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062

第62章

逻立隆一路走着,脸上带着笑容,接受诸位大臣、族长们的行礼、打招呼、寒暄,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此时此刻,箭在弦上,他心中却泛起了重重疑虑:达朗玛的计划真的能行得通吗?他逻立隆真的要这样听从一个吐蕃人的话,起兵反对南诏的国主、自己的兄长吗?多年以来,兄长异牟寻对他都是仁慈宽厚,可他,要这样回报兄长吗?

按照达朗玛的计划,趁着宫中为国主做寿大宴宾客,城里也是家家欢庆的当儿,吐蕃常年驻扎在太和城附近的五百军兵将悄悄进城,而逻立隆府上的亲兵则以宫中赐酒席的名义解决城头的守军,放吐蕃军兵进城。

此外,西爨等各部族族长带进太和城的部族亲兵也将里应外合,协助吐蕃军。逻立隆在宫中的亲信则负责打开王宫的大门。

就在这聚集了南诏权力金字塔最顶尖一层的筵席上,达朗玛也有安排:达朗玛的儿子、吐蕃有名的勇士加吉额多已经受命悄悄从丽水赶到太和城,昨日已经到了,今日正好跟随达朗玛进宫参加夜宴。

南诏立国时间并不长久,风气也还保持着部族时期的刚勇彪悍,歌舞器乐并不被太看重,反而是比武技击更受欢迎。达朗玛就打算借比武较技之名,让加吉额多强邀寻阁劝下场,设法伤了寻阁劝甚至取他性命,在宴席上引发混乱,好让自己的人趁乱攻进宫中。

逻立隆多年的策划,积累下的势力,今日都投入到这一场逼宫中。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不甘心只做一个王爷,他不甘心多年来为王兄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听命王兄也就罢了,还要听命于子侄辈。

有时候,逻立隆也想,是否当年在大渡河一役,他不那么拼命救助王兄,只要袖手旁观看着他落在李晟和唐军手中就好了?他完全可以借刀杀人,即使不是自己动手,但只要袖手旁观就可以了,当时王子们都年纪还小,如果异牟寻出了事,王位轻轻松松就会落在他手上。

可是,他真的做不到,甚至连这样的心思都没有想过一想,他眼里只有从小到大爱护他的兄长,一直牢记母后当年的临终遗命、待他如父如师的大哥,所以他拼了性命冲进乱军中,护着兄长逃回南诏。那时候他拉着大哥的手,看见他安然无恙,心里比什么都欢喜。

可这一切,在什么时候变了呢?

是那一日王兄诏他入宫吗?王兄带着歉疚,告诉他白族族长毕钟什与其他几个部族联名上表章,说王子寻阁劝年纪渐长,应该被立为王储,而王兄也准备下旨加封了。王兄委婉地告诉他,他多年的功劳不会被忽视,但是他生性直率粗豪,只适合马上生涯,所以……王兄允诺会加封他为亲王,封赏远在其他王室宗亲之上,可是他,却是满心委屈。

是那一年的新年大典吗?文武官员向国主和王储行礼,即使他贵为王弟,地位高高在上的亲王,也不例外。他这才猛然意识到,站在最高处、需要他顶礼膜拜的,不仅是让他心甘情愿的大哥,甚至还有年纪幼小的子侄。而且在他的大哥有一日不在了之后,这没有任何资历和功劳的小孩就要成为他的君王,他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