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13654900000018

第18章 不可傲气,不无傲骨

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艺术大师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为人处世不可有傲气。人一旦有了傲气,常常会不可一世,认为自己能干,比别人高出一筹,从而目中无人。这就是他今后失败的先兆。人一旦有了傲气,成功的时候,赞扬、奉承之词迎面扑来,他就会飘飘然,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最终还是要失败。对于这种人来说,成功无异成了“毒药”。

人做到了没有傲气还不够,还应当有“傲骨”。什么是傲骨呢?所谓的傲骨就是说人应当有志气,有自信心,有顽强不屈的性格。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也是布满荆棘的,失败和挫折随时会降临,冷眼、讽刺就会随之而来。对待这些是唉声叹气地把原因归于“自己天赋不足”,从此一蹶不振呢?还是不怕冷嘲热讽,查找缘由,迎难而上?这就要看你是否有“傲骨”了。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步,有傲骨,有信心的人,失败后不会气馁,相反,他们会在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1933年,梅兰芳大师因九一八迁居上海已经一年多了,在那一年,排演了爱国新戏《抗金兵》。梅兰芳如同菊花,“有傲骨而无傲气”,平常日子对待平常人淡然无傲气,非常态的处境下面对强权不屈不挠,也不以卵击石。留一撇胡子,是自毁舞台上的娇美容颜,打几剂伤寒针,则是自伤身体。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皆有京剧中的刚烈与蕴籍。

名导陈凯歌说,他特别喜欢一句别人写的对《梅兰芳》的评论:在《梅兰芳》里,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力量。不是因为梅比别人更了不起,而是他的时代到了。可是你又能看到,有时候,时代是靠不住的。

有傲气的人,让人反感,有傲骨的人却让人景仰,梅兰芳不愧为一个有傲骨的人,他的行为证明了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而不是一个自认为了不起的人。

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一向为人们所喜爱与敬重。但是与松、梅比较,竹在世界上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其对人类的贡献及普遍受到的喜爱程度,也绝非松梅二者所能够比的。竹在自然界中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竹有两大特点:“有傲骨”和“无傲气”。清朝汪沆的《咏竹诗》将竹这种有傲骨、无傲气、能屈能伸的本性描述的入木三分:“篔筜谷口散纷纷,日暮天寒怜此君。莫笑压来头着地,拨开依旧势凌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竹子有如此强大的本领?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将竹的“傲骨”描述得更为详细:“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也就是说,竹的根扎得很深难以拔出、竹的茎挺直向上及竹的节坚毅不折,这正是竹子有傲骨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