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018

第18章 母校教我把一切献给党

谷风皋

2006年9月初的一天,老同学赵述仁来电话说,他和樊茂枝同学发起,邀请原朔县师范初九班的同学,51年后回访母校,举行大聚会,问我能不能参加,我随即回答:“去,难得的机会,到时一定去。”放下电话之后,我思潮起伏,感慨万千,于是立马翻出我那珍藏51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的朔师毕业留念本。那里面除全班55名同学一个个的毕业照片和深切的留言寄语以外,最珍贵、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件“宝物”,那就是我的朔县师范毕业证书。证书是一份合格的答卷,也是我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凭证。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为我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几乎见证了我的全部历史,并给我带来了人生的前途和幸福。

我为什么这样看重我的朔师毕业证书呢?这要从我的身世说起。我老家很穷,穷得还没等我来到人世间,父亲就英年早逝了。因此,我是个“遗腹子”,即在乡间被叫做“墓里愁”的,意思是即使是已经入土的父亲也得为我的出生、成长忧愁不已。更何况我的出生地山阴县南祖村,是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村,坐落在大山深沟里,少地缺水,贫穷落后,交通十分不便,毛驴是唯一的交通工具。1935年出生的我,童年时正处在战乱时期,孤儿寡母,饥寒交迫,全靠外祖父和我们并家支撑,哪有条件让我读书?要不是家乡解放较早,村里办起了公办学校,使我有了读书的机会,哪能考上朔县师范?还不知得旧愁加新愁,愁到何年何月呢!

但是,母校改变了我的命运。曾记得,1952年秋季,我和同村的本家叔谷彦两个人从大山里走出来,背着行李徒步走了两天,到朔师入学报到。那时越走天越蓝,越走地越宽。尤其是一进校园,那简直是梦里的世外桃源。绿树成荫,桃李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这土头土脑的两个“山汉”,竟然登上了大雅之堂,确实不能不让人感激涕零。住进学校,吃、穿、用国家全包了,当年冬季学校就为我量身制作了一套三面新棉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我要不奋发图强,努力上进,能对得起谁?因此除了寒假回家过年,暑假我也留校学习,真正做到了全身心地投入,一丝不苟。

难忘的母校,坚持以人为本、“育才先育人”的办学理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管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特别是杨克林、刘志英先后两位校长,班主任李琇、赵成璧两位老师,“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众多老师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三年来使我大受教益。我深深体会到,上师范就是与上普通中学不同,最突出的特点,是处处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先当好学生,然后才能当好先生,懂得只有能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才是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我来说,起点很低,但是通过师范三年系统的培养教育,可以说脱胎换骨,起了质的变化,从生活到身体,从学习到工作,从政治思想到道德品行,诸多因素,整体提升。三年中我没有任何违纪现象,学业成绩始终稳定在前十名之列,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于入学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同学们选为生活班长,年终被评为模范学生干部,还获得过实习奖。

我端详着手里的毕业证书,只觉着沉甸甸的,它既是让我终生感恩的母校发给我的从教资质证明,同时也是我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一张永远无法还清的债务清单。时隔50多年后,我要回去给母校汇报了,不禁扪心自问,我对得起母校的养育之恩吗?

俗话说:“羊羔有跪母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意”,何况人呢?尤其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更应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毕业多少年来,我经常提醒自己:你的知识是谁给的?是党和国家给的,是师范培养教育出来的,你是一个公家的人、党的人。既然你姓“公”、姓“党”,就得有良心,有孝心、守德性、讲党性,一辈子感恩戴德,一辈子知恩图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一切献给党。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1955年临毕业之前,有一个机会,朔县公安局向师范要一个毕业生做文书工作。学校推荐我去,并到公安局进行了面试。领导很满意,让我回家等候通知。但我在家里等来的雁北教育局的通知,却是让我到右玉县支援贫困山区教育。我认为从教是师范生应尽的义务,组织上的分配,就是党的召唤,所以丝毫没有犹豫,第二天就打起行李,徒步走了三天,到右玉县教育局报了到。等待我的是进一步的考验,组织上让我去一个山庄窝铺宋官屯村创办小学。这对一个刚出校门、年仅19岁的青年来说,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我没有退缩,而是坚定信念,迎难而上。联合校长带我去到该村,将两间庙宇改造成学校,请出去的是神像,搬进去的是我这个教书先生。好在村民欢迎办学,家长自备书桌,送来12个儿童在炕上念书。从此我自打自唱,烧火、做饭、上课等,忙得不亦乐乎。仅仅干了一个学期,就赢得了家长和村民们的好评。他们主动为我送柴送菜,甚至请我吃饭,为我介绍对象,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当一个人民教师的无上荣光。我的努力,很快得到了教育系统领导的认可。第二年县教育局就将我调到城关完小,任重点班班主任,兼任五六年级的音体美教学。工作是够忙的,但为了工作得更好些,我还是不忘自修与继续学习深造。1957年经右玉县教育局同意,我参加了山西省高校招生考试,连自己也觉得意外,一个初师毕业生,竟然被山大教育系录取,而且是带薪学习,真让人喜出望外。但是当入学通知书拿到手里的时候,几乎是同时,中共右玉县委组织部找我去谈话,说县委成立文教部,要我留下来当文教部干事。我知道这是党的工作需要,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服从。于是我放弃了个人上大学的机会,继续留在县里为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服务。

感恩是具体的,回报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我选择了终生勇于奉献的路子。我在职工作40年,绝大部分时间奋战在贫困山区,处在农业第一线。以后无论是当公社书记,还是县农工部长,始终保持一个农民儿子的本色,关注“三农”问题,积极落实党的农业政策,反映农民呼声,为此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有的调查报告,如《山老贫困地区农民对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的政策有不同的反映》,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刊登在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内参》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多少年来,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我始终坚定信念,党叫干啥就干啥,而且要干一行、爱一行,干到老、学到老,把一切献给党。退休前最后一站,我与同志们一起,一手筹建成一个曾“三起三落”的大秦铁路配套工程东周窑煤炭集运站,总投资两亿多元,设计装载万吨列车,属国营中型企业,规模很大,效益很好。组织上破格提拔,55岁时临近退休了,让我当上了副站长。我知道,这是党对干部的器重,我很感谢。但与此同时,我更知道,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母校朔县师范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终生感谢母校,感谢毛主席、共产党!这,就是我要把一切献给党的永恒的渊源。

作者简介:谷风皋,山阴县玉井镇南祖村人,1952—1955年在朔师初师9班学生。退休前任大同东周窑煤炭集运站副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