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25

第25章 雷音寺

敦煌佛门香火,久盛不衰。自佛教从印度传人西域,又从西域传人敦煌之后,历代佛教信徒除在断崖上开窟供佛外,还在城乡各地广建寺院。自西晋至宋代,敦煌地区建有寺院计30余座。

清代以后,建寺庙道观近百余座。县城小西门建的大佛寺,殿堂高低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可惜毁于文革初期。月牙泉小泉湾北侧,曾建有药王洞一座,因坐落在风沙口上,不知何时被流沙掩埋。1994年初冬,清沙修路时挖出了遗址。断墙残壁上绘有壁画,色彩艳丽,比较珍贵。现在的"雷音寺"是敦煌佛教协会于年开工兴建,1991年6月落成开光,占地43亩,建筑面积多平方米,位于市南鸣沙山下,地处月牙泉公路东侧,与中外合资兴建的规模庞大的敦煌山庄隔路相望,成为中外佛家弟子、善男信女佛事活动的场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举行盛大的法会。

雷音寺坐东向西,山门绿色琉璃瓦盖顶,梁木飞檐彩绘。正门牌匾上书"雷音寺"三个苍劲有力、金光闪闪的大字,是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进了山门,正中高台之上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巍峨耸立着大雄宝殿。内塑三世佛的金身三尊,正中如来佛像前,又置一尊汉白玉佛像,是缅甸华侨所赠。殿内佛幡高挂,彩帛垂吊,灯光闪烁,鼓磬齐鸣,肃穆庄严。大雄宝殿两边是南北偏殿,塑有十八罗汉、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塑像。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小型佛事活动,善男信女汇集于此,经声高唱,香烟缭绕,钟鸣鼓响,热闹非凡。

寺内常住法师、僧人十多名,可为国内外的佛教信徒朝拜佛祖举办各种规模的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