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13632600000065

第65章 趣味养生保健(1)

有兴趣愿意去干,有兴趣愿意去做,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身心的生理机制,使内分泌效应都向良性的健康方向发展。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离、退休之后,适当地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对心身的健康都大有裨益。此有兴趣的、对身心都有益处的活动,也可称作“趣味养生法”。

趣味养生的最大特点是:自己有兴趣愿意去干,有兴趣愿意去做,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身心的生理机制,使内分泌效应都向良性的健康方向发展。趣味养生内容包括很多,如:垂钓、养花、园艺、唱歌、吟诗、听音乐、写作、书法、绘画、剪集报纸、阅读、摄影、旅游、棋类、社会公益活动……各人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项目去做。

§§§第一节交往与健康

1.多交往益健康

多交往即指在生活中要多与同事、家人、邻居有工作之外的交往。有学者研究表明:不愿意与人交往、不与别人交往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郁症、常会有孤独感,还会表现为性格怪异、体乏无力、内分泌及神经功能失常,脑细胞活力也会随之下降,到老年患上老午性痴呆的可能性也最大。

美国疾病检查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亲近的人、或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多交往能够延长生命和增强健康。研究人员整理了1.9万份调查表,被调查者不仅回答了健康与生活方式问题,而且也回答了有关自己与别人的交往情况。科学家们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善于与朋友和家人交往的人较少生病。

2.聊天益健康

在社交活动中与别人交往离不开聊天,聊天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人们通过聊天,既能够从中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又能够保持大脑的活力,增进思维的敏捷,因为语言的表达是大脑的思维产物。还有,通过聊天还能够消除忧愁、解除烦闷,使自己的不良心境转移,从而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促进机体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和酶。再次,通过聊天还能够扩大社会的交往面,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生活就好像在一个水桶之中,我们在里面敲打桶壁,希望有人会听见我们的声音而有所回应。”与人聊天互相间的感应性很强,便可起到此回应式的回报。至于聊天对象的选择,能够选择同龄人,也能够选择年长者、更能够选择年幼者,只要与自己能谈在一起的人都能够同他(她)们聊天。聊天的内容,要多谈向上的、良性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切忌聊那些惹是生非、令人烦恼生厌,及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话题。

3.助人益健康

在与人的交往中要能够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不仅属社会道德的范畴,而且与保健身心也大有裨益。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专家,曾对某一特定地区的2700多名居民进行了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别人融洽相处,乐于助人的人,其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明显。河南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家,曾对80岁以上老人进行过长寿原因及养生之道的调查,发现他们共同特点是:乐于奉献、热情助人。

医学界在解释助人益健康的机制时认为:出自内心的热情助人的人,其心里常会有一种快乐观、愉悦感,此情绪可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为此,有学者认为:古今中外,能为别人着想、能热心助人的学问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在帮助别人时,温暖的不仅仅是别人的心;同时,也在温暖着自己的心;帮助别人亦是保护自己。

4.异性交往益健康

在于人的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异性交往,从养生的角度讲:正当的异性交往有益健康。世界本身就这么奇妙,有男有女才是世界,倘若,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区域内长期都是同性生活而没有异性,生活常会显得单调乏味,人们也会变得懒散、随便、情绪低落,人们的健康也往往会因此而受到伤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林兰博士曾对100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证明: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从自己的异性朋友那里找到安慰,这点,对健康尤为有益。有学者研究表明,同优秀的异性交往,会促使体内分泌出一种快乐荷尔蒙——脑内吗啡,此物质对人的健康最为有益。

在与异性交往中一定要做到,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但更应做到热情而不失分寸,亲密而保持距离,关心要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可建立起异性之间长久的相知和支撑的精神友情,才可显现出各自的高尚品德与人格,才可使身心得以健康而免其弊乱。

§§§第二节听音乐与健康

1.听音乐益健康

优美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多益处,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愉悦作用喜乐是音乐的主旋律。人们听音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愉悦身心。在听完一曲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旋律流畅的乐曲后,常常使人轻松、愉快、而使忧郁、苦闷、焦虑等负面情绪荡然无存,从而起到宽胸解郁之作用。

2.养性作用中国古人所说的“养性”与现代所讲的性格培养、个性修养相吻合。常听高雅的音乐,听节奏较慢、雅静的音乐,可使人的性格变得不卑、不亢、不急、不躁,而显得文雅、平静。

3.激励作用有些乐曲能激发人的激情,使人变消沉为振奋、变沮丧为昂扬,进而收到振奋人心、激发向上的目的。

4.安神作用缓慢悠扬的旋律与柔绵婉转的曲调,多有安神宁心、镇静催眠的功效。听后可使人消除紧张,有宁静、馨香之感而对烦乱、躁动、不安,有良好的平静作用,更可催人很快地进入梦乡,这类曲子又称“催眠曲”。

5.治病作用音乐疗法可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应激反应。如:大脑功能障碍、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功能性心脏病、精神病,以及胃炎、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肿瘤、脑外伤、脱发、老年痴呆等疾病。

2.听音乐治病举例

早在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就在《史记·乐书》中写道: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正心也”。

魏晋时的阮籍在其著作《乐论》一文中指出:“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人,天地交泰,……故谓之乐也。”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他曾因政事忧伤成疾,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辞官在家学习弹琴,常常陶醉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之中,疾病慢慢地好了。欧阳修深有体会地说:“久而乐之,不知其疾在体也。”

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患者听一首旋律优美、节奏舒缓适中轻快的小提琴演奏曲,能使血压降低10~12毫米汞柱。

美国纽约圣约瑟医院的132个病例报告说,在运送心脏病人的救护车上播放轻松的音乐,可使病患者的死亡率大为减少。

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指出:常给胃溃疡病人听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对康复有奇妙独到的效果。

