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瑛
一、朔县师范英语专业班的由来
“文化大革命”后期,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全国中小学教学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作为中学阶段主要课程之一的英语课,在比较正规的中学都要求开设,但当时的英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质量更无从谈起)。就拿雁北地区十三个县的情况来说,地区没有培养英语教师的能力。英语教师的补充只能靠山西大学外语系毕业生的分配,可就当时的条件而言,该系每年只能招收几十名英语专业学生。到毕业的时候,除了留校和保障省城的重点中学外,分配到每个地区的毕业生也就五名左右。因此在雁北十三个县里,大县的县城中学可能两三年补充一名英语教师。小县城中学的英语教师就更少了,更别说乡下的中学了。在那种情况下,雁北地区教育局,以对雁北十三县人民负责的态度,下决心在朔县师范创办英语专业班,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英语教师。于是,一个开创性的师范英语专业班于1973年诞生了。这就是当时的朔师二十一班。
二、关于朔师二十一班
朔师二十一班的学生来自朔师和浑师两个学校。当时招生时,两个学校一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校方根据报名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条件确定人选。但是,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一是保证雁北十三县全覆盖,二是每个县的学生人数要与该县中学的教学规模基本上成比例。当时招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既公平又合理。
招生工作结束了,专业班组成了,但专业班的专业教师成了问题。当时,朔县师范只有一名英语专业教师丁明吾。丁老师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无论是英语基本功,还是知识水平在当时雁北十三县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好钢也捻不了几个钉,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独立办一个专业班。雁北教育局的领导决定在当时的十三个县的英语教师中选调两名教师,我和张秀英就这样从朔县一中调到了朔县师范。
当时正值暑假期间,刘甦民书记通知我到朔师报到。他要求我和丁老师尽快制定出英语专业班的教师计划,教学设备购置计划,做好开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学校领导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给我们添置了当时最豪华的收音机、留声机、两台磁带录音机及足够的录音带和有关的英语阅读书籍和工具书。丁老师还通过个人关系买了当时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林格风教学唱片”,从而保证了朔县师范第一个英语专业班的顺利开课。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先后开设了精读课、语音课、泛读课、听力与会话、英语作文等课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实现了。这一点从我们的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中得到了证实:当时在雁北各县的英语骨干教师,甚至教学带头人,不少是朔师二十一班的毕业生。从英语的专业知识的总量来衡量,我们的毕业生是不能与大学毕业生相比的,但从专业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方面讲,他们绝不比大学毕业生差。在当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为雁北各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二十一班后朔师英语专业班概况
1975年,正当二十一班面临教育实习,即将毕业的时候,英语教学受到了“白卷英雄”张铁生“不会ABC,照样干革命”思潮的严重影响和干扰。中学英语课,几乎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开课。培训英语教师的任务自然也就搁浅了。在那股歪风邪气猖獗的两年里,朔师的三名英语教师,丁明吾改教了历史和语文,张秀英改教数学,我则改行当了文印员,偶尔也为体育专业班兼代体操、武术课。
两年后,那股风刮过去了,英语教师培训又成了当务之急。在之后的几年里,我们又先后办了两个英语教师短期训练班和三个英语专业班,即后来的106班,119班和129班。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朔县师范办学过程中,为雁北地区的英语教学尽了一点力,做了一点事,值此朔县师范六十华诞之际,把这一段工作简单回忆一下,很感欣慰。由于年事高,记忆力衰退,不实与遗漏之处,敬请有关领导,同事,同学们补充,纠正,不胜感谢。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