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13635100000012

第12章 古代姓氏、名字及称谓知识

【姓氏、名字及称谓】姓名是用来区分家族及与他人关系的文字符号系统。我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及称谓有很多讲究,翻开古籍,往往会被书中一人多称的现象搞得晕头转向,甚至张冠李戴。比如《左传·宣公二年》写大夫士季谏晋灵公,前后文多次出现了“会”、“季武子”、“范会”、“士会”、“随会”、“范武子”、“士季武子”等称呼,其实是一个人。士是士季的曾祖父隰叔任士师(法官),后人以官为氏。范、随是他的封邑,以邑为氏。会是他的名,季是排行,也是他的字,武是谥号,子是尊称。了解了这些常识以后,就不会把一个人误认为八个人了。

【姓氏】乃姓与氏的合称。上古之初,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是一种由母系氏族公社而来的族号,氏则是姓的分支。关于“姓”的形成,上溯太古之时,氏族制度已形成,母系氏族公社已确立(即每个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其余则都是她的后代),成年女子留在本氏族与他氏族同班辈的男子实行群婚,从而生下来的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子女只能随母取姓,世系也只能由母亲方面确定。古姓有不少都从女旁,正是此理,如姚、姬、嬴、姜。后来,子孙繁衍,一族分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氏。如商人的祖先姓子,后分为时、殷、宋、来、空同等氏。其中,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号,如轩辕氏、高阳氏;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谥,如文、昭、武、景、成;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国,如吴、鲁、齐、楚、秦、赵、燕;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爵,如侯、王、王孙、公孙;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官,如司徒、司马、司空;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字,如叔孙、孟孙;有的氏得之于祖先的职业,如巫、卜、陶;有的氏得之于祖先所居之地,如西门、西闾、东郭、南宫。由此可知,姓乃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周代的姓氏,反映了一定的阶级关系和一定的家庭形式。《通志·氏族略序》载:“三代之前,姓名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另,贵族妇女的姓比名重要,待嫁的女子若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姬。出嫁后,有的在姓上加上自己所出的国名或氏,如晋姬、秦嬴、齐姜;有的在姓上加上配偶的氏或邑名,如赵姬(赵衰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有的死后在姓上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敬嬴(鲁文公妃)等,用上述方法表示区别。上古称呼妇女,也可在姓下加“氏”字,如武姜称姜氏,敬嬴称嬴氏。秦汉以后,或称姓,或称氏,或姓氏兼称。这说明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称之为姓。需要指出的是,先秦之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是无姓的;汉以后,平民才开始有姓。比如《学奕》中的“奕秋”,“奕”是围棋,引申为下棋的人,“奕秋”即指名叫秋的棋手,无姓;再如“优孟”,“优”即演戏的人,“优孟”即名叫孟的演员,无姓;“庖丁”,“庖”是厨子,“庖丁”即名叫丁的厨子,也无姓。这都是以他们从事的职业或具有的专长来称呼的。再比如“公输班”,“公输”乃字,“班”是名(先秦时是先字后名)。古时同名者甚众,后人为区分,就在名前加上他的国籍以示区别,公输班是鲁国人,故叫“鲁班”,意即鲁国的班,其实他无姓,也并不姓鲁。至于后世有些复姓,万俟(mòqí)、慕容、长孙、拓跋、呼延等,皆来自当时少数民族语的译音。

【名字】本来是名和字的合称。古人有名有字。字,又称“表字”;名,一般指其姓名或单指名。名,是幼时所起,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标志其就要进入社会。女子也需离母家而许嫁。为了对本人尊重和供朋友称呼,要另起一个字。对女子而言,未许嫁的叫“未字”,也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jī)礼”(笄礼,即结发加笄;笄,古时束发的簪子),就要取字。须知,名和字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所谓“字以表德”,即指“字”乃名的阐义,如屈原名平字原(“原”乃宽阔平坦之意);曹操字孟德;岳飞字鹏举。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别,从而就构成了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有时省去“父(甫)”字,如伯禽、仲尼;有时省去排行,如禽父、尼父;有时以排行为字,如管夷吾字仲,范雎字叔。周代贵族女子的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其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其性别,从而构成女子字的全称,但有时省去“母”字,有时省去排行,有时也单称“某母”、“某女”。另外,由于“子”是男子的尊称,故春秋时男子取字往往是前面加“子”,如子犯(狐偃)、子胥(伍员)。后人取字,通常是用两个字为字,如诸葛亮字孔明、陆机字士衡、文天祥字宋瑞等。总之,古时“名”和“字”是有区别的,把名和字连起来称呼是为表示尊敬。先秦时是先字后名,如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没提姓“百里”。汉以后,则先名后字。

