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13632600000064

第64章 中老年四季养生保健(11)

据日本医学界的研究,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的人比睡眠充足的人更易罹患癌症。据澳大利亚科学家分析,夜间是体内细胞裂变的高峰期,夜晚不睡觉,机体就难以发挥免疫功能的监视作用,而使癌细胞在细胞分裂中发生,而正常功能的细胞的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因而经常熬夜,会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突变,发生癌细胞。

澳大利亚的布朗博士还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将流感病毒注入小白鼠体内,在感染后的7天内,把这群注人流感病毒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为阻止睡眠鼠、一组为不阻止睡眠鼠,结果发现阻止睡眠鼠的抗体反应减弱,肺部病毒增加近一千倍;而不阻止睡眠鼠,注射入体的病毒不仅没有扩散还被全部清除。所以说充足的睡眠是预防病毒感染的特效药。德国免疫学专家赫尔曼·盖森也曾说:“很多‘着凉感冒’现象正是因为缺乏健康的睡眠才出现的。”

德国免疫专家赫尔曼·盖森博士指出:“身体在进入睡眠的最初几个小时内能得到最佳的休养效果。在睡眠中,并非所有身体功能都停止了运作,或者缩减到‘微火’状态。相反,当我们睡着时,有些功能,尤其是免疫系统才真正地活跃起来。睡眠能弥补白天耽误的免疫操作。只有当人体处于安静放松状态时,免疫细胞才能全力以赴地高速工作。由此说,睡眠不仅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休息阶段,而且更是生命的疗养期,疾病的恢复期。”

§§§第二节睡眠与褪黑激素

现在医学研究证明:机体的褪黑激素是机体内分泌系统“总司令”,它控制体内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从而间接地控制着机体的全身机能,对机体的保健与衰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褪黑激素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功能有如下几条:

1.保护细胞防止病变

因为褪黑激素很容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的功能与代谢,因此,能够担任保护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任务。倘若机体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受到损害,可能导致癌变;要是血液中有足够的褪黑激素,人就不容易患癌症。

2.抗衰老,推迟老化的作用

倘若机体中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应地减少,以至体内各器官需要的褪黑激素的供应不足,此时,人体就衰老得快。

3.增强免痰功能

机体内褪黑激素充足,机体的免疫功能就强;反之机体内褪黑激素不足,免疫功能就减退,容易感染细菌和病菌所致疾病。

4.其他

褪黑激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清除导致机体衰老的氧自由基。褪黑激素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国外有研究报道,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生,也与褪黑激素的减少有关。

科学研究证实,在人的颅底一个小小的隐窝里,隐藏着一个腺体,称为松果体。松果体在黑暗的夜间睡眠中分泌褪黑素,而在白天或有光照的条件下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所以说,夜间香甜、沉稳、充足的睡眼是保证机体褪黑激素分泌充足的最有效手段。

现在,虽有褪黑激素的人工研制产品问世,但还只是在起步阶段,什么样的人适合用,怎样用,用多大剂量,使用后对全身各系统有何影响,有什么副作用,都是尚待医药科学研究解决的问题。再说,任何外力的作用,都不如调动自身的潜能为好。而增加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能让褪黑激素在机体发挥最大的作用,最经济实用,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就是保证每天晚上有个沉稳、香甜、充足的睡眠。这一点,中国古人早有深刻的体会与认识,“不觅仙方,寻睡方”便是真实的写照。

§§§第三节睡眠要领

1.人一天应睡多少小时

对于通常成年人而言,每天应睡8小时左右:对于8~12岁的学龄儿童每天应睡10小时;对于学龄前儿童每天应睡12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只是个大概参考数,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只要睡醒后神清气爽,体力恢复,精力充沛,便是每个人每天应睡的时间,这需要各自去体验、总结。睡眠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机体的健康。

2.什么时间为睡眠的最好时间

按照生物钟学说,人每天在晚上的22时至凌晨的6时为最佳的睡眠时间。午睡可因人而异地作为适当的补充。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体内的各种生理激素与生长激素在夜晚22点至凌晨2点的熟睡过程中分泌的明显增多,在这段熟睡时间中其造血效率可收到100%。有经验的农民也会知道,庄稼瓜果的长势全在夜晚。

