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六卷)
13617300000026

第26章 闲时会学习,急时有用途

“原文”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释义”闲暇的时候不能虚度光阴,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宝贵时光,多学些东西,多做些事情,这样到忙碌紧张时对你会有很大的益处;安静的时候不能白白将时间消耗掉,要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问题,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有条有理;独处的时候,要能够保持光明磊落的行事作风,既不产生邪念也不做坏事,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永远受到别人的尊重。

点滴积累,学问天成

“天才出自勤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丁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由此可见,只有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一番成就。

十年之功,七步成诗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曹操逝世,死前传遗命曹丕为世子。然后发丧,令诸子前来奔丧。命令传到临淄,临淄侯曹植竟不来奔丧,曹丕派使者前往临淄问罪。

不一日,使者回报,说:“临淄侯每日与丁仪兄弟二人酣饮,悖慢无礼,闻使命至,临淄侯端坐不动;丁仪骂道:‘昔日先王本欲立我家主人为世子,被谗臣所阻;现今先王丧事未完,便问罪于骨肉,这是为何?’又说:‘我家主人聪明冠世,应当承嗣王位,现今却没得到王位。那些庙堂之臣,都不识人才!’曹植因此命武士将使者乱棒打出。”

使者回报曹丕,曹丕听完大怒,即令许褚领虎卫军三千,火速至临淄将曹植等一干人擒来。曹丕杀掉丁氏兄弟,要处置曹植。曹丕之母卞氏,听得曹植被擒,其同党丁仪等已被杀,非常担心。急忙出殿,召曹丕相见。

曹丕见母亲出殿,忙来拜谒。卞氏哭着对曹丕说:“你弟弟曹植平生嗜酒疏狂,都是因自恃才高,故而放纵。你可念同胞之情,留下他的性命。我死后在九泉下也瞑目了。”

曹丕答道“儿也深爱三弟之才,怎能害他?现今要劝他改一改性格,母亲勿忧。”

卞氏洒泪入后堂,曹丕出偏殿,召曹植入见。华歆问道:“刚才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

曹丕回答:“正是。”

华歆道:“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曹丕道:“母命不可违。”

华歆献计道:“人都说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公可召其人内,以才试之。若不能,马上杀之;如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曹丕应允。

一会儿,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曹丕道:“我与你虽是兄弟,又属君臣,你怎敢恃才蔑礼?昔日父王在世时,你常以文章显示于人,我怀疑你必用他人代笔。我今限你行七步吟诗一首。如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

曹植道:“请出题目。”

当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在土墙之下相斗,一牛坠井而亡。曹丕指画说道:“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

曹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

两肉齐道行,头上戴凹骨。

相遇块山下,郯起相唐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及群臣皆惊。

曹丕又道:“七步成章,我认为还是迟了。你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曹植道:“请马上命题。”

曹丕说:“我与你是兄弟。以此为题。但不许犯着‘兄弟’字样。”

曹植不假思索,即口占一绝: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完,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也从殿后出来说道:“兄逼弟为何太急?”

曹丕本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杀掉曹植,怎奈曹植的确才高。曹丕只好免曹植一死。

曹植之所以能七步成诗,去除其天赋外,还取决于他平时的学习积累,没有厚重的学习积累,再有天赋,恐怕也一事无成,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

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并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平时要抓紧一切时间,为自己充电,以便储存能量,这样在急时才能够受用。这同时也说明了“闲中不放过,静中不落空”的功用,“临阵磨枪”,“临渴掘井”,当然是不能从容应对紧急情况的。所以说,一个有作为的人不会错过积累和磨炼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