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13632900000012

第12章 如何在社交中调整好心态(5)

如果你感觉焦急,就应设法确定你恐怕丧失的是什么一一是不是别人的爱和照顾?是你对境况和对自己本身的控制?还是你自己做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想一想有什么能帮助你防止损失,或帮助你准备应变。不要因为想来太可怕而把它撇开。躲避你所怕的事,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问题更难解决。

愤怒

被人得罪了,人们往往会发怒。你发怒的时候,要自问:“谁得罪了我?怎样得罪的?我对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我本来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说呢?”

倘若有人触怒了你,立刻对他讲明,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歉意而仍要和你继续做朋友。

内疚

愤怒不能适当发泄,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他就发生内疚而对每二件不顺心的事都归咎自己。例如他可能以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他期望太高而愤恨他们。

你怎样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忿怒,而忿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忿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一切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都必须等它消了才会好。动感情是消耗精力的。

如果我们把精力花在驱除不愉快的心情上,便不会有精力剩下来应付生活本身的需要。

凡事有度

在社交中,人们都渴望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实现社交的目的,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讲究应酬礼仪,还应注意社交中把握分寸。

不要过分开玩笑

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过度的玩笑常常会适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后果发生。

那么,这个“度”应如何掌握呢?

(1)要根据说话的对象来确定。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大度豁达,有的则谨小慎微。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开玩笑就要因人而异。

对于性格开朗、宽容大度的人,稍多一点玩笑,往往可使气氛活跃:

对于谨慎小心的人,则应少开玩笑:

对于女性,开玩笑要适当,对于老年人,开玩笑时应更多地注意给予对方尊重。

从总体上说,就是要看说话对象的特点和承受力如何,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为准。

(2)要根据说话对象的情绪来确定。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当说话对象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时,情绪就比较低落,这时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如在这时去和对方开玩笑,弄不好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幸灾乐祸。因此,开玩笑应选择在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时,或是在对方因小事而不高兴,并能通过笑话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时为好。

(3)要按说话时的场合、环境来确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如别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时,开玩笑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工作;在庄重的集会或重大的社会活动场合,开玩笑会冲淡庄重的气氛;在一些悲哀的环境中,如参加追悼会或去探望病人时,不宜开玩笑,这样会引起人们的误解。此外,在大庭广众之前,也应尽量不要打趣逗笑。

(4)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风趣,情调高雅。切忌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时,还要忌开庸俗无聊、低级下流的玩笑。开玩笑的内容应带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开玩笑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从中收到积极的效果。

不要乱起绰号

绰号即外号,它是根据别人的特点而人为产生的。有的绰号,如称中国女排名将郎平为“铁榔头”。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等,这是一种带褒义的美称。这是包括本人在内都乐于接受的。但是有的是针对别人的生理缺陷而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这种专揭别人短处的绰号一定要忌起。

不要随便发怒

在社交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

(1)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它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

(2)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交。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它在社会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

首先,遇事要冷静思考。

其次,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尊重他人,事实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

不要恶语伤人

恶语是指那些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这些语言和现代文明极不相称,必须予以杜绝根除。

在社交活动中,为避免恶语出现,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从自身做起,避免恶语伤及他人。

二是临时回避,给对方以冷静思考的机会。有时,在对方脾气一触即发,可能会以恶语伤害自己时,最好回避,使对方找不到发泄对象,并逐步消火。这虽是对对方的一种“妥协”,但它可证明自身的修养,也给对方以冷静思考的机会。这对双方都很有利。

三是及时沟通,以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对有些人来讲。恶语有时很难避免,这就要分析恶语的原因,最好的办法,是在事情发生或有苗头之后,双方坐下来进行思想交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指导原则,借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或矛盾,避免恶语的再度出现。

不要飞短流长

人际交往,贵在一个“诚”字。那种在背后叽叽喳喳、飞短流长的做法,不仅会破坏同事之间的团结。伤害朋友之间的情谊,严重的甚至会酿戚社会的不安定,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低下。因此,在社交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干涉别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只要它不违背社会法律和公众道德,不损害他人利益和侵犯他人权利,这种隐私权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2)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捕风捉影,无事生非。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其结果是搅乱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这是一种心理不健

