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374200000013

第13章 军方与文人对华主张的冲突(3)

关于杜鲁门总统强调要强化美国军力的宣示,引发了军方的高度兴趣。军方对此的解读是,杜鲁门总统已准备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为了把握这股□□的情绪,军方除了要求杜鲁门总统增加国防预算,以协助全球非共国家对抗苏联的扩张。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也同时建议华府要积极以军援计划,协助国民政府。如前面所言,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的看法是,中国是亚洲地区唯一可以对抗苏联扩张的国家。指出如果美国政府要拯救中国,就必须如同美国以杜鲁门主义协助希腊一般,应该给予国民政府,短期的军事与经济援助。

虽然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强调军援中国的重要性,可是杜鲁门政府其他的涉华人士,则与此看法相悖离。就以肯楠为例,当1948年初美国国内□□情绪高涨时,政策计划处在对华政策上,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肯楠不同意参谋首长联席会议把中国比拟成希腊。肯楠的结论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充斥着错误的理想主义,华府评估美国在远东的利益时,总是充满着情绪性,这些都是空洞而不切实际的。

肯楠建议华府应该仔细分析美国在远东的战略与经济利益。肯楠认为在远东地区,美国最重要的工作是尽速确保对日本、琉球以及菲律宾的控制。只要美国能掌控这些太平洋安全体系,最具关键性的地区,那么美国在此地区的安全就不会有任何严重的威胁。同时,肯楠也主张美国应从韩国撤退,并尽快结束对国民政府那些紊乱的承诺,以便华府在对华政策上,可以取得更大的行动空间。肯楠此种强调以务实态度面对中国问题的见解,不但成为他思想的主流,也构成未来二年直到韩战前,杜鲁门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当1948年,国务院、国防部以及参谋首长联席会议正在努力寻找一项妥善的对华政策之际,政策计划处也在思索对策。政策计划处乃于1948年9月7日,提出一份长达三十多页重新思考并制定对华政策的报告(此报告即为学者所熟知的“政策计划处第39号文件”)。分析政策计划处此一重要的报告,可约略分为四大部分:(一)苏联与中国;(二)美国在中国既往的角色扮演;(三)现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建言;(四)二战结束以来对华援助的部分清单。

前二部分充分展现政策计划处的专业外交理念,其约略诠释了苏联、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史。政策计划处首先指出苏联认为若取得中国即意味着对自由世界之斗争,已获得政治上的胜利。而且苏联可以借由中国向东亚其他地区,进行政治上的斗争。所以苏联在华的目标,就是要扩大在华影响力,最后得以控制整个中国。为达此目标,苏联必须要:其一,在中国瓦解与消灭所有的□□势力;其二,尽可能控制所有本土性的共产势力。而为对抗□□势力,苏联又采取两种策略:其一是利用民族主义的情绪,亦是所谓的反帝国主义;其二是以要求改革和新秩序来对抗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