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09则年轻人必知的哲理
13627300000030

第30章

许多成功人士出席了一个慈善酒会,参加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千万富翁。

有一位在报社写专栏的作家捐了5万元,也作为嘉宾出席了酒会。

酒会上,在那些成功人士交谈之余,只有这个作家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没有人理他。一位自满得意的先生来到了他的面前,问:“请问你是——”他说:“我是一个专栏作家。”这个自满得意的先生听了,问:“那么你捐了多少钱?”专栏作家说:“5万元。”这位先生听了哈哈大笑:“你可能走错了地方,这里是千万富翁的俱乐部,我们都捐了100万元,而且我们都是成功人士。”专栏作家说:“我捐了所有财富的25%,而你们只捐了10%,请问谁更有资格呆在这里呢?”

这个自满得意的先生听罢,哑口无言。

记得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过一句话:“小不是美,大也不是美,只是由小到大才是美。”他提出了一个相对概念,凡事只有经过相互比较之后,才能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专栏作家要比千万富翁更富有爱心,更有资格出席慈善酒会。

在现今这个社会,我们常常以财富的绝对量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所谓的成功者就是“一览众山小”。其实,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社会背景、才智资本和机遇是不平等的,成功不可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譬如我们不能说一个打工者一年赚1万元或者一位教师教育了数以千记的学生是不成功的,相对他们个人而言,其成就感绝不会输给比尔·盖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应该是一次次对自己的超越,而不该以财富的绝对量来衡量。

钱多不见得快乐,权重更不见得快乐,快乐的指数与心灵的满足成正比。知足才能长乐,不知足永无宁日。快乐的人最富有,因为他拥有千金难得的东西。浅层的东西是为了虚荣,深层的满足是为了心灵。

在我们的一生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不满足,我们的心一直都在流浪、旅行,我们从来没有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永远不满足。

当还是个小小孩童时,我们就满怀羡慕和憧憬地说:“如果我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该多好!我就可以……”到了青春期,我们又说:“如果我是大人该多好……”长大之后,我们又说:“如果我能结婚该多好……”结了婚后,我们又说:“如果我有孩子该多好……”知足常乐是一项几乎不可能拥有的美德。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满足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求。

要想活得轻松一些,就得凡事豁达一点,洒脱一点,不必把一点点小惠小利看得过重,而要达到这种超脱境界,关键是寻求心灵的满足。如果一心想着个人享乐,贪恋钱欲、官欲,便无异于作茧自缚,不仅自己活得精疲力竭,还会危害他人。快乐若来自物欲的满足,是短暂而不幸的,物欲没有止境,人生就会永无宁日,为了无休止的私欲,注定得与四周环境为敌。而只有来自于心灵的快乐,才是永久而幸福的,才有宁静、恬淡、平和之感,才有欣赏良辰美景的内在之眼。

为浊富不若为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