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便秘奇效良方
13742700000044

第44章 其他便秘(10)

方剂出处 崔灵芝,等.新加黄龙汤治疗中晚期癌症便秘30例.山西中医,1997;13(3):15牙皂蜂蜜煎剂灌肠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便秘治疗方法 将牙皂研粉,加入蜂蜜中,再加水煮开后冷却密封备用。牙皂、蜂蜜、水的比例为1∶200∶50。用甘油灌肠器吸取配置溶液30~50ml接肛管,插入直肠内12~15cm,缓慢注入,保留10~20min。

功效主治 软坚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205例。疗效标准:显效为给药后0.25~3h内排出大便及肠内积气、腹胀消失,自觉无排便感;有效为给药后排出少量大便,解而不爽,仍有排便感而不再排便;无效为无大便排出。治疗后显效158例,有效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07%。

经验心得 前列腺增生患者年事均高,肾阳虚惫,阴寒内凝则传送不利,加之术后多数患者阴血亏虚,肠腑枯燥,津液衰少,不能润滑,导致大肠传导失常。其治疗以通为主,但绝不能滥用下法,损其津液,徒伤正气。牙皂辛咸性燥,入肺、大肠经,通关窍。蜂蜜能补中、润燥、滑肠、甘缓,可以去牙皂辛散燥烈之性,又能解牙皂的毒性。两药合用,补泻兼施,使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本次观察也表明牙皂蜂蜜煎剂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便秘疗效确切,而开塞露使用不当易造成肛门局部黏膜损伤、出血等。对于牙皂蜂蜜煎剂直肠给药后无效者,不宜反复多次使用,以免牙皂吸收造成全身毒性反应。

方剂出处 季林香.牙皂蜂蜜煎剂灌肠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便秘205例.浙江中医杂志,2001;(6):378益气固本汤治疗子宫后倾后屈致便秘

药物组成 黄芪30g,党参15g,升麻、枳壳、肉苁蓉、炒白术各10g,桔梗、柴胡、甘草各6g,制何首乌12g。

随症加减 便秘甚者第1~3日加大黄6g(后下),大便通畅即可;腹部隐痛加金铃子10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各服1次。7天为1个疗程,用2~3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多吃蔬菜,坚持每日定时排便。早晚做膝胸卧位锻炼30min。

功效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11例,均为经产妇,年龄28~47岁。孕产3胎者3例,孕产2胎者5例,孕产1胎者3例。便秘史在3年以上,均有排便困难,大便干硬,排便不尽感,一般排便间隔2~3日。直肠指诊均能触及压迫直肠前壁的子宫体,并突出于直肠腔中,压迫肠腔,肠腔后移。治疗后显效(直肠指诊子宫体明显复位,大便易排出)6例,占54.54%;有效(直肠指诊子宫有所复位,大便用力能排出)4例,占36.36%;无效(直肠指诊子宫复位不明显,仍大便困难)1例,占9.09%。

总有效率90.90%。

经验心得 益气固本汤有补气固本、升阳举陷的功效。

方中黄芪补肺气,益脾胃,升清阳;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升清,健脾举陷;柴胡、升麻增强升阳举陷之功,且能疏散郁气;桔梗宣发肺气,助升麻、柴胡升阳;制何首乌养血润肠固本;肉苁蓉补肾润肠,助肾司二窍;枳壳下气宽中。诸药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润肠通便之功。同时肺气宣发,脾气健运有益于胞宫的复位。固本润肠则使浊气自降,腑气畅行,顽固性便秘可除。

方剂出处 潘少骅.益气固本汤治疗子宫后倾后屈致便秘1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7):15益气温通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

药物组成 黄芪30g,白术、山药各20g,肉苁蓉、牛膝各15g,当归、升麻各10g,大黄(后下)6~9g。

随症加减 腹胀者加枳壳、莱菔子各10g;气虚甚者加人参10g;阴虚明显者加桑椹子、女贞子各10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3剂大便通畅后大黄减至6g,且与他药同煎。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5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

经验心得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通降;饮食水谷经胃受纳腐熟后,需经脾的运化转输,才能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进食的饮食水谷就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转输,停留于中焦,影响胃的正常和降,导致脾胃升降失调,出现饮食不化、大便异常,而水液的代谢需经脾气转输才能生成津液,上归于肺,再输布全身,脾失健运,津液不能输布,不能濡润肠道则便结。《杂病源流犀烛》载:“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脾失健运,肾气不化,开合失司而致便秘屡发。《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中说“《内经》以气血流通为贵”,凡“积聚于中,留结寒热在内”,宜用下法,故据“下而勿损正气”之原则,攻补兼施,通下肠道积滞。

方剂出处 张妍燕.益气温通汤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性便秘45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2005;21(5):11益气养阴方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

药物组成 黄芪30g,白术12g,玄参10g,麦冬12g,生地黄20g,玉竹10g,石斛20g,枳壳10g,火麻仁12g。

治疗方法 水煎,每日1剂,每日2次服。

功效主治 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6例,显效22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9%。

经验心得 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便秘,在临床中治疗比较困难,西药治疗没有很好的办法,以中药治疗能收到很好的疗效,糖尿病性便秘,发病原因不是十分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可累及自主神经系统,引起肠道功能失调,运动减慢,排空延迟,进食后不能激惹神经体液对结肠的信号传递,不能引起胃-结肠反射,导致便秘,或是由于高血糖使体内缺水,大肠水分减少,引起大便干结,大便困难。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活动量小,食用蔬菜尤其含纤维素的蔬菜较少,而导致便秘。从中医观点看,糖尿病患者,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疾病发展至中、晚期,皆导致气阴两虚,因此在临床辨证中可见患者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症状,而便秘既可由阴虚,又可由气虚引起,故以益气养阴治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方中黄芪为主药以益气;白术健脾益气;玄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石斛养阴;枳壳理气;火麻仁有润肠的功能。综观全方以益气养阴药物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了便秘的发病机制,通过观察本方配合其他药物降糖也有显著功效,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方剂出处 周韩军,等.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便秘56例.河南中医,2004;24(1):37益气养阴通便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便秘

