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13635100000013

第13章 古代宗教、宗法知识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如上帝、神、精灵等等,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是作为原始人群的自发信仰产生的。原始人智力蒙昧未开,分不清自然力和人的区别,于是就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人格化,变成超自然的神灵。在宗教史上,把原始社会的宗教称为“原始宗教”或“自发宗教”;把阶级社会宗教称为“人为宗教”。原始宗教如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人为宗教则已转化为一种神教,即把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转移到了一个万能的神身上。在我国古代,宗教现象十分复杂,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宗教信仰:既有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与崇拜,也有多神教信仰与一神教信仰;既有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有外来的三大宗教,即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此外,还有众多的民族民间宗教,如明教、魔教和白莲教以及东巴教、萨满教、打巴教等等。

【道教】“道教”一词始见于《老子想尔注》,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宗教,它渊源于古代巫术,并把上古时对图腾、天帝、祖先等神灵的崇拜同秦汉时的神仙方术结合起来。黄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即《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道教逐渐形成。两晋时期,道教在教理、教义、仪式、组织等方面都得到了系统化。在统治阶级扶持下,从隋唐到北宋,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后逐渐衰落。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是“道”,它崇拜的最高尊神是由“道”人格化的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老子。道教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神仙世界,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长生不老和即身成仙,这要通过修炼的方法求得。道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其经典论著现存的总集有《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

【佛教】原产生于古印度,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基本教理有“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它宣扬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人生充满了苦难,只有消除一切欲望,追求超脱世间的“涅槃”,才能摆脱痛苦之路,消除烦恼,达到成佛的目的。印度佛教向我国的传播分为三条线路: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西汉哀帝年间,大月氏国使者伊存向中国博士子弟景卢口授《浮屠经》,由此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开始,它只在统治者中间流传,到东汉末年,佛教典籍陆续译出,佛教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特别是魏晋时期,随着佛教与玄学相结合,佛教有了较大的发展。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开始进入了独立发展时期,并出现了许多学派。隋唐时代,佛教达到鼎盛,形成许多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密宗及三阶教等。两宋以后,佛教逐渐与儒家思想和道教结合,日趋衰微。但在社会各个方面仍有深刻影响。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务的家法。它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所以在封建社会中被长期保留下来。

【族】指表示亲属关系的宗族、家族,有时也包括异姓亲一族。古有三族、九族之说,又有七族、十族之说。所谓九族通常是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即以自己为本位,上推四世,下推四世,或上五世和下五世。三族说法不一:①父母、兄弟、妻子;②父族、母族、妻族;③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④父、子、孙。七族之说有二:①上至曾祖,下至曾孙;②父之族、姑之族、姊妹之子、女之子、母之族、从子、妻父母。十族之说指宗亲九族之外加门人。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把始祖以下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以区分父子两代。按左昭、右穆,规定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始祖居中,昭的位次居左,穆的位次居右。如旧时家堂的神位排列,以太高祖为始祖,居中;高祖、祖为昭辈,在左;曾祖、父辈为穆辈,居右。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为七庙。《礼记·王制》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以“七庙”为王朝政权的代称。如《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

【大宗、小宗】古代宗法以始祖的嫡长子孙这一系为大宗,其余子孙的世系为小宗。周天子自称乃上帝之长子,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此乃天下之大宗;其余分封诸侯,对天子来说乃是小宗。但诸侯王位也由其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也为大宗;其余诸子封为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卿大夫在本族又是大宗,其余诸子为士,对卿大夫来说则是小宗。士和庶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宗法上,大宗比小宗为尊。

【嫡子】在封建宗法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另,嫡长子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故叫“宗子”;“宗子”即一宗之主,地位尤为高贵,故又称之为“宗主”。

【庶子】旧时指妾(小妻)所生的儿子。《礼记·内则》记:“適(通“嫡”)子、庶子见于外寝。”郑玄注:“庶子,妾子也。”周代以后由嫡长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皆以“杀嫡立庶”为非法的。