3.勿睡“回笼觉”

早上醒来后,不要再次入睡,应准备起床。因为早上醒来以后的“回笼觉”,机体只是在睡眠和清醒之间徘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睡眠。睡回笼觉,只能是起床后昏昏沉沉,没精神,显得没有睡醒的样子,睡回笼觉会造成气血不畅,免疫力下降,对机体毫无益处,因此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第四节预防失眠

睡眠最大的障碍是失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20%~40%的人曾经历过睡眠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在都市人口中,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有失眠的体验。

防治失眠,必须找出失眠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失眠原因:

1.由疾病导致那么治好疾病,失眠也会好转。

2.由环境不适导致那么改变对有益睡眠的环境,也就不会再失眠。

3.由饮食导致那么只有做到睡前不喝浓茶、不喝咖啡,也别吃得太饱,更别饿着肚子去睡,那么也就不会有失眠。

4.由白天过度体力劳累导致那么在白天不应劳累过度,应劳逸结合,晚上也就不会有失眠。

5.由药物导致那么在睡前尽量不服用对睡眠有影响,兴奋大脑的药物,失眠也就不会发生。

6.由用脑过度导致那么就应该养成科学用脑的习惯,并做到在晚上应避免脑力工作使大脑放松,那么也就不会有失眠。

7.由心因性导致也就是说失眠是由心理因素与情绪所致。如睡前紧张、焦虑、忧愁、兴奋、操心等诸多因素,这类失眠在临床上最多见,也是最难治愈的失眠。这类型失眠只有从心理因素与情绪调节上下手,才能够做到从根本上的解除。下面就举个真实的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个很精明、负责的人,给一个富商家里当总管,因为他干得很出色,这位富商对他也很好,待遇也优厚。但突然有一天。这位总管向富商提出辞职,理由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怎么也睡不着,富商挽留再三也留不住。辞职后他便回到了老家农村务农,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富商很想念他,便去看望。在离村子不远的庄稼地旁的大树下躺着一个人,富商走进一看,原来就是他要看望的总管在呼呼大睡。富商走上前,将他推醒,不解地问:“你在我家铺得厚,盖得暖,房间也很舒适,你都说睡不着,怎么在草地上你睡得这么香呢?总管回答:“在你家操持的事太多,我的心怎么也放不下来,躺在床上,就是怎么也睡不着,回家后,虽说劳累一些,但一躺下,就睡得很香甜。这不,刚干一会,躺下就睡着了。”

看来,防治心因性失眠,解铃还得系铃人。佛家有云:“放下心来,便是真悟。”对预防心因性失眠也只有“放下心来”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放下心来”对于常人来讲,谈何容易,因为尘世上的功名利禄,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悲欢离合、七情六欲,每个人又都在时刻经历,这都是造成放不下心的根本原因,也是造就心因性失眠的根本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心因性失眠,要求人们尽量把世事功名利禄看淡些,把悲欢离合看开些,把握住自己的七情六欲,能真正地做到“随时处顺”,对稳定情绪,平静心态都大有益处。

此外,做到生活规律,按时睡眠,睡前散步,热水泡脚,气功静坐,脚底的按摩,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失眠,也有助于全身机体健康。

下面再介绍一种改善睡眠质量,预防失眠的小秘方。此秘方为台湾“人本自然身心灵整体调理中心”的开创者吴佩琪医师所创编,其方法如下:

①仰卧在床上,先用力握紧拳头,就好像是用力握着橙子要挤出橙子汁一样,感觉整个手臂肌肉紧绷僵硬到极点,然后再迅速放开拳头,此时你就会有放松的舒畅感。

②经过如此反复的双拳握紧和放松的交替运动,你会感觉身体愈来愈轻松了。其次再配合腹式深呼吸,并想象吸气时,腹部像气球般慢慢鼓起来;然后吐气时,再像气球慢慢放气一样,尽量让呼吸愈来愈长,同时用意念暗示自己:“你会愈来愈放松,会很快平静下来,会很快进入香甜美好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