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缺血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暂时性缺血发作。中医归于“眩晕”范畴。
【病因病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颈椎疾病压迫椎基底动脉或动脉硬化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缺血的血液循环障碍,有的主要发生在椎动脉,有的主要发生在基底动脉,有时两者皆可发生。中医学认为,本病可由外邪所中,邪害空窍,内犯于脑或由肝肾失调,肝经气逆上冲;气血不足,脑海空虚,精血不纯上濡清窍而成内风旋动之候。
【诊断要点】
1.主要表现有发作性眩晕,突发性晕厥,发作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
2.可伴有视野障碍,复视、闪光感,一过性黑矇,发音困难,枕区疼痛并伴呕吐,下肢无力和咽下困难,共济失调,左右交替性偏瘫等。
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大椎。
2.操作用刺络拔罐法。以三棱针点刺大椎,以出血为度,后以大号玻璃火罐闪火拔之,留罐10min,每周2次,体弱者可每周1次,8次为1疗程。
方二
1.取穴大椎。
2.操作用梅花针加温灸法。用梅花针在大椎穴轻叩2min,以局部皮肤潮红或稍有渗血为度。次日以艾条温灸大椎穴数分钟,如此交替应用,每日1次,14d为1疗程。
【治疗效果】
贾广斌用方一治疗本病47例,痊愈16例,占34.0%;显效12例,占25.3%;好转10例,占21.3%。无效9例,四川19.2%。总有效率为80.8%[贾广斌.中国针灸,1995,15(3):11]。李志梁用方二治疗本病60例,经2~4个疗程痊愈48例,占80%,显效12例,占20%[李志梁.中国针灸,1999,19(7):426]。
【处方荟萃】
取穴膈俞,配穴后顶。用1.5寸毫针从膈俞穴向脊柱斜刺,刺入1寸左右,再用1.5寸毫针从后顶穴风府穴透刺,深不能伤骨膜,浅不能在皮内,手法用搓针导气法。医者右手固定针柄,左手拇指按压针穴处,推、压、搓动头皮,使穴下头皮往返摩擦针体60~90次,特殊情况下需120次,重搓通经,轻搓活络。每5min行1次手法,一般行3次手法,20min后出针。
【按语】
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本病可使阳气振奋,闭阻的经隧畅通,精血上荣于脑,并能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增加颈椎及周围软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改善或消除局部肌肉的紧张或炎症,气血得以畅通,椎基底动脉对脑部的血液供应也相应改善。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注意节制房事,防止精伤髓亏,脑海失充,清窍失养。调畅情志,保持心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以防七情内伤,引动风火,而发眩晕。避免突然、强烈的头部运动,以及少做旋转、弯腰动作,以免诱发眩晕。避免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中医学归为“胃脘痛”、“呕吐”等范畴。
【病因病理】
急性胃炎可因多种理化因素刺激或由感染及细菌毒素导致胃的黏膜损伤,引起炎症性改变。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上皮遭到反复损害之后,由于胃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了改变,并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中医学认为,急性胃炎多因伤食、感受寒邪或饮酒过度等原因导致;慢性胃炎常由急性胃炎演变而来,且饮酒过度、刺激性食物及药物、生冷食物、暴饮暴食等也可导致。
【诊断要点】
1.急性胃炎发病急,胃痛拒按,频繁呕吐,呕吐酸腐食物,或腹痛欲泻,吐泻后痛减。
2.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或有消化不良症状,如饭后饱胀嗳气等。
3.胆汁反流所致,常有明显持久的上腹不适或疼痛,尤其进餐后为甚。
4.胃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可以确诊并与胃癌、溃疡相鉴别。
【诊断要点】
1.中上腹、剑突下或两侧腹隐痛,不适,钝痛,饱胀,嗳气,泛酸,消化不良等,或者食欲缺乏,疲乏,贫血等。上腹区可有片状压痛。
2.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拒绝胃镜检查者,行X线钡剂检查做鉴别诊断。
3.胃黏膜活检符合浅表、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肝胃不和者取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脾胃气虚者取肺俞、大杼、脾俞、胃俞、三焦俞、气海俞,脾胃虚寒者取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胃阴虚者取肺俞、大杼、脾俞、胃俞、三焦俞。也可随证配大椎、陶道穴。
