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便秘奇效良方
13742700000017

第17章 老年便秘(1)

老年便秘是指老年人在无明显原因的状况下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日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

老年人便秘地区差异明显,总的趋势是北方高于南方。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4~6),这可能与女性平时较男性体力活动少有关。精神因素是高危因素之一。老年便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甚至猝死,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老年便秘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中医认为老年便秘多因老年人气血亏耗,阴阳失调,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属中医“脾约”、“大便秘”、“实闭”、“虚闭”、“热秘”、“冷秘”。运用中医药治疗便秘效果显著。

老年人便秘者比青壮年要高2~3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1/5经常便秘,其中约有半数老年人要依赖通便药物排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老年,身体许多功能逐渐衰退,消化系统的功能减退,如唾液分泌、胃酸分泌、胰腺的分泌等功能均减退,小肠的吸收功能也降低,食物的消化吸收变慢。

另外老年人的全身肌肉包括胃肠平滑肌变得松弛,表现在胃则比较松弛、缺乏张力和弹性,所以胃将食物送到十二指肠的速度减慢;而且肠道运动变迟缓。因而食物或食物残渣在整个胃肠道滞留时间较长,容易发生便秘。由于年老体衰,老年人多喜静甚或喜卧不动,缺乏锻炼,更使腹肌、膈肌、肛提肌及肠壁平滑肌等张力减退、松弛无力,因此造成排便动力缺乏及肠蠕动功能减弱,是老年人发生排便困难和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老年人常患一些慢性病,若服用一些影响肠蠕动的药物或抑制胃肠腺体分泌功能的药物,如降压药、解痉药、含铝或铋的制酸药等,均可引起便秘。特别是老年人肝脏酶系统活力减弱,对药物的解毒功能降低,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随血流进入肾脏,经尿排出体外。然而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肾脏血流量明显下降,肾功能也下降,对药物的排泄能力明显下降。

加之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使老年人极易发生药物过量,即或用少量的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等,老年人也容易引起便秘。

便秘汤

药物组成 炙甘草20g,浮小麦60g,白术30g,黄精20g,大枣10枚。

随症加减 兼脾胃阳虚加干姜6g;兼肝胃郁火加栀子10g,黄连6g;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脾和胃,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2例,治愈1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3例。

治验:刘某,女,58岁。大便秘结如球,肛裂出血7年。近1年来症状加重,间隔5~7日大便一行,每次排便需多次蹲厕,直至用手抠出干结大便,约需90min才能解完,痛苦异常,精神紧张,烦躁欲死,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口干渴不多饮,食欲缺乏,腰酸肢倦,便后腹痛,舌质红少津,苔薄干,脉细略数。曾服火麻仁润肠丸、液状石蜡、当归赤小豆煎汤(兑蜂蜜),疗效均差。服便秘汤1个月后,大便一日1行,每次排便20min左右,便量增多,成软条状,排便无不适,便后畅快。随访1年,疗效巩固,偶有轻度便秘,服原药仍然有效。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病在大肠,但与肺气不降、肾水不足有关,与脾阴亏虚,无以散精,致它脏失养润和的关系更为密切。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治阴虚者,当以滋脾阴为主,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也。滋润脾土,营阴自丰。“散精于脾”,使肺能治节通降,入通于肾,真阴得充,津液复盛;肠腑濡润,后阴滑利,则大便调和。自拟便秘汤,方由炙甘草、浮小麦、白术、黄精、大枣组成,取仲师“甘麦大枣汤”原方养脏柔燥,和中润脾;加大剂白术补肺益气健脾,功在助肠蠕动,白术有促进胃肠分泌、蠕动增加的作用;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益气养脾阴,化生气血,能补通运,故前人有“黄精代参芪”之说。

诸药配合,滋而不腻,补而不燥,可滋益脾肾,养诸脏腑。

方剂出处 程博.便秘汤治疗老年性便秘42例临床观察.河南中医,2004;24(1):39辨证耳压法

穴位选择 主穴为大肠、腹、直肠、皮质下;配穴:肠道实热型加耳尖放血,耳穴加肝、胆、胃、三焦;肠道气滞加肝、脾、胃、三焦;脾虚气弱加脾、肺;脾肾阳虚加脾、肾;阴虚肠燥加肝、脾、肾。

治疗方法 先将耳郭用75%乙醇棉球擦净,用探棒在所选穴区找出敏感点,用0.5cm×0.5cm大小的胶布将王不留行子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至少按压4~5次,特别是饭后睡前,每次约按压5min,至耳郭有胀痛发热的感觉。每次1只耳,隔日换另一个耳。

功效主治 行气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8例,治愈(2日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30例,好转(3日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25例,无效(症状无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94.8%。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个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或阴液亏虚,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耳压治疗,取大肠、直肠、腹等相应部位刺激,可增强肠蠕动,以疏通脏腑,顺气导滞;三焦化气输精,促进运化之功;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

根据辨证肠道实热配肝、胆、胃、三焦以清泻三焦实热;肠道气滞配肝、脾、胃及三焦以疏导肠道气机;脾虚气弱配肺、脾以健脾益气;脾肾阳虚配脾、肾以补肾健脾;阴虚肠燥配肝、肾以滋阴补血,濡润肠道。使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便秘则愈。

方剂出处 林忆平,等.辨证耳压治疗老年性便秘58例.中国针灸,2000;(5):289补脾益肾汤

药物组成 生白术30g,生黄芪20g,当归12g,柴胡10g,升麻6g,枳壳10g,火麻仁15g,生地黄15g,肉苁蓉15g,制附子6g,炒莱菔子10g,甘草6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后分2次口服。

14日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功效主治 补脾健运,益肾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2例,治愈6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2例中28例半年随访,大便保持通畅。

