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1374100000036

第36章 慢着!大千同志,您捐的画有问题(2)

恐怕在张大千身上已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有的人已经严重质疑张大千的道德品质问题了。

这些细节在后面也会陆续谈到。

对于张大千道德品质质疑的很重要的一关就是关于作伪。

早年的张大千在日本留过学,家里人老觉得学画画这门手艺将来搞不好没饭吃,所以趁早先学一门实用的本事备着,将来都好有个退路。

于是供张大千在日本学习织染技术。

家里为了让张大千学有所成,真是不惜下本儿啊,拿钱不带心疼的。张大千这时候也特有意思,人家留学生刚开始到国外去得先过语言关,没个半年功夫下不来。人家张大千没有,家里不是给出钱吗,好,人家给自个儿来一翻译,随身带着。老师上课讲什么了,听不懂不要紧,这不有翻译吗,来,给译成中文。

学习倒是方便了,但是赶到毕业的年头了,人家同学们日语叽里呱啦的说得溜啊,张大千一句不会,也就是个“哟西”(好),“空你其哇”(你好),“米西米西”(吃饭)这种程度的还行。

回国之后觉得这专业实在是不喜欢,还是爱画画,于是继续自己的学艺之路,也拜了不少名师。但是学艺术,靠老师是一方面,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要想真正学透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还得“师古”。

临摹古人,以先辈大师为师。

张大千确实是天赋惊人,他师古,而且能做到把古画临摹得极为相似,几近乱真。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有这么一种才能,也是颇感欣慰。

在研究董源、巨然、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绘画中,他渐渐发现自己临仿石涛的画是最像的。要说别的临摹可以乱真的话,那他临摹石涛的画就可以达到“替真”的程度。

所以,基于此,他也就用自己这一招鲜,吃遍了天。蒙了不少当时收藏鉴赏名家。

我点几个,这都是当年让张大千仿的赝品给“打过眼”的。

张学良。

人称少帅,帅呀,具有儒将风度的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军人。

我们看“双十二事变”时他和杨虎城的照片,就能看得出来,小伙子是英姿勃发,风度翩翩,文武双全。

此人嗜好收藏,他有这么一间大屋,全都是自己收藏的字画。作品多以明清为主,什么唐伯虎啊、沈周啊、董其昌啊这些人的居多。画轻易不示人,作为自己的私密收藏。

有这么一回,张学良经人引见,高价购得了几幅石涛的名画。那时节石涛的画行情特别火爆,这个收藏也是看行情的,这一点跟炒股有点像。

张学良得了几件宝贝自是喜不自胜,关门谢客,得好好欣赏,怎么说也是花不少钱买来的呢,不多看两眼亏了不是。

后来,经过多方专家的鉴定,认定是真品。

就在众位专家点头,张学良喜笑颜开之时,张大千自己没事偷着乐开了。

怎么呢?画这些画的不是旁人,正是张大千本人,他仿石涛的,仿的比真的还真,专家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