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185

第185章

众人推杯换盏,陪酒的姑娘们你唱个小曲儿、我奏一段古琴,一时也热闹非凡。

容若另一侧坐着的恰好是刘禹锡,她想了想,便向刘禹锡开口道:“久闻刘大人诗才横溢,没想到今日却借王大人做寿见到了。”

刘禹锡一怔,没料到她会如此说。

原来,刘禹锡虽然颇有诗名,但在此时此刻却还并不像在后世般声名显赫。他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大部分出于日后遭贬后的颠沛流离际遇,而此时还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自然就少了些恳切。况且武容若的父亲武元衡本来就是一位名声显著的大诗人,在同是唐朝人的张为所做的《诗人主客图》中,武元衡被奉为“瑰奇美丽主”,地位还在刘禹锡之上。所以刘禹锡听武容若说出钦佩他诗才的话,未免不是十分相信。

可是出于礼节,刘禹锡还是谦逊地笑了笑,问道:“不知道武姑娘欣赏哪一首?”

刘禹锡脍炙人口的名句,容若颇能背上来几首,可是诸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句,想来只有经过离乱的人才能写出,未免不合刘禹锡此时的年龄。

想到此,容若便答道:“刘大人有一首《秋词》,云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别出机杼,令人读之忘忧。”

刘禹锡心头一震。这首诗一反秋词伤秋悲秋的调子,颂秋赞秋,原是他的得意之作。可是却不入时人之眼,虽然写出已有两年,却并未广为流传,没料到今日竟然在这个少女口中吟诵出来。这才始知少女刚才所说钦佩他的诗才并非虚言。

刘禹锡心中不免感动,抱拳道:“多谢武姑娘赞誉,刘禹锡惭愧。”

二人就此聊开去,也甚为投机。容若对诗词歌赋的认识,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检验和提炼的,自然字字句句都切中要害。刘禹锡越听越是惊讶,越想越是佩服。旁人见了,也纷纷加入他俩的谈话中,气氛十分热烈。

其中只有程异,因为他本来就是官居监察御史之职,职责便是监察官员是否言行有亏,时间长了自然也养成冷眼旁观的习惯。容若刚随洋川王进来,他心中便觉得不妥,现在看容若和这些人渐渐熟络起来,大家虽然在谈诗论文,可说的话既然多了,言语之间自然免不了略略牵涉到朝政,又想到容若的父亲和自己这些人对朝政的意见相左,更是如坐针毡。

他终于忍不住轻轻咳了一声,向容若问道:“武姑娘,武大人近日可好?”

众人听到他提起武元衡,心中都是一惊,本来谈得兴高采烈一时忘形,也都清醒过来,各自收声。

容若心中雪亮,目光在程异脸上一转,轻笑道:“家父身体还康健。至于其他的,原也不是我这当女儿的关注得到的。”

程异凝视她:“可是武姑娘见识卓绝,岂可只限于闺阁?”

容若仍然微含笑意:“各人理想不同。再者,每个人也是独立的个体,自然各人对各人的言行负责,这和父子亲疏无关。”

程异一怔,没料到竟然听到这样的言论,只得道:“都说父子连心,怎么与亲疏无关?”

容若又笑道:“如若父子必须一脉相承,又怎么会有汉武帝的轮台悔过和思子宫呢?”

程异顿时语塞。

汉武帝是历史上公认的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强势、专制甚至残暴。他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变更制度、开疆拓土、征伐四夷,甚至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五次大规模对匈奴用兵。而他的儿子太子刘据性格的突出特点是仁慈、敦厚、柔弱、温和、谨慎,不懂帝王权术,如果当上皇帝,他必然施行仁政、改善民生、爱惜民力,减轻人民负担,反对穷兵黩武,减少对外战争。由于这样的根本思想的冲突,导致父子最后反目,汉武帝以“巫蛊”名义欲废太子,刘据举兵反抗失败后自杀。汉武帝到了晚年,深自愧悔当年作为,下“罪己诏”进行“轮台悔过”,修“思子宫”,追思刘据并为他平反。

眼看程异无言以对,王叔文急忙上前解围:“师举(程异的字)多喝了几杯,言语唐突,武姑娘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