治验;陈某某,男,68岁,患者自2年前起出现便秘,大便3~4日1次,干结难解,予开塞露无效,服大黄片、番泻叶等,服入即吐,因而来求诊。症见形体消瘦,自觉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嗳气,口干舌燥,舌淡红,苔黄厚,脉滑细数。西医诊断为习惯性便秘。中医诊为便秘(肠燥津枯,脾肾亏损),给予补脾益肾汤,每日1剂,连服1周,每日可大便1次,排便通畅,无不适感,自觉食欲增进,疲倦减轻,腹胀消失,调理2个疗程,随访半年无复发。

经验心得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传输,化即消化吸收,运化即把水谷化为精微,供应滋养全身,同时亦运化糟粕,促进新陈代谢。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通降为顺,脾胃与大肠的关系最为密切,只有脾胃功能正常,大肠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因此,治疗便秘,调养脾胃尤为重要。肾开窍于二阴,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肾气的温煦和肾阴的滋润,便秘的形成与肾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密切。东恒云:“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曰:“大便秘结,肾病也。”《养生四要·却疾》曰:“肾虚则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则大便干涩不通。”同时,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因素。便秘的形成与气、血、津液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治疗上也必须注意到这方面因素。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培土,调补脾胃,使肠道运化有力;制附子、肉苁蓉益肾温阳、润肠通便:柴胡、升麻升清降浊,使升降有序,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生地黄、当归、火麻仁滋阴补血,润肠通便;枳壳、炒莱菔子行气理气,使气机畅达;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切中病机。

方剂出处 梁傍顺,等.补脾益肾汤治疗老年性便秘32例.中国临床医生,2003;31(7):55补气宣肺理肝汤

药物组成 黄芪30g,升麻9g,桔梗10g,苦杏仁、当归、紫菀、青皮各12g,白术、枳壳、何首乌、肉苁蓉、怀牛膝、郁李仁、火麻仁各15g。

随症加减 兼气滞加厚朴、槟榔各12g,莱菔子15g,牛蒡子30g;阴虚证重者加生地黄15g,玄参、赤芍各12g;痰浊盛者加姜半夏12g,皂角刺、桂枝各6g;肝阳上亢者加决明子20g,菊花、白芍各12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5剂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判定疗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并嘱患者养成定时大便习惯。

功效主治 补气,养血,润肠。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2例,治愈(2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3个月内无复发)28例;好转(3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22例;无效(症状无改善)2例。

治验:江某,男,72岁。便秘反复10年,3~5日1次,粪便时硬时软,排便时间常在30min以上,常服酚酞、火麻仁丸效不佳。1周前曾作纤维肠镜检查,未发现大肠器质性病变。就诊时已4日未排便,腹部胀满,食欲缺乏,头晕,嗳气频作,疲倦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气血两虚,肠腑气滞。治宜益气养血,行气导滞,方以补气宣肺理肝汤加味。处方:牛蒡子、黄芪各30g,升麻9g,槟榔、桔梗各10g,青皮、苦杏仁、厚朴、紫菀、当归各12g,何首乌、白术、肉苁蓉、枳壳、怀牛膝、郁李仁、火麻仁、莱菔子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剂,大便畅解,续以原方加减又进10剂,大便通畅,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用攻下法通便,可取效于一时,多愈泻愈秘。由于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而便秘常为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诱因,因而对老年性便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性便秘形成主要在于大肠的传导失常。盖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肾的气化功能。而老年人多见情志不舒,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退。肺脾气虚,升降之气窒塞,大肠传导乏力,肝失疏泄之能,肾无开阖之力,大肠之气失于宣通,故大便秘结。因此,治疗老年性便秘宜补气养血,宣肺理肝,补肾润肠通便。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白术健脾益气通便;桔梗、苦杏仁、紫菀宣肺而助肃降宣导大肠;升麻配枳壳升清阳而降浊气;当归、何首乌滋阴养血;肉苁蓉、郁李仁、火麻仁、苦杏仁润肠通便,且肉苁蓉有补肾益精之功,青皮疏肝理气,助肝气疏泄于大肠;牛膝补肝肾且引药下行。诸药合用补气养血润肠,肝气疏畅,肺气肃降则大便自通。

方剂出处 武锐.补气宣肺理肝汤治疗老年性便秘52例.新中医,1999;(5):60补肾活血方

药物组成 肉苁蓉30g,何首乌、墨旱莲各20g,火麻仁、当归、怀牛膝、枳壳各10g,锁阳、桃仁各10g,升麻6g。

随症加减 气虚加黄芪20g,炒白术30g;阴血不足加熟地黄、白芍各20g;肺气不宣加炙麻黄、苦杏仁各10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补肾活血,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2例,痊愈(服药10剂,大便通畅,巩固治疗1~2个疗程,大便每日1行,1年内不复发)17例,显效(服药后大便通畅,每日1次,停药后半年内有复发,但服上方仍有效)9例,有效(服药期间大便有所通畅,停药后短期内复发,但服原方仍然有效)5例,无效(服药后大便仍然不畅,或稍有通畅,复发后再服无效)1例。

治验:黄某某,男,70岁。便秘10余年,症状逐年加剧,病初服火麻仁丸或酚酞有效,继则承气辈或开塞露方能应急,岁越花甲,便秘与年俱增,1993年以来必须每隔十天半月灌肠方能解出,经多种方法检查,未见有器质性病变。来诊时有7日未解大便,下腹坠胀,欲解不得,伴见头昏,腰痠,神疲气怯,舌淡暗,舌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肾虚元气衰惫,久病成瘀,并有中气不足之象,投上方加黄芪、白术各30g。服药3剂,大便解出,前后服药28剂,大便通畅,每1~2日1行,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