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13636000000048

第48章 供养人

供养人可分为财物供养人和人身供养人二种。凡为重要的佛事活动施舍财物和为高僧大德做出重大贡献的男女皆称为供养人,前者称为大施主,后者称为近侍男或近侍女。

莫高窟大部分洞窟中画有供养人的画像,他们伴随着莫高窟的发展迈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佛教的生存和发展与供养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所扮的角色在佛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莫高窟画中所标识供养人的身份是多元的,有僧、尼、近侍男、近侍女、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军人、商旅、奴婢等。供养人所开凿的洞窟也呈多样化:有一个僧团独自开窟的;有多个僧团合作开窟的;有官宦家族独自开窟的:有贫民社团共同营建的。总之,修窟功德,量力而行,方式灵活。一旦功德圆满,供养人便把自己的名字与画像题识于窟内较显眼的位置,以诡永彪史册。

供养人不惜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财物乃至自己珍贵的生命去作功德布施,其目的何在,此略录窟内二条供养人题记便可帮助我们解读其中原委。

第160窟南壁窟口上方中央功德记:“佛师高悬,度济有情。清信第子前河西招抚监张,进通敬造斯窟像一躯及二上足,一千佛变及二散花,圣福唯资亡成佛果设”。第335窟东壁门北上角书:“垂拱二年五月十七日净信优婆夷高奉为亡夫及男女见在眷属等普为法界含生敬造……”供养人祈求佛陀为亡考妣往生极乐世界及现在眷属安泰幸福是修建洞窟的基本指导思想。但也有另外寄托夙愿的,如出家人则希冀今生正果得道,官宦之家则祈祷福禄永萌等等。这些人尽管有不同的愿望,他们也把超荐先人亡灵放在第一位的,这说明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深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洞窟中供养人的形象根据开凿洞时代的早晚显示先小后大的特点。早期(隋以前)的供养人就较小,晚期(五代以后)的供养人就较大,早期较小供养人仅十几厘米高,晚期的供养人大小几乎与真人相差无几。第225窟和第329窟的两位女供养人形像逼真、慈眉善目、线条洗练、简洁明快,是供养人艺术中的上乘佳作,无论从着色还是供养人所应处的位置来看,改变了其它洞窟中供养人千人一面的形象,有机地融入于佛教艺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