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90

第90章 德能服人,爱能感天

古语云:“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砺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矣。”意思是说,当我们遇到狡猾欺诈之人,要用一颗赤诚之心去感动他;当我们遇到性情狂暴乖戾的人,同样要用温和的态度去感化他;当我们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时,则就要用大义的气节去激砺他。倘若能做到这几点,那天下的人都会受到好的美德的感化。

这个世界上千人千面,瞬息万变,我们每个人都面临适应人生,适应社会的问题。所谓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面对大千世界,抱定以诚待人,就是要用以德服人的态度来适应人们个性的不同。哪怕是是对冥顽不化的人,我们也要以诚相待使他受到感化,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我之德化,来启人之良知,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即使是那些冥顽之人朝闻道而夕死的事也不少,但这也算是临终而悟,而达到德化的目的,又何况对于一般人,坚持我之美德与之相处,终可德化落后之人,保持真诚平和的人际交往。

正如偌大的星空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样,社会中的每个人无论高低贵贱、大小强弱也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会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生存的方式和习惯。可是这个世界真的实在太小,但是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又太多了。如果你不碰他,他就会碰你,其实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着,就这样纵横交错和立体交叉,摩肩接踵又拥挤不堪。因此,我们要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得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相互照应,尊重他人的处事方式、生活习惯,与人方便与已方便,维护平衡,寻求和谐,共同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体现出我们自己的宽宏大度的胸怀。世界总是拥挤的,但只要我们的心理空间够大,你看这同一个世界的感觉就不一样。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正是这个道理。假如心中塞满了苦恼、私欲、小家子气,那么你拥有整个宇宙也觉得空间太小,太压抑;相反,就是另一种感觉。人人都拥有一个博大的心理空间,懂得尊重他人,能忍受痛苦、委屈,就会减少碰撞和摩擦,世界就会在心中变大,矛盾减少,欢乐增多,阳光灿烂,生存空间也就自然显得宽阔了。

后汉时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义士陈重,他是一个非常大度并且能自我牺牲的人。一次陈重同舍的人回家,误将邻舍人的裤子带走了,而裤子的主人正是怀疑裤子是陈重拿的,陈重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就买了条新裤子送给那人。相传陈重一生中做了许多这样的事,他的一个同伴负债累累,有一天债主前来要债,陈重就不声不响地帮他还清了债务,而且事后闭口不谈此事。可见他替人还一条裤子已经不算什么大事。问题就在于:你明明没偷,人们却怀疑你偷,这在面子和人格上就说不过去,更何况陈重不但默认了,甚至顶着小偷的帽子不说,还诚心诚意地破财替人赔偿,这是不是太窝囊了呢?其实不然,他只是暂时牺牲了名誉,破了点钱财,消除了邻居的怨气,而换来的则是平安和永久的信任,因为误会总会有解除的那一天。

另一个例子就是几年前那个骇人听闻的杀人犯马加爵,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心胸狭窄之人,仅仅为了打牌上的一些小事,发展成了以个铤而走险的凶犯,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三国时期的刘备曾对自己的儿子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里所说的为与不为,就很有朴素的辩证法。当然小恶虽小我们不以为然,可是酿成大恶就悔之晚矣,所以不能因其小而为之。同样小善也是善,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小善就会变大善,因此虽为小善也要为之,并且对他人的所作所为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之,从诚意出发,促使其自觉改掉小恶,完善自己的形象,这也是与人为善的美德。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看曹操断发的故事:

曹操虽然野心很大,生性多疑,但是他在军队中却留下了美名。有一次麦熟的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因为沿途的老百姓都害怕士兵,纷纷躲到了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当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假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于是,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过,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这让老百姓见了没有不称颂的。突然这时,飞起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马一下子踏入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便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我们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要如何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拔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了他。后来曹操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自己的头发谢罪。

这不就是以德服人吗?曹操断发守军纪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接着让我们来看一看丛飞的故事:

