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13742500000029

第29章 内科疾病(5)

【治疗效果】

肖俊芳用方一配合耳针治疗高脂血症65例,耳针和药物对照组分别为44、32例,总有效率比分别为96.9%、81.8%、62.5%[肖俊芳.上海针灸杂志,2004,24(7):469]。刘俊岭用方二治疗冠心病及高脂血症,观察证实,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刘俊岭.针刺研究,2004,29(2):111]。朱韪用方三治疗36例,显效者22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83.33%[朱韪.北京中医,2000(5):4]。伍嘉宁用方四治疗高脂血症,针刺组血胆固醇含量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伍嘉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8):480]。

【处方荟萃】

1.取穴选用心俞、厥阴俞,配用内关穴。用毫针刺法,每次15min,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主治冠心病合并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王恒润.中国针灸,1982,2(4):10]。

2.选穴肝俞、脾俞、胃俞。配穴内关、足三里。用毫针刺之,留针30min,10d为1疗程,主治胆固醇升高症[陈镇江.中医杂志,1987,28(11):60]。

3.取大椎,配委中。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穴位3~5下,视患者体态肥瘦情况,深浅以0.1~0.3为宜,放出少量血液,再用闪火法拔火罐15min,拔出血3~5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郝秀兰用方二治疗高黏滞血症32例,1个疗程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大部分有明显改变[郝秀兰.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49]。

【按语】

经观察,在背腧穴上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血压,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且,其治疗作用具有累积性[刘俊岭.针刺研究,2004,29(2):111]。经对放血疗法和口服洛伐他汀对比,两种方法均对各项血脂指标产生了一定影响,TG均有降低,但前者变化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TG下降值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在降低TG方面,前者都要优于后者[范冠杰.中国针灸,1998,18(3):139]。而在降低血黏滞方面,则显示以凝血因子Ⅰ、全血还原比黏度下降明显[郝秀兰.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49]。

八、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正常。根据其症状,似属于中医学的“气血虚”“虚损”“温病”等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因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苯),某些抑制白细胞生长的药物,恶性肿瘤侵犯造血系统,全身营养不良等造成粒细胞生成减少;或因严重败血症、急性感染、慢性炎症、脾功能亢进、药物过敏反应及全身免疫性疾病而致粒细胞生成障碍、破坏过多、分布异常及综合性机制而形成本病。主要是脾肾两虚,肝肾阴虚而致,因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肝虚则生化乏源而血不能藏,肾虚则不能主骨生髓而致精髓亏损,生化无根,形成本病。

【诊断要点】

1.多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等非特异性表现。

2.继发者除有原发疾病症状外,常有口腔炎、中耳炎、肺炎、肾盂肾炎等继发感染。

3.外周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1.5~4.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较高,红细胞和血小板大多正常。骨髓象多无明显变化。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胸10至腰5所属督脉、夹脊穴。

2.操作用铺灸法。材料:捣烂如泥的鲜生姜250g,艾绒120g,纱布若干块,中药扶正通督散(补骨脂50g,肉桂15g,地龙12g,没药、木香各10g,冰片3g)。患者裸露背部,沾姜泥中的姜汁擦铺灸部位,将中药扶正通督散均匀撒在擦有姜汁的部位(胸10至腰5督脉为中线波及两侧夹脊穴),将姜泥铺在药末之上,将纱布用水浸湿,折成3层置于姜泥上,再将艾绒制成艾炷(上窄下宽)置于纱布上如长蛇状分上、中、下点位点燃,让其自然燃烧,待患者有灼热感时,将艾绒去掉,再续艾炷1壮灸之,2壮为1次,间隔1周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

方二

1.取穴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肝俞、肾俞。

2.操作用艾炷灸法。将艾绒制成直径为1.5cm,高为1.8~2cm的圆锥形艾炷,将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cm,厚0.3cm的薄片,并且用针在姜片上扎上数孔备用。每次置鲜姜片1片,把艾炷点燃后分别放在姜片上,使其自然燃烧,当艾炷燃烧到约4/5时,患者自觉皮肤有烧灼感时,快速将艾炷移下。

再施行第2壮,这样每个穴位施灸5壮。灸后穴位局部以出现皮肤红润,但不起泡为佳。每日1次,连灸9d。

方三

1.取穴大椎。

2.操作用艾炷灸法。先将生姜片用针穿数个小孔,置于大椎穴上,然后将艾炷置上点燃使火力由小到大,待有皮肤灼痛时再换1壮,共灸5~7壮。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d。

方四

1.取穴大椎、膏肓俞、膈俞、脾俞。配穴: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2.操作用艾炷灸法。以新型贴敷灸疗艾炷置穴上,使其自然燃烧,当患者有烧灼感时更换艾柱,每穴灸3壮,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

【治疗效果】

何天有用方一治疗本病66例,治愈38例,占57.6%,好转26例,占39.4%;无效2例,占3.0%,总有效率为97.0%[何天有.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19]。张淑君用方二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38例,对照组38例,显效25、19例,有效11、14例,无效2、5例,有效率94.7%、86.8%[张淑君.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28]。艾民用方三治疗本病43例,3个疗程后,26例明显回升,8例回升不明显[艾民.针灸临床杂志,2001,17(4):46]。俞芳用方四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2例,药物对照组22例,无效分别为2、12例,总有效率95.2%、45.5%[俞芳.针灸临床杂志,1995,11(6):35]。

【处方荟萃】

1.选大椎、膈俞、肾俞、脾俞,使用隔姜艾炷灸,每穴灸3壮,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陈斌.国医论坛,1990,(6):27]。