【亲属】在封建宗法社会,凡血缘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算亲属。其关系、名称如下:①父之父为祖,古称王父,后来称祖父;父之母为祖母,古称王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②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昆)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也呼耳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至玄孙。③父之兄为世父(伯父),父之弟为叔父,简称伯叔。世父叔父之妻称世母(伯母)、叔母(后称婶)。伯叔之子(堂兄弟)称从父晜弟,又称从兄弟(后称叔伯兄弟或叔兄弟)。父之姊妹为姑,后称姑母,其夫称姑夫。④父之伯叔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母、叔母称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从兄弟称为从祖父,俗称堂伯、堂叔,从祖父之妻称为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称为从祖晜弟,又称再从兄弟(从堂兄弟),后来称堂叔兄弟。⑤祖父的伯叔是族曾祖父,称为族曾王父;其妻称为族曾王母。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称为族祖王父。族祖父之子为族父。族父之子为族兄弟。⑥兄之妻为嫂,弟之妇为弟妇。兄弟之子为从子,又称侄;兄弟之女为从女,后称侄女。兄弟之孙为从孙。⑦姊妹之子为甥,后称外甥。女之夫为女婿或子婿,后省称为婿。⑧父之姊妹之子女称中表,如表兄、弟,表姊、妹。中表是晋代以后才有的称呼,后称为姑表。⑨母之父、母为外祖父、母,古称外王父、母。外祖父之父母为外曾王父、母。母之兄弟为舅,后称舅父,其妻为舅母,俗称妗子。母之姊妹为从母,后称姨母,简称姨,其夫称姨父。姨之子女也称中表,后称姨表。母之从兄弟为从舅。母之兄弟姊妹之子女通称为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后也称为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⑩妻之父为外舅,后称岳父、岳丈或丈人,妻之母为外姑,后称岳母、丈母。岳父又称泰山、岳翁,岳母又称泰水。妻之姊妹为姨,后称姨子。妻之兄弟之子称妻侄。夫之父为舅,又称嫜,后称公;夫之母为姑,后称婆。古连称为舅姑或姑嫜,后连称为公婆。夫之兄弟也称伯叔。后称大伯、小叔子。夫之姊妹称为姑,后称姊为大姑子,妹为小姑子。夫之弟妇为娣妇,夫之嫂为姒妇。简称娣姒,又叫妯娌。妻之父母与夫之父母之间为婚姻,后叫亲(qìng)家。具体而言,夫之父为姻,妻之父为婚。两婿相谓为娅,后俗称连襟(即襟兄、襟弟)、两乔。

【亲戚】古代“亲戚”的涵义有二:①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如《史记·五帝本纪》:“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张守节正义:“亲戚,谓父瞽(gǔ)叟、后母、弟象、妹颗手等。”②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和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如《礼记·曲礼上》记:“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指族外。”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此处“亲戚”乃指家人亲族,包括内亲外戚。

【伯仲叔季】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乃老二,叔是老三,季表示最小。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刘邦原叫刘季,等于说“刘老小”。又,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统称“叔父”。如《史记·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项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亚父】敬称,表示仅次于父。亚,次,次于,仅次一等的意思。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项羽敬称范增为“亚父”,即表示其要像仅次于对待父亲一样待他。

【考妣(bǐ)】旧时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如“显考”、“显妣”。如《礼记·曲礼下》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另,古时有时对在世的父母也称“考妣”。如《尔雅·释亲》记:“父曰考,母曰妣。”郭璞注引《仓颉篇》:“考妣延年。”

【三纲】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纲,是居于指配地位的意思,也就是说,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此三纲,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条。

【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孟子·滕文公上》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三从四德】封建统治阶级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所从事的纺绩、刺绣、缝纫等家务事)。

【七出】指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泆(yì)、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一种,即可遗弃。“七出”又叫“七去”、“七弃”,这是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反动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