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256

第256章

德宗天子向怀信可汗笑道:“可汗远道而来,不知在大唐可还习惯?”

怀信可汗六十余岁年纪,身材如大多数草原汉子一般魁梧高大,留着满面的虬髯。可是面貌在威武彪悍之外,还有着长年累月所磨练出来的睿智豁达,令人一望便心生敬意。

怀信可汗道:“大唐风物人情,确与塞外不同。我们这一路看过不少中原山川河流,风土人物,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德宗天子道:“西域文化,也有独到之处,大唐和回纥一向是兄弟之邦,不光相互守望,也要常常进行文化往来。”

怀信可汗一听此言,正中下怀,道:“我这次来大唐,随行人员中有来自龟兹的乐师,来自于阗的画师,来自曹国、康国、米国的歌舞伎,他们在西域都是身怀绝艺的人,想来必能在大唐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大唐皇帝陛下面前展现西域的风采特色。”

德宗天子喜道:“可汗细心周到,朕一定命人好好安置这些艺人,让他们在长安宾至如归。”

怀信可汗趁机要求道:“还望大唐皇帝陛下允许我们归程回西域的时候,派一些建筑技师、手工艺人与我们同行,让草原上的人民也能瞻仰到大唐建筑和工艺之美。”

德宗天子慨然应允道:“可汗所提要求甚是合理,朕这就命人去安排,等到可汗一行回西域的时候,让一些高手匠人与可汗同行。”

大唐的建筑和工艺成就一直为回纥所仰慕,听闻德宗天子如此慷慨,怀信可汗大喜过望,又道:“这次我们来,还带来了两对汗血宝马,赠送给皇帝陛下,希望这两对马能带着皇帝陛下驰骋纵横大唐的广阔疆土。”

汗血宝马在中原历史上可谓名声远播。汉武帝元景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无意中得到了一匹汗血宝马,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为了得到更多的汗血宝马,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的种马。但大宛国王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又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行军4000余公里,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初战不利,退回敦煌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

现在听说怀信可汗一下子就送来了两对汗血宝马,德宗天子喜出望外。

不多时,便有人将回纥所带来相赠的物品都送到殿前来,请皇上一一过目。只见数不清的玉器宝石,香料兽皮等物,件件都是中原少见的新鲜物事。那四匹汗血宝马,体态高大,四肢修长,一对毛色淡金,另一对却是纯黑色的,殿上文武百官见了无不赞不绝口,一时间殿中充满了歌功颂德的赞誉之辞。

德宗天子更是高兴,款待怀信可汗也越发殷勤。不多时,按照预先安排,在麟德殿安排下款待的筵席,怀信可汗的所有随从都是座上宾,王室宗亲、四品以上大臣都在座相陪。筵开玳瑁,宴设芙蓉,丝竹纷纷,弹唱娱耳,说不尽的繁华热闹。

一时间饮宴完毕,宾主尽欢,太子李诵又代表德宗天子,将怀信可汗一行送至鸿胪寺早就安排下的鸿胪客馆歇息,又是一阵扰攘。

等到唐朝派来的人都纷纷走光了,屋子里只剩下怀信可汗和若干亲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