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146

第146章 朔师的明天更美好

物1班胡伟业

提起清华、北大,那可是赫赫有名,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名校,它培育出的人才遍布世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举世闻名。然而对于生活在乡村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它仿佛是遥远天空中的明星,神秘莫测,可望而不可即。

在众多的院校中,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师范院校,在朔州大地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的知名度堪与清华、北大媲美,它就是——朔师!

对童蒙时代的人来说,老师永远是最受崇拜的人。他(她)有无穷的知识和智慧,他(她)一定出自某所名校。怀着这样的心情,有一天刚上一年级的我突然向老师提问:“老师,您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师微笑着答道:“老师毕业于朔县师范,已经教了二十多年了。”

我第一次听到“朔师”的名字,并隐约知道,那是培养老师的地方。

初一的时候,我也向班主任——一位中年男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无不自豪地回答:“我是八四年朔县师范毕业的,开始教小学,乡中成立后,就教初中了。”那时,他已是乡中小有名气的顶梁柱了。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想进他的班,我也是托亲戚的帮忙才进到他的班里。

哦!又是一位来自朔师的老师。

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眼过去了,我以称不上优异但自己还满意的成绩考入县一中。在众多科目中,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的英语课特别吸引我。课间十分钟,在走廊与老师攀谈,不经意间我问道:“刘老师,您是哪所院校毕业的?”“我初中毕业,没有上高中,一心想当老师,就上了朔州师范。读了三年中专,又读了两年大专,最后又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咱们学校到师大招聘老师,我应聘成功来到咱们学校,到现在将近十年了吧。”

怎么又是一位来自朔师的老师?

暑假去看望年迈的姥姥和姥爷,我禁不住向姥爷提出一个疑问:“姥爷,为什么教我们的老师大多数是朔州师范毕业的?”听了这个问题,姥爷感慨万千:“姥爷小时候,特别想上学,那时候,全国刚刚解放,村里没有学校,上学要到二十多里的外村。当时读书识字的人少得可怜,能有一个高小毕业的老师就不错了。从朔县师范毕业的到乡下教书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如今朔县师范毕业的老师已遍布城乡,为咱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朔县师范的功劳可大了。”

我赶忙纠正道:“姥爷,现在不叫‘朔县师范’,叫‘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才对。”

读初二时,全体师生庆祝教师节,一位乡长风尘仆仆地赶来,并发表了一席热情洋溢的讲话:“……我是七九年毕业于当时的朔县师范,也就是今天的朔州师范,曾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对教师这一职业深有体会……”

啊!朔师!你这植根于朔州大地的小树,经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你的硕果不仅仅是桃李满天下,早已是芳草遍天涯了!你的弟子遍布朔州的各行各业。你的福荫滋润了几代人的成长,推动着朔州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啊!朔师!你功莫大焉!

六十年的风雨,哪怕是多少挫折也没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更使你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你正以豪爽大气的雄姿,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我为自己能成为你怀抱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我坚信——朔师的明天更美好!

此文为2010年“我与朔师”征文活动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