还有报道说,1975年美国音乐界知名人士凯·金太尔夫人患了乳腺癌,病情不断变化,其父亲便常用钢琴为她弹奏一些乐曲,结果,两年之后,她战胜了乳腺癌。康复后,她以极大的热情参加音乐治疗工作,带着吉他和动人的歌曲走遍全国,帮助癌症病人战胜顽症。

还有报道说,音乐对假性老年痴呆有明显的疗效,老年人常听旋律优美的乐曲,能推迟大脑的衰老,唤回失去的记忆。

还有报道说,产妇在产程中听音乐,能促进顺利分娩;外科手术时听音乐有明显的止痛作用;食欲不振之人,常听音乐,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留心力不集中、言语表达有障碍的儿童,常听音乐对改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听音乐还可启发人遐想、启迪心灵,开发智慧。

因为音乐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及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音乐治疗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国内外相继开展起来。

3.音乐保健治病原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音乐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有着广泛的影响。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后,首先对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发生效应,发挥出调节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新陈代谢系统的功能。

常听悦耳的音乐能增加脑内阿片肽的分泌;促进一些酶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有益于健康的激素的分泌;提高体内生物的活性;调节血液循环和活化神经细胞;能使胃蠕动变得规律;使胃液、唾液和胰岛素的分泌相应增加;还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4.听音乐的方法

听音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为并非所有的音乐均有益于人体健康,凡音响超过85分贝的音乐,则对人体有害。因此听音乐时的音量应掌握在70分贝以下。每次听音乐如为治疗疾病用,通常每次以30~60分钟为宜,每天以听3次为宜。

还应做到,在聆听乐曲前,最好能了解乐曲创作的背景、内容大意、曲调风格、表现意境及其寓意;在乐曲的选择上还要考虑到个人爱好、欣赏水平、文化传统、各自的病情、情绪等因素,这样会提高音乐保健治病的效果。

就通常的保健与娱乐而言,可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紧张程度,选听合适的音乐。例如,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后,听一听节奏明快、优美的轻音乐,能使你的神经会很快松弛下来;当你精神不振时,能够听节奏感强、富有激情的音乐,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倘若刚做完体力劳动、感到疲劳时,可听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音乐,以消除疲劳。逢年过节、尽情娱乐之时,如听音乐也不可长时间地听节奏感较强、噪声过大的音乐,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第三节唱歌与健康

1.唱歌有益身心健康

人们都知道,生活中没有歌声,就像春天没有鲜花一样。唱歌能调节情绪,陶冶性情,消除紧张,解除疲劳,发泄郁闷滞气,振奋精神,使人心情舒畅,乐观向上;唱歌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对身心健康最为有益。美国马里兰大学麦克密克教授发现:职业歌唱家的寿命比一般脑力劳动者要长一二十年,而且外貌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2.唱歌的保健机制

歌唱时能促进大脑发生脑内阿片肽;歌唱时能调节植物神经,使体内激素的分泌趋于良性或平衡。

歌唱时能使肺活量增大,呼吸深长;歌唱时心脏功能变强,横膈肌收缩有力。通常,人们的心肺功能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但经常唱歌,则能使人的心肺功能延缓衰老。

歌唱时能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健康人平时心脏每分钟输出血液约3~5公升,唱歌时心脏每分钟输出血液可达20公升。

歌唱时多采用胸腹式呼吸,这对胸腔和腹腔的器官可发生交替式的按摩作用,不仅可增强心脏的功能,还对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畅通、肠胃功能的增强,新陈代谢的促进等都有益处。

3.哼唱有益身心

哼唱,即小声地、漫不经心地轻声哼唱歌曲、乐曲,或者任何别的带节奏、旋律的东西。它不要求方式方法,不需要具备音乐素质,不讲究艺术性,完全是自己随心所欲下意识的感情流露。

倘若下意识的哼唱上升到有意识的哼唱,久而久之,也会对身心大有好处。其保健作用能使自己消除紧张焦虑心理,能使自己心气平和,能调节植物神经,能发生脑内阿片肽,能使寂寞的生活充满快乐。

倘若是一个不会唱歌、不善交际的人,不妨在生活中常常哼唱一些自己愿意唱的、发自内心的东西,这对心身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人们常说:“是戏不是戏,自己取乐意”便是指此而言。

§§§第四节书法与养生

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更是一种高雅实用的养生文化。

1.书法益养生

书法益养生已被古今的书法家所证实。在历代的书法家中,健康的长寿者能够说很多。如:唐代欧阳询活了85岁、虞世南活了89岁、柳公权活了88岁;明代文嘉活了83岁、董其昌82岁;清代时敏活了88岁、王石谷活了85岁、梁同书活了93岁;近代书法家孙墨佛活了102岁、苏局仙活了10l岁;现在仍健在高龄书法家也比比皆是。

2.书法的养生机制

从生理方面讲,练习书法要有正确的姿势,要做到头部端正、两肩齐平、胸背直张、两脚平放在地,写字时通过运动手、腕、肘、肩部及腰、腿、脚暗劲的发挥,从而使全身从头到脚、从肩到手的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也相应地促进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很多有经验的书法家,其书法的写作过程,就像练气功、打太极拳一样,会使身体得到锻炼。

从心理方面讲,习练书法和欣赏书法作品有移情性的作用,久而久之习练书法便会起到陶冶情操、调心养性的作用,能驱除不良情绪,能改善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功能,对神经功能紊乱有很好的调整作用。由此,学练书法可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

总之,学练书法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是一种有趣有益的养生活动。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孙墨佛老人曾说过:“写字能养神、长寿,每天写上2个小时的字,会令人心旷神怡,久而久之身心受到良好的调整和锻炼,自然就能保持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