药物组成 黄芪、何首乌、火麻仁各300g,当归、桃仁、大黄(后下)各120g,肉苁蓉150g,炙甘草30g。

治疗方法 上药加水4500ml,浸泡60min,投入中药煎药机内煮沸50min 并用机械装置挤压药渣,药液过滤至3000ml,再用自动包装系统分装20袋,每袋150ml,每日2次,每次1袋。也可按药量比例配备,小剂量煎服。

功效主治 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100例,患者中服药后当日解便者67例,占67%,服第二剂后解便者33例,占33%。100例便秘者服药12d内全部解便且日渐减轻或恢复正常解便。

经验心得 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并发便秘,多因气血虚弱,肠津不足,转输力弱而致。根据前贤“大便秘结、肾病也”和经曰:“北方黑水九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拟益气养阴通便饮方。方中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肉苁蓉益精髓、生精血,有从阴生阳之功用,因其质润故又有润肠通便之功效,黄芪、当归、何首乌、肉苁蓉、桃仁可治其本,而润其便为本方之主药。

配火麻仁以增强益气养阴润肠通便之功,桃仁行瘀润肠通便,与何首乌、肉苁蓉配伍,善治阴亏津枯肠燥之症;炙甘草,益气补虚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润肠通便的功效。

方剂出处 张荃方,等.益气养阴通便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便秘100例.陕西中医,2004;25(10):871益肾平肝祛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

药物组成 黄芪30g,淫羊藿15g,肉苁蓉20g,何首乌15g,决明子30g,钩藤15g,白芍20g,瓜蒌18g,橘红10g,桃仁10g,三棱9g,莪术9g。

随症加减 腹痛甚者重用白芍至30g;腹满气滞者加厚朴、川芎各15g;肝郁气滞明显者加柴胡、枳壳各10g;胃气上逆,嗳气恶心者加白术30g、苏梗15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2遍,共取汁500ml,分3次服。7天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

功效主治 益肾,平肝,祛瘀。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7例,痊愈16例,占28.07%;显效23例,占40.35%;有效18例,占31.58%。总有效率100%。

治验:霍某,女,54岁。间断发作便秘11年。患者自发病以来,每年大部分时间出现便秘,大便成球状,排便异常费力及痛苦。平素多依赖泻药或开塞露方可解便。曾多方求治于中医而罔效。患者近9日未排便,下腹部疼痛,胀满不适,纳可,无口干,时感胸闷憋气,无心悸。舌质淡黯,苔白厚腻,脉细弦。

中医辨证为肾虚肝郁兼血瘀证。治宜益肾填精,平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用:淫羊藿15g,肉苁蓉30g,何首乌15g,白芍20g,钩藤30g,厚朴15g,瓜蒌20g,橘红10g,桃仁10g,丹参30g,桑寄生30g,当归15g,三棱6g,莪术6g。水煎服,日1剂。服第2剂大便始通,第3剂后大便通畅,下腹部胀痛缓解,胸闷憋气亦缓解,舌苔薄白,如上法加减调治4周。6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经验心得 本病属中医学“大便难”、“阳结”、“阴结”、“脾约”等范畴,其产生原因诸多,我们认为与肾虚、肝郁及血瘀有密切关系。《内经》中明确指出“肾开窍于二阴”,《兰室秘藏》亦记载: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

肾不虚,则精血充足,津液不竭,大肠自能得其润养;肾阳不虚,则阳气运行,大肠气机通利而传导正常。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反之,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肠道气滞,则大便秘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可阻碍气机运行,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腑气不通。故以肉苁蓉、淫羊藿、何首乌补肾益精,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济;钩藤、决明子、瓜蒌、白芍平肝柔肝,调畅气机,《本经》谓白芍可益气除血闭;桃仁、橘红、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行气散结解闭。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平肝祛瘀之效。

方剂出处 柳梅.益肾平肝祛瘀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7例.河北中医,2004;26(4):313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便秘

药物组成 生地黄30~90g,玄参30g,麦冬15g,厚朴10g,枳实10g。

随症加减 阴虚阳盛者加知母20g,黄柏15g滋阴降水;气阴两虚者加五加皮30g益气通便;阴阳两虚、面浮肢肿者加虎杖30g、泽泻15g、茯苓20g利水消肿。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服。以5d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8例,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包括1例未坚持服药),总有效率94.7%。

治验:患者女,64岁。因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入院。入院后服用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等降糖药,血糖一直不稳定,波动在8.7~14.4mmol/L。1周来无大便,尿少,双下肢水肿,动则气促,不能平卧,每次欲解大便时用力后心悸气促加重,使用强心、利尿药方能缓解,曾予口服西沙必利、酚酞、乳果糖等,均未能奏效。请中医科会诊,见患者面色(白光)白,气短,面浮肢肿,小便短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阴阳两虚,处方用上述基本方加虎杖30g,泽泻15g,茯苓20g,牛膝12g,水煎服,日1剂。服药第1天解出少量硬便,第2天解出大量硬便,尿量增加,续服2剂,便质变软,便后心悸、气促明显减轻,血糖稳定在7.8~9.9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