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005

第5章 朔师的生产劳动

王家藩

我是1952年朔县师范师三班毕业后留校工作的,至1963年调出前历任教员、职员、生产科长、总务主任。在朔师工作的十多年间,自己多数时间搞后勤服务,因而对朔师当时的生产劳动印象颇深。

上世纪五十年代,朔县师范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参加校内所有劳动。特别是1958年大搞勤工俭学以来,学校的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基本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开垦荒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朔师校园南边是黄沙盖地,一片荒芜。学校就做出开荒的决定,提出了向荒滩要粮要菜的口号。全校师生积极响应,每天都有几位老师带领100多名学生扛着镢头,挎着铁锹,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歌儿,雄赳赳气昂昂地向荒滩进军。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几年下来,500多亩荒滩变成了良田。学校还大搞园田化建设,实现了树、路、渠三配套。田里种粮,种瓜,种菜,平常年景,光瓜果蔬菜就能生产20多万斤。蔬菜生产旺季,每个师生每天就能吃上3—5斤蔬菜。

二、修建牧场

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学校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在校园东南建综合牧场一个。牧场有平房60多间,用作办公室、仓库、作坊、畜圈、禽舍等。牧场有骡马6匹,耕牛2头,毛驴2头(拉水车用),鸡鸭鹅300多只,大小猪50多口,蜜蜂10箱。

三、兴办作坊

为了进一步改善师生伙食,缓解经费不足给学校带来的困扰,学校大力开办小型作坊。作坊有粉坊、酒坊、醋坊、豆腐坊等。作坊所用原料一部分由学校田地生产,另一部分由师生搞“小秋收”获得。一到秋收时节,学校就组织师生大搞“小秋收”,也就是到附近村庄的庄稼地里拾田。每年大约能拾到山药3万多斤,粮食1万多斤。山药磨粉,渣子和粮食做酒,做醋,做酱油,做酒精等,最后的残渣喂牲口。

四、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学校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师生大搞植树造林,树种很多,有小叶杨、大叶杨、钻天杨、松树、柏树、椿树、桃树、杏树、李树、枣树、苹果树(夏果、红果)、桑树、葡萄树、丁香树等,最多的是桃树和杏树,校园里到处都是。秋天果实成熟时,一遇风吹,树下会有很多熟透的桃杏,非常诱人,但路过的学生拾起来不吃,而是交回总务处,由总务处统一处理。学生为什么不吃,是受到当时学校纪律的约束。那个时候,各班每周都要开生活检讨会,犯了错误不好过关。那时学校学生管理主要是靠学生管学生,学生自己管自己。

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学校组织师生在南门外修人工湖一个,蓄水5千立方米,供师生游泳,养鱼。湖中还建了一个花亭,十分美观。

学校田地生产的蔬菜、粮食,牧场生产的肉类、鸡蛋等,校园生产的水果,各个作坊生产的产品都不外卖,全部用于补贴师生员工的伙食。即使在1960年前后国家困难时期,朔师的师生也没有挨饿。

朔县师范因勤工俭学搞得好,受到省教育厅的表扬,1960年全省勤工俭学现场会在朔师召开。朔师的农产品和小作坊产品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刘志英校长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举行的国宴。

那个时期朔师的生产劳动搞得热火朝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回想起来,心中仍有一股激情在涌动。

作者简介:王家藩,男,1929年4月出生,朔城区滋润乡小营村人,中共党员,1950—1952年在朔县师范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教员、职员、生产科长、总务主任。1963年调入朔县安子中学(县办中学)任校长,二十六年后任朔县师范党委书记。多次受到雁北行署、朔县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1979年10月被山西省革命委员会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89年调任朔城区教育局督导员,1990年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