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13636000000012

第12章 铜奔马

震惊学术界的铜奔马多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赢得世人的极高赞誉。

在甘肃众多精美的文物中,举世无双的铜奔马是一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都非常高的精品。铜奔马还有“马踏飞燕”、“马踏飞鸟”、“天马”、“马超龙雀”等多种名称。喜欢它、珍视它的人很多,无怪乎在全国千百万件文物中,它一举夺魁,成为中国的旅游标志。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一座东汉晚期张姓将军墓中出土的,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34.5厘米,现为甘肃省博物馆所珍藏。

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级文物。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是一件非常罕见,超凡脱俗的杰作。尽管它的名称繁多,我们还是以为定名为“马踏飞燕”比较准确。南朝沈约、梁简文帝、谢灵运等人诗中均有以飞燕喻良马的说法,且有以“紫燕”直称良马之例证。张协《七命》诗将飞燕与良马并称,唐“昭陵六骏”,李世明《赞》之首句即“紫燕超跃”。尤其是谢灵运《会吟行》诗李善注引:“《西京杂记》日:‘(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超骝。”’武威铜奔马的形制,与“飞燕骝”或“紫燕超跃”是一致的。

铜奔马的造型非常接近《相马经》所述千里马的骨相特征:马头小而方,眼睛大而有光,耳小鼻大,下唇缓,上唇急而方,脊背平宽有力,腹胁宽深外张,膝如团曲,四腿瘦长。可见此马是参照当时的名马塑造的。我们知道,汉代非常重视养马,为了挑选、培育良马,几次铸造铜马式,作为标准。如汉武帝和东汉的马援等都铸过铜马式。甘肃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养马区之一;马援又在甘肃任职多年,他塑造的马式在甘肃流传、仿造,是很自然的。但是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的是,铜马式也好,铜奔马也好,主要是根据甘肃河西走廊的良马形象塑造的。这种良马是由中国青藏高原马,河西地区的乌孙、月氏马和中亚大宛马经过长期杂交、育种、改良而成的挽乘兼优的良马。其根据是:第一,甘肃等地特别是;京州地区一直都以“畜牧为天下饶”,并出产良马《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四年春,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渥洼水在敦煌,是原乌孙、月氏人的游牧地。这里的马比国内其他地区的马好得多,所以被称誉为“天马”。在汉代,获此殊荣的只有敦煌马、伊犁乌孙马和大宛马。第二,从汉武帝征大宛得到著名的大宛马之后,大宛马多次输入中国。《史记·大宛列传》载:“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这些大宛马应多在河西走廊牧场饲养(大宛马东来必经之地,又有好牧场)。第三,《三辅黄图》记载:“金马门者,宦者署,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像,立于署门外,因以为名。”这里明确指出,金马门的马式是以大宛马为模式铸造的。第四,中国所产的马最突出的优点是挽驾能力姐,适应性强。而大宛马最突出的优点是骑乘快速。二者交配育种而成的马,则兼有上述两方面的优点,为挽乘兼优型的良马。

现在我们来看铜奔马和甘肃各地出土的汉代铜马,基本上都是躯体长广粗重,胸廊宽深,背腰宽直而短,尻形正,肌肉厚等,是重型挽马的特征;但同时,头小、耳小、眼大、颈细长弯曲(如鹤颈)、四肢细长、关节筋腱明显、尾根高等则是轻型乘马的特征。总之,铜奔马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艺术及牲畜良种交流的结晶。

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是中国旅游图型的标志,它昂首嘶鸣、飞跃奔腾、头尾左扬、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只飞燕,飞燕展翅回首、注目惊观、眼突目炯、回首耸眉,翼展键翎、尾长而不分叉。二者匹配,绝妙无与伦比。天马的四蹄疾于飞廉,神威震慑龙雀,龙雀则以鹞鹰般的勇猛展翅奋飞,丝毫也不失弱于天马,实为一场超越时光的争霸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