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1374000000015

第15章 不遇之珍(14)

那蔺相如就不好下台了,当然了,秦王终究是没犯这个“三青子”。他用缓兵之计先稳住蔺相如,假意许下了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并且沐浴斋戒,等待几天,正式的交接玉璧。也许到玉璧攥到手的时候再反悔也来得及,蔺相如再用什么办法都要不回来了,如若再犯“恣扭”(音ziniu较劲,不服),大不了杀了你小样的。

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等待,蔺相如已经派心腹把玉璧偷偷送还给赵国了。

完璧归赵以后,秦国面对蔺相如也没有什么办法,反正玉已经没了,对蔺相如怎么样都没有意义了,杀了他?杀了也不解决问题啊,索性放蔺相如回了赵国。

从深层意义上去考虑,蔺相如这种外交做法通过一块璧玉来实现挫败秦国的目的,相同的,在渑池上,蔺相如也用相同的做法使赵国不至于在外交上低秦国一头(渑池之会的故事也写进了小学课本,在此不再赘述)。

这种不卑不亢的外交我姑且称之为“璧玉外交”,就如同建国后我们通过乒乓球来维系中美关系的“乒乓外交”,“乒乓”是个载体,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流才是本质。

与此相同,“璧玉”也不过是个载体,秦国和赵国这种貌似“对等性”的外交的背后,实质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冷战”。

在战国的后期,大抵也只有赵国可以与秦国站在一个层面上进行这种外交的较量。

“璧玉外交”的资格

战国后期,齐国、燕国、楚国、魏国、韩国这五个国家几乎都在走下坡路,说他们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可能有点过分了,但是在大国争霸慢进则退的丛林法则下,跟不上节奏,灭亡是肯定的。

各国为了减缓自己衰弱的速度,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各种改革。

在楚国,吴起变法最为出名。

吴起旨在富国强兵,消灭世卿世禄的不平等游戏规则,任用贤能,打击旧贵族势力。

旧贵族势力怎么打击?你打击他们,他们能愿意吗,这不明摆着得罪人的事儿么,而且您得罪的,还偏偏这那些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儿的“爷”。

信任吴起的楚悼王一死,楚国的反对派开始对吴起进行报复。

楚王的尸体还没得以入土为安呢,这帮贵族绷不住劲了,心说瞅你吴起这些年给我们折腾的,今儿个咱们是新账旧账一块儿算,追着吴起绕世界跑,照当时那种情况,这帮贵族只要把吴起抓着,不就任何干粮就能把他吃了。

大家弯弓搭箭,箭头都指着吴起,吴起一瞧这回“褶子了”(麻烦了),今儿没准小命就交代在这了,唉,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吧。吴起正跑着呢,慌忙往前一看,他乐了。

怎么?他看见一样东西。

他瞅见楚悼王的尸体了,现在楚悼亡的尸体还露天,没来得及入殓呢。

这回好了,吴起往楚王尸体身上一趴,心说这回行了,反正你们箭是不敢射了,除非你们正好能射中我,否则射偏了射着楚王的尸体这罪过算谁的?吴起这时候又想一主意,我干脆趴在楚王尸体面前来回绕,这样你们不就更射不准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