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创造性的眼光,可以使员工摆脱本行业的条条框框,接受其他领域中的优秀思想,当你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时,创新的智慧常会让你得出独到的见解,再加上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必然让老板对你大为信服。
如何摒弃保守的思想,训练自己充满新意的工作理念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交功课。就像老师要学生做作文,迫不得已学生只好创作。工作同样如此,如提交业务拓展计划,是强迫你不能因循而要创新的捷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创新成绩是“逼”出来的。但员工在积极创新时,应注意物极必反。过分的标新立异是令人生厌的事情。
有一些刚开始工作的人,为了引起老板的注意,常常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引来了别人的非议。
成就事业心得
作为一名员工,当你准确地认定自己的工作时,你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作能力,突破制约你成功的瓶颈,飞上枝头变凤凰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有勇气不蛮干
一个人工作除了需要具备真正的使命感外,还需要胆识。
胆识是一种更新的能力,它能辅助我们去做某种说不清何种原因使我们在本能上感到害怕的工作和事情,它可能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到的事,如失败、被人嘲讽或不敢独创而退缩,等等。
我们常常将胆识与勇敢挂钩在一起,但勇敢更多地可能表现为生活在危险状况时而自然产生的非同寻常的个人反应;而胆识则是我们每个人具有、每天都要用到的一种品质,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行动,我们就会比以前有更大的进步和创新。
为了达到目的地,我们常常要运用自己的胆识去发现我们目前的处境,无所畏惧,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开展业务、开拓处女地或是单纯地学习一项新的改造技术,都需要我们的胆识,胆识来源于坚强的信念,不仅可以取得成功,而且有保障取得成功。
假设你现在要开始自己的业务,你就在卧室里安上了传真机,印好了你的信纸信封,分发了很多小传单,向潜在的客户送出了上百封信函,但一切都是白费工夫。于是你决定把与客户见面当做下一个步骤,你给潜在的客户打电话,但每次都是半途而废。即使你遇到了成功的机会,也会特别紧张,说话不得要领,为自己冒昧的电话而抱歉,无法获得见面的机会。
为什么呢?因为怕被人拒绝、被人瞧不起的恐惧使我们退缩。想象中的失败感超出了想象中的成功感。而要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需要胆识,需要毅力,需要确定的目标,需要对成功的坚定信念,并一心致力于目标,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放弃。
生活中要战胜的最主要的恐惧是对失败本身的恐惧,失败既然已经发生,就要从中吸取教训,失败并不能证明你总是要走向失败。
现代最伟大的高尔夫球手杰克·尼克洛对一个从事这项运动的青年职业球手说,他永远不会忘记,他失败的次数远远超出成功的次数。
失败是进步曲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失败只是意味着我们做得不对,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事。
考察一下成功的推销员,高销售额的推销员的一个共同之处是,只有在有了六七次接触之后,他们才开始与人约见并卖出产品。这些推销员并不是什么幸运者,他们只是具备了充分的信心与积极创造有利行动的胆识,战胜了被人拒绝的恐惧心理。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敢冒险,只求稳妥。
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重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冒险以及成功的可能之后才采取的行动。
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有这样一个人,头脑聪明,机智灵活,如果把他的成功和失败画成图形,那看起来肯定像阿尔卑斯山那样起伏不平。
他乐于冒险,在飞机上同邻座的陌生人谈了一会儿话之后就给某个工程投资50万元,这一工程像火箭一样升得快,但后来却像枯草那样垮下来。他曾坐着雇有司机的劳斯莱斯轿车到处兜风,但有一天他跑去向朋友借车,因为他已没有钱购买从芝加哥到底特律的车票。
他这样不是敢作敢为,是蛮干。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下,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
这常常是明智的劝告,但身为作家兼牧师的威廉·埃勒里·查定却这样说道:
“有时……敢作敢为最聪明。”
成就事业心得
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重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冒险以及成功的可能之后才采取的行动。
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做那种必须飞起来的“大黄蜂”
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许多人在无意间灌输了你许多“不可能”的思想,但请你把这些种种的“不可能”完全抛开;再一次明确地告诉自己,生活和工作中,未来是永远充满期望的!
在自然界当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曾经有许多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社会行为学家,联合起来研究这一种生物。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的;而大黄蜂这种生物,却正好跟这个观点恰恰相反。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是出奇的短小。依照生物学的理论来说,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
但物理学家的论调则是,大黄蜂身体与翅膀比例的这种设计,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同样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简单地说,大黄蜂这种生物,根本不可能飞得起来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却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甚至,它飞行的速度,并不比其他很多能飞的动物来得差。这种现象,仿佛是大自然正在和科学家们开一个很大的玩笑。
最后,社会行为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答。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生物学”与“流体力学”。
每一只大黄蜂在成熟之后,本能就让它很清楚地知道,它√定要飞起来去寻食,否则就必定会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设想,如果大黄蜂能够接受教育,学会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而且也了解了流体力学。根据这些学问,大黄蜂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与翅膀的设计,完全不适合用来飞行,那么,这只学会告诉自己“不可能”会飞的大黄蜂,你想,它还能够飞得起来吗?
听游泳教练三年的课程,可从没有下水,是否可以游泳了呢?当然不能。
又比如盐的味道,如果不让对方尝尝,只是说盐很咸,对方恐怕是不能领会。盐之咸与淡,一定要亲自尝过以后才能确知。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因为你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每个人都有能力茁壮成长,并随时改变自己。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空间在哪里?那就是你所能改进的空间。
一位商务经理告诉人们,他很重视“人脑的应急能力”。他的理论是,人有许多潜在的能力,到了紧急情况下也许能发挥出来。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中,这些紧急能力是潜伏不显的,但是热忱工作的人不容许这些力量潜伏不用,他们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这足以说明有些人的表现为什么总比别人强。他们懂得使用别人在紧急时刻才能激发出来的潜力。
你也许会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来反驳这些思想。其实,很多看似“不可能”的工作,困难只是被人为地夸大了。当你冷静分析、耐心梳理,把它“普通化”后,你常常可以想出很有条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