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064

第64章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惨败伤痛渐渐褪去,异牟寻开始反省自己年轻时的意气用事,渐渐体会到依附吐蕃的辛酸,又想到依附大唐能得到的好处,各族族长也对吐蕃年年横征暴敛叫苦连天,再加上郑回逐步得势,成为南诏朝中首辅,一点一点地说动异牟寻,使得异牟寻对吐蕃的恭敬大不如前,对他达朗玛的态度也有了细微的改变。

于是,达朗玛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扶植另一个亲近吐蕃的势力了。

逻立隆出身高贵,在南诏也有一定声望,而且此人只是为人勇武,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并不擅长,恰好是吐蕃扶植傀儡势力最合适的人选。

后来,随着王子寻阁劝的长大成人,寻阁劝的母族是南诏第一大族,本人又是异牟寻国主的嫡长子,达朗玛也曾动过念头是不是该转而扶植寻阁劝王子,还能免去要与南诏各势力敌对的难堪境地。

可是转念一想,这王位本来就该是寻阁劝王子的,即使自己再来个锦上添花,代表吐蕃支持他,他又能感激自己什么呢?怎么比得上自己一手将本来得不到王位的逻立隆扶上王位后,逻立隆对自己的感恩戴德之情呢?更何况,数次接触,看到南诏朝中国事在寻阁劝手中的处理,虽然他为人低调,但是这收敛过后微露的锋芒,已经让达朗玛暗暗惊心:寻阁劝哪里是一个甘于为人傀儡的角色啊?自己妄想在幕后操纵他,可别最后成了驯虎人反伤于虎口的笑柄。

因此,当那一日他无意中路过郑回府上,远远望见从郑府后门出来的人影身形酷似寻阁劝后,他真的拿定了主意。

这一次逼宫,他达朗玛的计划能顺利地实现吗?

逻立隆信誓旦旦,已经说动段俭魏和他联手。段俭魏这老狐狸,一向装聋作哑,两边都不得罪。但是达朗玛和逻立隆却深知,段俭魏此人心中一直不甘心只是身为大军将,战乱时要出生入死,歌舞升平时却被闲置,处处听命于郑回。此次逻立隆向他许下升为清平官、当朝首辅、代替郑回的愿,不愁他不动心,蹚到这一趟浑水中来。

逻立隆本人,也完全控制在他达朗玛手中,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手心。

自己的儿子加吉额多,在吐蕃时已是国中赫赫有名的武士,在这地僻国小的南诏更是遇不到对手,只要让加吉额多向寻阁劝挑战,如果寻阁劝应了下来,加吉额多在比试中就会痛下杀手,无论是将寻阁劝致伤还是致死,都会引得筵席上一片大乱,自己安排的人马正好可以趁机攻入宫中。

如果寻阁劝不肯接受加吉额多的挑战,按照南诏尚武的风俗,寻阁劝在诸位大臣族长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大大下降,落下胆小怯战的名声,自己逼宫事成后推举逻立隆为王,在气势上也先声夺人。

只要逻立隆成了南诏的国主,自己一定会先要求他下征兵令,征集各族兵士,起兵直逼剑南,才能不误赤松德赞的大事。

唉,按情理而言,赤松德赞派来联合南诏共同起兵的使节也该到太和城了,可是却迟迟不见。不知是否路上出了差错?又是否会横生枝节,出现别的变故?

想到此处,达朗玛皱起了双眉,不过很快又舒展开来。

这些已经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了。只要今晚一切顺利,其他的即使有些变化,也不会对大局有什么影响。

如果说逻立隆是已经搭在弓弦上的那只箭,那他达朗玛就是挽弓的那只手。

此时,弦已满,弓已张,这只手要做的只是静待时机,开弓放箭,直取要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