【别号】也叫“别字”,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旧时,为表示尊重,往往只呼其别号。别号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两个字,如王安石,号半山;辛弃疾,号稼轩;陆游,号放翁。另一类是用三个字以上的,如范蠡(lǐ),号陶朱公;李商隐,号玉谿生;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另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尚欠尊重,于是就以其官职来代称,如杜甫称为杜工部、杜拾遗,王维称为王右丞等。有时还用其故乡或居地来称呼,如柳河东(柳宗元)、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韩昌黎(韩愈)。另外,唐代还有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的,如白二十二(白居易)、元九(元稹)、李二十侍郎(李绅)。宋代也有以排行相称的,如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这种排行是按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排算的,不是其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

【小名】即“小字”,俗称“奶名”,是孩子在未就学前父母随意呼唤的名字。如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刘裕小名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文人著述中常称其小名,以示贬抑与蔑视。

【学名】又称“官名”。即儿童入学时,老师给起的名,俗称“书名”。以后应考、出仕就用此名。古人在尊长前自称要用学名,不可用字、号。上书朝廷时只准用名,不可冠姓。清代的情况较特殊,皇帝最宠幸的满蒙王公,自称“奴才”(太监不能以“奴才”自称,只许用“奴婢”),外廷大臣则以“臣”自称。奴才与臣子都不能冠姓。相反,官员对下行文书,则只题姓而不署名。如我们在现存的石碑上,凡当地行政长官所具衔的“告谕”,就在一长串的品衔下面,只有姓而没有名。

【混名】又叫“诨名”、“混号”,也即所谓“外号”、绰号”。它是人的本名以外,别人依其相貌、性格、身材或行为等特征给他另起的名字。大都含有亲昵、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

【谥号、庙号、尊号】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平事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帝王谥号由礼官议定经继位帝王认可;臣下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原含褒贬意,如属于表扬的有“文”、“武”、“昭”、“桓”、“景”、“明”、“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哀”、“悼”、“殇”等。宋以后,则有褒无贬了。赐谥一般在将葬之时,也有在生前的和自谥的。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个或三个字的,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汉以后,多用两字,如孝武帝(刘彻,简称汉武帝)、忠武侯(诸葛亮)、文正公(范仲淹)。此外,有些有名望的学者死后,还可由亲友为其议定谥号,叫“私谥”,如宋代黄庭坚死后,门人谥其为文节先生。另,封建帝王在谥号之前还有庙号。从汉时起,每一朝代往往第一个皇帝的庙号称为高祖、太祖或世祖,后嗣之君则是太宗、世宗等。如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是生前奉上的。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是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也有死后追尊的,不过这种追尊也可叫谥号。皆为阿谀奉承之词。同一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几次,以致谥号也越来越长,很不便称呼,故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才改用年号的称呼,如明崇祯帝,清乾隆帝、道光帝、光绪帝等。

【年号】乃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时。汉武帝在公元前140年即位,称为建元元年。新君即位,总是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也可多次改元。明清两朝,新君即位改元后,就不再改元,因而皇帝便可用年号来称呼,如明神宗称万历皇帝,清圣祖称康熙皇帝。

【避讳】封建社会里,臣下或晚辈不准直称国君或尊长的名字,说话或书写时凡是遇到与国君、尊长名字相同的字,就改用其他字或缺笔等方法回避。另,在避讳中可以避“单”不避“双”。除避君讳以外,还有避家讳,如苏轼祖父名序,故苏洵文中改“序”为“引”,而苏轼为人作序将“序”改为“叙”字。避讳一般有四种办法:其一是“缺笔”,即缺一个字的最后一两笔,如将“世”去掉最下边一横。其二是“空字”,即用“某”字或“□”来替代,如《说文解字》中禾部的“秀”字、草部的“莊”字和火部的“炟”(dá)”字等,原先都空着,只写上“上讳”二字,乃是为避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莊、章帝刘炟。其三是“易字”,即改用同义字或近义词。其四是“改读”,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读“敏”为“密”,是因其母名“敏”(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