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13636000000010

第10章 黄河古象

1973年春天出土于甘肃省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

它是一具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个体最大的剑齿象化石。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将其定名为黄河古象。

现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并经专家们精心粘接、加固、装架而复原起来的这具古象化石标本身长8米,体高4米,门齿长3.2米。它完全是远古史前生物的真实再现。根据它的头骨愈合程度、骨盆的形态、牙齿生长和磨蚀程度,一般推断它为百岁左右的剑齿公象。依照地层对比和共生的脊椎动物化石,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在大约200~300多万年前失足陷入泥沙里被埋起来的。

在大约100~300多万年以前的更新世旧石器时代,在我国无论是南方或者北方,都处在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进入更新世晚期以后,南方的气候变化也不明显,古东方剑齿象和剑齿象就主要生活在这个时期。

那时,甘肃陇东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势平缓,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河湖交错,一片草原景象。黄河象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水草丰茂的自然环境中。黄河象食性与非洲象相似,它们不吃草,只以树叶、树枝甚至是很嫩的树干和树根为主食:

它们有长而粗的门齿作为抵御侵略者的武器,喜成群结队地生活。后来,随着地壳运动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与气候发生急剧变化,优胜劣汰,黄河象也最终走向衰落和灭绝的命运。

今天甘肃陇东的自然环境与黄河象生存的时代大不相同。昔日的河湖旷野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基地,古象的遗骨已变为沧海桑田的见证。黄河象的化石成了现代人推测远古自然界的生动教材,它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地球的沧桑历史,同时它也为研究当时的地理气候提供了最为珍贵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