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四卷)
13656700000151

第151章 超越口耳之嗜欲 得见人生之真趣

“原文”

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也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译文”

喝茶根本不必一定要喝名茶,但是必须维持壶底不干;喝酒根本不必一定要喝好酒,但是必须维持酒壶不空;无弦之琴虽然弹不出旋律来,然而却足可调剂我的身心;无孔的横笛虽然吹不出音调来,然而却可使我精神舒畅。一个人假如能达到这种境界,虽然还不能算超越伏羲氏那种清静无为,但是起码也可媲美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阮籍那种性淡逍遥的生活。

“解说”

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自心如若清净超脱,又“何陋之有”呢?中国知识分子强调修心养性,汲天地之精华,承自然之雨露,这种传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的士,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活得像一件艺术品。

“例解”

人生乐趣在恬淡

墨子称赞说:“从前大禹治水,疏通江河,沟通了四夷九州。大河三百,支流三千,小河小溪不计其数。大禹亲自操锹使筐,汇合天下河川,瘦得腿肚上没有肉,累得小腿上汗毛都磨光了,倾盆大雨浇在他身上,狂风吹乱了他的头发,终于安定了万国。禹是伟大的圣人,自己竟是这样的劳苦。”他让后世的墨者,大多以兽皮粗布为衣,穿上大屐草鞋,白天黑夜都不休息,以自己劳苦为准则。说:“不能这样,就不是大禹之道,不配称为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