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1374100000042

第42章 慢着!大千同志,您捐的画有问题(8)

两种说法我摆出来,真假不敢妄断,还是要时间与事实去检验。

而对于另一幅画《潇湘图》的真伪问题,1982年,也就是张大千人生最后岁月的时候,他也把话说出来了。他跟鉴赏家谢稚柳如是说:“《潇湘图》有问题,需要再研究。”

这话的意思在于他也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画究竟有没有问题,他只是表示了一个怀疑,东西可能不对,而且他也许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赶紧把这个想法告诉相关人员,怕哪天来不及没日子说了,那就遗憾大了。

《潇湘图》,五代画家董源绘。

董源,中国江南山水画派的早期人物。

在风格上,您要留意在其之后的诸如黄公望一类的画家的画,都能发现一些董源的影子。因为后世的画家多少都有点学他。

董源与巨然齐名,人称“董巨”,画风中总带有一种平缓连绵的深远意境。

在他的画中,无论是山还是树木,不像范宽或者郭熙那种大气磅礴,反倒有几分静美与安详。

现在传世的董源的作品大概有这么几幅:《潇湘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夏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江堤晚景图》(现藏台北故宫);《夏景山口待渡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针对这些画,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除了《夏景山口待渡图》是董源真迹以外,剩下的全都是明代人的仿作。

虽然张大千收藏的《潇湘图》被诸多鉴赏家题跋,但还是没能逃掉遭到质疑的命运。

现在的人也是越来越不迷信权威了,而且责任全赖在“这年头”身上:现在这年头,什么都能作假,假烟假酒不算,就王八是真的,还叫甲(假)鱼!

哎——哎——先醒醒您呐,那可是明朝人仿的,看准了时候再骂。

不管如何,是真是假,也总得拿出证据说话,想当年郭熙的画都让人当搌布擦了,那好歹也叫“君子坦荡荡”,是郭熙的真迹吧?好嘞,就是真迹才这样呢,不是真迹我们还不这样呢,皇上有令,凡是郭熙的画都得跟厕所墩布把上搭着。

而董源的画本是值钱的,如果却被当成仿品一样待遇,那着实比郭熙还冤呢。

不过,到底是冤还是不冤呢?

比如,鉴赏家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夏景山口待渡图》从北宋内府出来以后,元文宗“天历之宝”印和柯九思“与虞集”的题跋都不真,有很大作伪的嫌疑。

而我刚刚说过,有另一批学者还就认为这幅画真,那些都不真,反正……唉,没法说,让这两拨学者找一地儿好好聊聊去吧。

而至于说《潇湘图》,是张大千当时的得意收藏,这里面会不会也有问题?

在张大千本人质疑自己收藏的这幅画之前,他跟溥心畬(也就是恭亲王奕的孙子)较过一回劲。

溥心畬说张大千大风堂那些东西不行,我拿两样东西就能盖过你屋里那一车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