康的表现。甚至是道德败坏的表现。

(3)不要传播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是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它可能有一定事实,也可能毫无事实根据,但传播者一般都对此不负责任地添枝加叶,以讹传讹,越传越离题,从而形成对人有攻击性的“风波”或“新闻”。

(4)对朋友的过失不能幸灾乐祸。当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一定的错误或误入歧途时,作为朋友,不应熟视无睹,幸灾乐祸,甚至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而应该善言相劝,指点迷津。帮助他迷途知返,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欧美的商人中,千百年来流传着一条所谓“黄金法则”。据说这条法则威力无比,十分灵验;遵循它,运用它,就可以建立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协助,逐步登上成功的高峰;无视它,违背它,人们就会陷于孤立、贫困和悲伤,甚至会造成世界性的悲剧。因此,许多人都把这条法则称为“人类行为的伟大法则”、“一项永恒的法则”、“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是“金字塔的最高点”……

那么,这条带有神秘色彩的“黄金法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法则呢?美国巴比伦成功学院的创办人史蒂夫先生所揭示的“黄金法则”的奥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为这条法则加了注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由此可见,这条黄金法则的实质内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我们可以一字不差地从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找到它的根。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本来就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传统格言。

构成黄金法则的古老格言,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它确实可以说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对这个法则往往笼而统之地理解为:好人好事有好报,坏人坏事得恶报,而没有把这种回报效应深入贯彻在具体细致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个有好心的好人未必不被别人挑毛病、泼冷水。当别人误解或攻击自己的时候,也未必不责怪反击对方,以牙还牙,争占上风。有个现象很怪,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是不讲文明,没有礼仪的责骂争吵却是随处可见。此起彼伏。要知道,那些争吵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好人。并非歹徒!当然,争吵分两种。一种是原则性之争,不得不应战;一种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谁无意中踩了谁一脚,或撞了谁一下,一个不肯道歉,一个不依不饶,这就吵起来了。实际上,遇到原则性之争,却很少有人争辩。凡是动不动就争吵起来,恶语相向的,哪有什么原则性可言?大都是小来小去而引发的大吵大闹。虽说会使某些人觉得有趣,凑近来围观,但究竟不是文明之举,何必要在这种场合一逞豪强呢?

听说深圳人很少争吵。他们为什么比较文明?依据尚嫌不足,但“时间就是金钱”是因素之一,吵架花时间等于花钱,他们不干。忙于工作的人哪有闲工夫吵架?据说西方人是更珍惜时间的,即使你把他撞个跟头。有的人还会爬起来向你说一声:“对不起”,好像是他撞了你似的。瞬间之内,矛盾消解。各走各的;或是借此相识,交了朋友。有句成语叫“无事生非”,看来是忙是闲对人的表现是有影响的。可是息事良方、文明交往若要全靠没工夫争吵,这恐怕是建筑在沙滩上的精神文明。我们只有真正理解和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与关系中学会有效交流,移情交流,做到善解人意,这才是可靠的做人处世的精神文明。

了解他人与移情交流是相辅相成的。“移情”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设身处地的含义是具有参与他人思想感情的能力。意识到“我也会有这样的时候,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这是设身处地、移情交流的前提。这种意识和能力是一个深刻的应酬心态的转变,是一种真正的应酬本领。它会把自己和他人拉得最近,并能化解许多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在说话办事之前,最好稍作停顿自问“我了解对方吗?他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别人对我这样,我会有什么感受呢?”

难得糊涂

清代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一直被一些人视为座右铭善加珍视。板桥先生表达的是一种对时政的愤懑心情,颇有无奈何的心态。但在应酬圈中,“难得糊涂”却极有实用价值。

人们在社交中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人人都希望在某些方面至少也要在一方面超过别人。以引起别人刮目相看,即不希望对方不停地炫耀自己。又不希望被别人揭短。总之,不希望比别人低三分。那么,较为熟识的人在交往中,因为“知根知底”。如果不“糊涂”一点,在言谈举止中,难免会不知不觉地“犯忌”,惹对方恼怒,甚至引出不必要的是非。

“忘记”自己

对自己的才能、成就“念念不忘”,总是挂在嘴边,动辄就“我曾经……”、“我已经……、“我是……。特别是对你的这些情况已有所了解的朋友之间这样说。人家就会认为你太爱炫耀自己,故意显出高人一等,容易遭人妒恨,甚至故意在以后的交往中刁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