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1374000000003

第3章 不遇之珍(2)

卞和拿着这块璞玉,蹦着回去了。

璞玉和真正的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深藏不露”的,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玮”,有人给自己的小孩起名字,喜欢用这个“玮”字,可能是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有内涵、有道德的人吧。

当然了,那个鉴赏家也分不出好坏来,白白牺牲了卞和的一只左脚。

等到厉王去世了,新一任的武王继位,卞和又来献玉了。

武王一看有宝贝呈上,大喜,叫内侍把宝物拿到眼前,武王看了半天,俩眼睛都快对上了,也没看出有什么不一样来:“不就一块石头吗?你们家管这叫宝贝?你不亏心呐!”

“禀大王,此乃凤凰落于楚山一块山岩之上,故我料定此地一定藏有宝物,经过一天的发掘,终于采得此宝,愿我王明鉴!”

“这玩意儿我看不懂,咱们宫里有行家没有,叫个专家上来,看看这是真的假的。”

于是,几年前的那个专家又来了。

他看着这块璞玉,嘴里嘟哝:“眼熟,眼熟……”

最终认定:“这就是上回那块破石头,大王,估计这小子看先王去世了,又来忽悠您来了,您可别信他!上回就是这丫!拿这块石头想要蒙蔽先王,结果让在下一眼看出破绽来了!”

武王大怒:“真蒙我啊,知道蒙我什么下场吗,来人!砍丫左……左脚都没啦?合着你不是第一次啊,那就更得重罚了,快把右脚也砍了。”

原文记载是:“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同上)

这回卞和右脚也没了。

一个字:惨……

朝廷以卞和二度欺君而砍断了他的两脚,发了他一副拐,给轰走了。

上古时代的肉刑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它不像一般的刑罚,打你四十大板,当时皮开肉绽,挨家养仨月又出来了。肉刑是一种致残的刑罚,把你脚砍了,把你鼻子给挖了,这东西长不出来呀,没了就没了。

所以到了汉代,汉文帝也觉得这种刑罚实在没有什么意义,把人弄成残疾等于破坏了一个劳动力,而他又死不了,所以还不如直接杀了,或者就打两下,受点皮肉之苦就完了。

然而,最损的是,有一种介乎于摧残和惩罚之间的肉刑被保留下来了,就是宫刑。看看司马迁就知道了。

这一点上,您就知道统治者有时候是很缺德的。

卞和没了脚以后,拄着拐出来了,终日坐地下嚎啕大哭。

“和乃抱璞泣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同上)

都说眼泪哭干了能哭出血来,但是真的咱也没瞧见过,顶多哭一个“水肿”,第二天早上起来俩眼肿的跟“桃”似的。

过了不知道多少年,卞和不知道怎么过的,不干别的,就整天坐在当街守着手里这块璞玉。

他本以为看见“有凤来仪”是祥瑞之兆呢,结果事实教育了他,这祥瑞个屁呀,“三等残废”了都……

卞和的形象完全像一名乞丐,但是他不同于一般的乞讨者,谁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乞丐总跟一块石头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