2.大椎、脾俞配足三里,大椎向上斜刺0.5~1寸,脾俞斜刺0.5~0.8寸,针刺足三里直刺0.5~1.5寸,得气后留针30min,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再在上穴加用温和灸,一般每处灸5~7min,每日1~2次[陶鸿飞.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12]。

3.取穴大椎、脾俞、肾俞、膈俞。配足三里。每次选2穴。用注射器吸入醒脑静注射液,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刺入穴内,膈俞,脾俞向脊柱斜刺,余穴直刺。得气后回抽无血即注入药液,每穴推注2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宋文萍.上海针灸杂志,1995,(1):13]。

【按语】

艾灸法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具有健脾补肾和养血生血的功能。从治疗结果看,尽管品种较多,但疗效相差无几。从治疗时间看,往往在治疗后3~5d。血细胞数量即明显上升,时间长短与白细胞数量同比上升趋势,但达到一定水平,即成上下波动,这可能与灸法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在恢复化疗后(期间不停止艾灸),白细胞数量又呈下降趋势,但并不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而以高于原先水平的窄幅波动。在观察中可以看出病情程度与治疗效果有一定关系,病情轻者疗效较佳,病情重者疗效较差。

九、贫血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根据其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虚劳”中的“血虚”、“血枯”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认为贫血原因很多,但就发病机制而言,基本上不外乎造血不良,红细胞过度破坏以及急、慢性失血等三种。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减低,全身组织和器官有一系列缺氧变化等。中医学认为发生血虚的原因很多,如咯血、呕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或外伤出血等均可引起失血而造成贫血。或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能化生气血,或因偏食,饥饿、营养不足,生血之源缺乏,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恣情纵欲,肾精亏耗,精不化血皆可导致血虚。

【诊断要点】

1.注意询问病史,对慢性病史、家族遗传病史方面应有所了解。

2.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暗,倦怠乏力,头晕眼花,月经不调,肢体水肿等共同症状。

3.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等检查可明确贫血的类型。

4.应与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等相鉴别。

【治疗方法】

方一

1.取穴脾俞、肾俞、膈俞。配穴:足三里、三阴交。血虚心悸加神门、内关;脾胃虚弱加中脘、关元、胃俞;血枯经闭加肝俞、关元、血海。

2.操作用毫针刺法。选用1.5寸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补法,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两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2~3d行下1疗程。

方二

1.取穴脾俞、膈俞、心俞。配穴;肾俞、肝俞、悬钟。

2.操作每次选主配穴各1个,用注射器吸入维生素B12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在穴位常规消毒后,刺入穴内,有针感后,缓慢推注药液,每穴每次0.5ml,每日1次,各穴轮流使用,10次为1疗程。适用于各型贫血。

方三

1.取穴脾俞、肾俞、肝俞、血海。

2.操作用埋线法。穴位消毒局麻后,将埋线针挂上00号羊肠线2cm,从穴旁斜刺入穴下肌层,施以补法。退针后外盖敷料。每次埋线选用2穴,15d埋线1次,3次为1疗程。

方四

1.取穴心脾两虚:心俞、脾俞、气海、足三里;肝肾阴虚: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脾肾两虚:脾俞、肾俞、膈俞、命门、足三里。

2.操作用埋线法。穴位消毒局麻后,装上羊肠线,刺入穴内,背腧穴斜向脊柱刺入2~3cm,埋入00号羊肠线1cm2根。腹区穴和下肢穴直刺入肌层,埋入2cm1号羊肠线。外盖敷料。15d埋线1次,3次为1疗程。

【治疗效果】

程子刚用方一配合中药补血方治疗贫血45例,中药对照组45例,显效17、10例,有效25、21例,无效3、14例,总有效率93.4、68.9%[程子刚.针灸临床杂志,2005,21(3):15]。用方二治疗缺铁性贫血20例,痊愈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用方三经治多例贫血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如王某,男,34岁,1年前因胃出血造成贫血,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头晕乏力,心悸,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5×1012/L。经用埋线疗法治疗2次,症状大减,4次后,症状消失,查血红蛋白125g/L,红细胞4.22×1012/L[温木生.实用穴位埋线疗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23]。

【处方荟萃】

1.脾俞、心俞、肝俞、三焦俞、大肠俞、膏肓、气海、足三里。耳鸣者配听宫、翳风;头晕痛者配风池、太阳、头维;心悸、胸闷者配内关、神道;恶心呕吐者配上脘、中脘等。用刮痧法。主穴每取一侧,交替取用。轻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再随兼证加刮配穴(亦可用点揉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程爵棠.刮痧疗法治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08]。

2.脊柱两旁1.5寸平行线。采用拇、示指捏法。患者俯卧,使背部肌肉松弛。操作者将两手示指屈曲,以示指中节背面紧触脊柱两侧两旁1.5寸平行线皮肤,拇指前按皮肤向后捏起,随捏随提,两手交替向前推进,自龟尾至大椎处,5~10次[周荣.捏脊疗法治百病,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50]。

【按语】

贫血的病理变化涉及到脾、肝、心、肾等脏,其治疗原则总以养血益气为主,故本法取穴以脾俞、肝俞、心俞、肾俞为主,辅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及脾经穴位,既固先天之根,又培后天之本,可起健运脾胃,促进生化,补养气血的作用。临床同时证实,膈俞、膏肓俞尤以并用足三里时,对贫血有显效。髓会、悬钟也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关,临床可选用。若结合药物治疗,则更能提高疗效。

同时应积极医治原发疾病,以治其本。对有出血倾向者,埋线时勿损伤血管,以免引起较多出血。

治疗本病应注意祛除病因,防治钩虫病、痔疮、月经过多等引起出血的疾病,避免可能引起贫血的药物、毒物或放射线的内服和接触。增加营养,注意进食含铁及蛋白质较多的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尽量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