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的南湖乡境内。按中国“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因在龙头山(今墩墩山)之南,故名阳关。今关城已湮没无存,仅剩墩墩山被称为“阳关耳目”的一座烽墩。
烽墩残高4.7米,底长宽8-7.5米,顶长宽8-6.8米。攀登烽顶,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故称“阳关耳目”。
阳关故城早已无存,故址今在何处,其说不一。《括地志》、《元和志》、《环宇记》等均谓阳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六里。《新唐书·地理志》云:“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图经》记阳关“在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其迹见存。”由此我们可知阳关的确切位置应在古寿昌县以西十里,今南湖乡西面“古董滩”上。因为那里有河流、小盆地及古城廓遗址等,适宜人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阳关可能是当时阳关附近的一座大型烽火台,从其附近也看不出它作为历史雄关的任何迹象。
阳关汉时为阳关都尉的治所,军事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隘据点,也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晋朝时于此地置阳关县,唐以后废。古董滩之名未见史迹所载。它东靠农田,南有元台子山,西面是青山子梁,北到墩墩山。茫茫流沙,一望无际,沙丘从南到北自然排列成二十余道天然屏墙。沙渠间多为砾石平地,地面上暴露有兵器、货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陶片等汉、晋时期的遗物,并残存部分房屋、窑址、夯土墙、农田、渠道等遗址。由于此地有大量古代人们生活的遗址及地表裸露出许多破碎文物残片,当地群众因此称“古董滩”。史学家认为这里是汉代阳关遗址或汉以后之阳关县所在地。在阳关附近发现许多房基排列得整齐而清晰,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并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可追想此地当时的繁华场面。
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西入阳关的。它处于沙漠的边缘早已成为荒漠边关的代名词了。由于历史上战争的频繁,过度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黄沙滚滚东来,宋辽以后人们逐渐迁离阳关。元朝以后阳关和寿昌古城的昔日繁华终于被无情的流沙吞没了。
大诗人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繁华阳关心驰神往,只能留作美好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