“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这是丛飞的名片,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他都是这样介绍自己。

年仅36岁的丛飞,他唯一的职务就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地团长,这是一份根本没有薪水的公益工作。丛飞本来作为一名职业歌手,以唱歌为生,但他又同时是一名五星级的义工。10年来他为社会进行的公益演出多达300多场,自己做义工的服务时间也累计了3600多小时。本来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的商演频繁,应该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他这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高达300多万元,资助那些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丛飞现象”更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10年来,丛飞不但多次到北京与宋祖英、蒋大为、关牧村、戴玉强等同台演出,而且多次应邀到国外演出,但是丛飞更为广阔的舞台还是在人民大众中。他一次次地深入到贫困山区、部队厂矿、学校社区当中,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之中,并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演出。1998年3月10日至16日,丛飞为了资助深圳的贫困孩子能够读上书,他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丛飞义演晚会”,晚会结束后他将全部15.6万元的门票收入都捐献给了深圳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直到1998年的8月19日,深圳又邀请丛飞参加次日的“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丛飞马上就推掉了自己正在进行的商演匆忙赶回深圳,而且将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挣的2万元也全部捐了出来。据有关统计,就仅仅在1998年,丛飞为公益事业筹集到的资金就高达100多万元。

从1995年丛飞正式认养第一批辍学儿童至今,他已经资助了来自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贫困学生约146人,其中有布依族、苗族、彝族、白族、羌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甚至在他身患癌症住院治疗的前一年,他还在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认养了32名孤儿和贫困学生,资助孩子的总数更是达到了178个。

就在丛飞在身患晚期胃癌,自己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他仍然牵挂着他的那些“孩子们”,把别人捐赠给他的医药费捎给他们当学费、生活费。他在病房里,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对他的关爱,他的爱心接力棒被更多人接了过去、传了开来。

躺在病床上的丛飞非常乐观坚强,可是当时的他已然无声,因为癌细胞已经浸润了他的声带,他根本没有办法说话。直到4月22日,丛飞住进医院,被诊断为晚期胃癌。5月13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为丛飞实施手术,但打开腹腔后才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脏器。一位医学专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的癌细胞已经广泛扩散,太迟了。如果他能够提早半年手术,一切都会不同。”然而在丛飞生死攸关的半年里,记者在他的工作记录里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组数字:

2004年10月,参加各类文艺演出25场,到深圳莲花北村残疾人康复站义演2场,其中两场是收费的商业演出,2万元收入全部给贫困生交了学费;

2004年11月,持续高烧、胃部疼痛的丛飞坚持到养老院、福利院及监狱义演了8场,到莲花北村残疾人康复站义演4场;

2004年12月,丛飞开始吐血、便血,胃部剧烈疼痛,在止痛药的支撑下演出了16场,仅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就演出3场。这19场演出中,只有一场是有收入的商业演出,其他不是友情赞助就是慈善义演;

2005年1月,丛飞的病情继续恶化,全身开始剧烈疼痛,但他还是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参加了6场为海啸灾区的赈灾义演;……

“我有三个‘头衔’—‘傻子’、‘疯子’、‘神经病’!”丛飞承认,听到这些称谓起初他也不高兴,但是现在他想通了。他说,他希望得到人们的理解,但他同时认为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理解,因为“人与人的生活目标不一样,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丛飞说,其实在深圳像他这样的傻子还是有很多很多,“义工做得好的大有人在,默默奉献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他说自己,“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只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在生活,讲句实在的话,是深圳这块热土培育了我,给了我施展才艺的舞台,让我有更多的钱帮助别人!”

丛飞说:“我傻,还要心甘情愿地傻下去。”

多么质朴感人,多么震撼我们的心灵。所以“以德服人以诚待人”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只不过在现阶段,它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是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就让我们共同牢记立信守则:“以信立身,以信立世,以信处事,以信待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