2.操作用拔罐法。每次选穴2~4对,最好使所取之穴在火罐的上下两端,如取肺俞、大杼穴,罐中心应放在风门穴上,使火罐边缘压住肺俞、大杼二穴。用内口直径约4.7cm的3号玻璃火罐,采用闪火法,30min取罐。如取罐见有水泡,除肾俞、脾俞需自行吸收外,其他均可刺破,放尽渗出液,用无菌纱布盖上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周后继续第2疗程治疗。主治慢性胃炎。
方二
1.取穴背部督脉及膀胱经1、2侧线(椎体旁开1.5寸、3寸处)、阳性反应点。配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2.操作用梅花针法。用右手拇指、示指平握针柄后端,用腕力由上而下,由轻到重叩打,隔日1次,每次5~10min,以患者有轻度痛感,局部皮肤有潮红、丘疹,但不出血为度。阳性反应点通过按压5~8胸椎两侧,部分病人可出现酸痛、麻木的不同反应,如有此类反应出现,则重点叩刺。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
方三
1.取穴膈俞。
2.操作用芒针法。针尖,对准膈俞穴,迅速将针尖刺透皮肤,向下平刺。接着右手拇、示二指依次向上移动一点,插入一点,直到针身进入体内2~3cm即可。一侧针好后,再用同样手法针刺另一侧膈俞穴,后接电针,留针30min,隔日1次,6次为1疗程。
方四
1.取穴胸9~12、腰1华佗夹脊穴。虚寒型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公孙、内关。虚热型配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内庭。
2.操作毫针刺法加拔罐、点穴法。进针深度40mm,以患者感到局部酸、麻、胀、沉重或针感放射至胃部、腹区为佳。配穴虚寒型用捻转提插补法,轻刺留针,针后腹区加艾盒灸,待盒内灸条燃烧完毕起针,约25min。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虚热型用捻转提插手法补中寓泻,重刺疾出,不用灸法。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针后拔罐:取脾俞、胃俞、大椎、肾俞、关元俞。用闪火法将适当大小的玻璃火罐拔于上述穴位上,留罐10~15min,隔日1次,与点穴疗法交替使用,10次为1疗程。点穴疗法:取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按揉2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效果】
彭玉蓉用方一治疗慢性胃炎500例中,治愈276例,治愈率为55%;好转224例,好转率为45%。有效率为100%。其中浅表性胃炎恢复较好,治愈270例,浅表性-萎缩性治愈6例,转为浅表性34例;萎缩性胃炎恢复不理想,6例转为浅表性、其他均为症状改善[彭玉蓉.中国针灸,1994,14(3):31]。李立用方二治疗慢性胃炎48例,治愈17例,占35.4%;好转27例,占56.3%。
无效4例,占8.3%。有效率为91.7%[李立,中国针灸,2003,23(4):202]。
沈长青用方三治疗52例中,显效32例,占61%;有效18例,占35%;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96%[沈长青.中国针灸,2001,11(12):758]。何爽用方四治疗102例中,临床治愈31例(30.39%),好转62例(60.78%),总有效率为91.18%[何爽.上海针灸杂志,2006,25(2):16]。
【处方荟萃】
1.先在背部涂上紫草油,用1cm大的95%的燃烧乙醇棉球点燃,用闪火法在背部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反复施行闪罐,不留罐,不走罐,棉球燃完则更换,火罐烫后则换罐,备用10个大号玻璃火罐,每天1次,每次连续拔罐300~500次,以腰背部,胁肋部皮肤全部瘀血为宜。5d为1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决定疗程[吴俊梅.针灸临床杂志,2002,18(9):6]。
2.取膈俞、胆俞、胃俞、足三里穴,用板蓝根、黄芪注射液各2ml混合,穴位注射,每穴注入1ml,每次双穴取单侧,交替使用,每日1次。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缪奇祥.中医杂志,2002,43(3):182]。
3.取T7~T12夹脊穴。配足三里,针尖向脊柱方向以70°~80°1.2寸左右,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中间行针2次。每日1次,6次后休息1d,3个月为1疗程。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谭奇纹.中国针灸,2000,20(3):133]。
【按语】
