医诊治了。症见心悸气短、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寐差,纳可,二便可,舌质淡,脉结。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典型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立法:温阳益气通脉。用方:制附子(先煎)20g,小红参5g,细辛3g,苦参15g,葛根30g,丹参20g,生姜10g。每日1剂,西药仅予极化液、肌苷片、维生素B1等。

患者服方10剂,心率就增加到60余次,而且心律很整齐,为窦性心律,后接服10剂心率增加到70余次,带方巩固。这患者以后常找我看病,随访已经3年了,病情很稳定。

说了这么多,只是告诉大家,别人的经验有时候很值得借鉴,也是提高个人临床技艺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道听途说并非都是假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虽是搞心内的,但在我们这儿有很多肾病的患者找我看病,而临床疗效很不错,我的肾病患者在全省以至省外都有,而且大部分都是长期跟踪着。

在肾病方面为什么会有很多患者呢?实话告诉大家,我只是弄到了一张非常有效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子,一个患者看好了,就会给你介绍一堆患者,这方子最早的时候我便是道听途说来的!

话说我的导师,那位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心衰的教授,有一次和我闲谈,说到他最早的一篇文章是一个在大学教中文的教师给他发表的,那教师患肾病综合征在某医科大学治疗2年,病情极不稳定,只好求救于中医,没想到教授予中药治疗,慢慢地所有症状渐渐缓解了,临床痊愈了,后来患者还结婚生子了。

那教师久病成良医,在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便自学了很多中医知识,病好了,他便建议教授把经验整理出来发表,教授淡于名利,也就不很感兴趣,最后教师便代教授执笔写了一篇文章登在《中医杂志》上。

教授还说该方对于慢性肾炎有较好的消蛋白作用,并给我说了好多病例。当时我就问什么药物组成,他说就是一些补脾益肾的药物吧。

于是,我就到图书馆翻阅《中医杂志》,找到了这张方。真的像教授所说的那样有效吗?我便在临床上摸索使用规律,结果发现对于Ⅱ型也就是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疗效不理想,但对于Ⅰ型肾病只要辨证符合,疗效非常好。现在我们治疗Ⅰ型肾病综合征基本上摆脱了激素疗法,这一点很多西医不信,呵呵,但事实胜于雄辩!

现在我把这张方介绍给大家,关于怎么合理使用这张方?如何取得好疗效?

在《闻过喜医辑》里有详细的叙述!大家可以买这本书看看(我的启蒙恩师在此书二版修订中特向我约稿,也就写了这么一篇)。

下面择录其中的一部分:

“刘氏经验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全方由生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升麻3g,柴胡5g,丹参20g,芡实15g,白术15g,山药15g,仙茅10g,淫羊藿10g,凤尾草10g,山楂15g,甘草5g组成。辨证以面浮肢肿,面色萎黄或泛白,少气乏力,纳呆少食,腰膝酸软,或伴足跟痛,形寒肢冷,性欲低下,月经失调,易感冒,舌质淡,或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沉细无力为标准。

刘氏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表现为脾肾两虚者为多,或以气虚为主,或为气阳两亏。其病理关键在于本虚标实。其病理特点以虚(脾肾气阳亏虚)、壅(水湿、瘀血内停)、漏(大量蛋白尿)为主。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创制了该方。方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祛湿,仙茅、淫羊藿温补肾阳,俾脾气健则水湿得运,肾阳足则自能化气行水,水肿自消矣。尿蛋白亦水谷精微所化,中气亏虚固摄无力,精微下趋则见大量蛋白尿,故方用升麻、柴胡、芡实升提固摄以消除蛋白尿。”水停则血瘀“,故方用丹参、当归、山楂活血化瘀,用甘草以调和诸药,全方熔扶正祛邪、固摄精微于一炉,标本同治。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以脾肾双补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十分显著。”

好了,上面这个例子只是告诉大家多留心老前辈的经验,有好的经验,听说了,跟踪一下,说不定你会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