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22

第22章 稀世珍宝象牙佛

榆林窟不仅保存着精美的壁画、彩塑,还珍藏过一尊贵重的象牙佛。这尊佛像是由一块高8厘米、宽8.7厘米的象牙分成两片,精心雕琢而成。内刻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图,共刻人物个,车马12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两片合在一起的外形是一尊骑象的普贤菩萨,手捧宝塔,袒胸赤足,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鞴俱全,装饰美观。雕刻手法高超,刀法细腻,出神入化,鬼斧神工。形制上表现了印度犍佗罗艺术风格。据此推断,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带来的。这件价值连城的稀世文物历经一千多年能珍藏至今,正是榆林窟几代师徒含辛茹苦、舍出性命精心保护的结果!

本世纪20年代,出身于高台县一个贫苦农家的郭元亨,为躲避兵役,逃荒来到安西踏实乡,随后到榆林窟投师当了道人。

听师父的师父说,象牙佛在世上只有两尊,是由一根象牙分为两段雕琢而成的。象牙根部雕刻的一尊留存国外,这尊牙稍雕琢的佛像很久以前便转到了榆林窟。

郭元亨每天跟师父马荣贵烧香拜佛诵经。时间一长,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师父拜佛之后,跪在弥勒佛前,常常望着殿内泥塑彩龙的大嘴出神。他背着师父暗暗窥探,发现龙嘴里原来藏着一尊象牙佛。师父见瞒不住弟子,有天深夜取出隐藏多年的象牙佛,对郭元亨讲起了辛酸的往事:明代嘉靖年间,边防退守嘉峪关。安西、敦煌一带的百姓逃离,僧道四散,香火灭绝,榆林窟的洞窟成了禽兽藏身之地,庙宇被流沙和乱石掩埋,树木干枯,田地荒芜,数百年间人迹罕到。

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名叫吴根栋的喇嘛云游到榆林窟,见此地破败不堪,立誓振兴。他四处奔走,募集钱粮人力,清除积沙,整理洞窟。一天,吴喇嘛在清除大佛殿时,在窟内一个角落里挖出一个黄绸包,连续打开八层布帛和一层哈达后,才看到是尊象牙佛。他认为这是如来佛祖赐给的,如获至宝,惊喜万分,把这尊象牙佛在榆林窟供奉起来。

事有巧合,自从象牙佛被供奉之后,踏实一带风调雨顺,连年五谷丰登,人们丰衣足食。从此,这个荒凉冷落数百年的深山石窟便热闹起来了。四面八方的香客纷至沓来拜佛,窟内香烟缭绕,钟鼓齐鸣,非常红火。吴根栋死前把象牙佛传给弟子,由此开始了住持僧道代代移交镇窟之宝——象牙佛的惯例。

同治年间,社会动乱,战事又起。有一年榆林窟突然遭到土匪的袭击。他们大肆掠夺之后,威逼住持杨元交出象牙佛。杨住持临危不惧,示意弟子藏好象牙佛。土匪得不到象牙佛。恼羞成怒,手起刀落,杨元倒在血泊之中,众弟子四散逃去。从此,象牙佛不知去向。

榆林窟失去珍贵的象牙佛后,香火不盛,住持严教荣便留心查访象牙佛的下落。经过明查暗访,终于从一个生意人口中得知,象牙佛流落到金塔县。严住持高兴异常,当年冬天驾起马车,奔往金塔,费尽苦心周折,历时三个多月,才把象牙佛携回榆林窟。

谁知,象牙佛的名声太大了。供奉榆林窟的消息传开后,土匪们垂涎三尺,虎视眈眈,过了数年,一伙土匪闯入榆林窟,为索取象牙佛,杀死严教荣,象牙佛又不知去向了。以后,我在榆林窟当了住持,擦干了前任住持的血迹,在佛祖前重新燃起了香火,人们又把在外漂零多年的象牙佛送回榆林窟。讲完象牙佛悲惨、曲折的经历之后,师父便把宝物交给了郭元亨。过了不久,马荣贵驾鹤西去,郭元亨成了住持。他小心翼翼地把象牙佛用红布包好,埋藏在附近的卡房子山上。

然而,由于象牙佛的珍贵‘,给郭元亨也带来了同样的难以忍受的灾难。解放前,一支马匪军开进榆林窟搜寻财宝。他们为夺取象牙佛,将郭元亨吊到房梁上严刑拷打,下面又点起柴火熏烧。

昏死过去后,又用凉水浇醒。但他紧咬牙关,硬死没有交出象牙佛。以后,不管环境多么严酷,生活多么困难,兵匪多么凶恶,深山多么寂寞,郭元亨一次又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象牙佛。

解放后,他将埋藏多年的象牙佛完好无损地交给了人民政府。

使历经劫难、染着无数僧徒鲜血的象牙佛重见天日,倍受重视,列为国家特级文物,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安西县博物馆藏有复制品,与原物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