临床观察表明,在治疗过程中,首先消失的症状是胃脘疼痛,其次为吞酸、恶心和胃脘不适。临床中发现,疗效与疗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梅花针叩刺,可以通过皮部-孙络-络脉-经脉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慢性胃炎患者常在背部出现压痛点或阳性反应,对这些部位重点叩刺,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用芒针治疗时,应注意:①由于芒针针具较长,故术前必须严格消毒。②术前要稳定病人情绪,因针体较长,故需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且因一透多穴,刺激大于常规毫针刺法,故应注意防止晕针、弯针。③一定要掌握好向下平刺,防止误刺入胸腔,导致气胸。④有严重高血压及严重心肝功能不全者慎刺。
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是指仅限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属于中医学的“胃痛”、“胃脘痛”、“心痛”范畴。
【病因病理】
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缺乏休息,易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黏膜下血管痉挛与胃平滑肌痉挛,黏膜抵抗力减弱,易被胃液自身消化,形成溃疡。其次刺激性食物和某些药物,也可造成胃黏膜损害,胃酸分泌增多形成溃疡。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和饮食所伤关系密切。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犯胃,胃失和降;饥饱不常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胃气不降;或素有脾虚,饮食生冷,中阳不振,均可引起本病。
【诊断要点】
1.根据慢性、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病程,节律性的上腹疼痛,多可作出临床诊断。半夜疼痛但清晨痛止是本病特殊表现,也有的伴有或曾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2.X线钡剂检查病变处可见龛影。
3.纤维内镜检查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表面上的各种变化可直接观察和诊断。
4.胃液分析及粪便隐血试验可协助诊断。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赤医穴(相当于第6胸椎棘突上缘)。配穴:赤医7穴(相当于第12胸椎棘突上缘)、踝边穴(外踝尖下凹陷处)、足三里。
2.操作用埋线法。先在穴位两侧1~1.5寸处局麻。然后用三角针穿上00号羊肠线,从局麻点刺入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从另一局麻点穿出,剪断两端线头,埋入肠线,用胶布固定。30d治疗1次,未愈可多治疗1~2次。余穴用常规针刺法。足三里加用温和灸法。每周2次。
方二
1.取穴治疗组取双侧“类胃俞”穴(在第1~7胸椎左侧按压寻找压痛点或敏感点,此点及其对称的右侧点即是“类胃俞”穴)。
2.操作用电针法。两组病人均取坐位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将G-6805电针治疗仪,电极接于双侧穴位,以3Hz高额脉冲电刺激。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次通电15min,7次为1个疗程。
方三
1.取穴脾俞、胃俞。
2.操作用穴位注射疗法。用注射器吸入0.25%~1%奴夫卡因。刺入穴位,得气后,每穴内注射1ml。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方四
1.取穴①脾俞、胃俞。无反酸加足三里,反酸加梁丘;②肝俞、内关、中脘、关元。
2.操作用穴位注射法。人胎盘组织液(每支2ml,含20%)、维生素B12(每支2ml含500μg)各12ml。常规消毒穴位、针头在穴位上下提插,患者有酸沉感时,注射2ml2种的混合药液,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2组穴位交替使用,疗程间隔7d。
【治疗效果】
熊伟用方一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临床痊愈36例,占63.16%;显效18例,占31.58%;有效3例,占5.62%。总有效率100%[熊伟.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43]。蔡国伟用方二治疗本病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痊愈18、9例,好转5、8例,无效2、8例[蔡国伟.上海针灸杂志,1995,14(5):195]。高文阁用方三治疗后多数止痛效果显著,且大部病变在X线下龛影消失,治愈者占94.1%,好转者为59%[高文阁.针灸杂志,1965;(1):19]。周国芳用方四治疗863例,总有效率98.6%[周国芳.新中医,1994,2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