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13530300000003

第3章 7月10日

星期一 芝加哥 晴

朱利安和摩根一早被送去他俩入托的那户人家。田桑和瑞恩照例上班。阿莉和微妮去芝加哥城里游览,家里就剩下我一人。

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从从容容地仔细打量田桑的这个家。

实话说,这里面很乱,到处是朱利安的玩具,多得足够开办一个小型幼儿园了。田桑曾解释说,这几年来,每当朱利安的生日或重要节日,总会收到很多礼物,其中大多是玩具。

而今,这里的几乎每一个房间都有朱利安的玩具,而若把它们归拢起来,则足以塞满一个房间。阿莉昨天悄悄跟我说,这房子若是让她来做女主人,她一准会弄得井井有条、温馨惬意,言下之意,田桑两口子太不会料理了。我为女儿辩解道,小两口拖儿带女又上班,忙着养家糊口,哪还有你那样的优雅情调?

我先去了地下室,起因是我嫌家里的空调太冷,想去下面关了,横竖今天就我一人在家。阿莉昨天还跟我嘀咕说,他们美国人太浪费了,芝加哥这么凉快,压根不用开空调。我很赞同她的看法,尽管我一向以怕热出名。三年前我离开美国回家前,瑞恩曾希望我说说美国的不好,我说的其中一条,就是美国人太浪费能源了。

这个地下室很大,感觉上不小于地面面积的二分之一。这里也到处散落着朱利安的玩具。还有那个“大朱利安”——我女婿瑞恩,他和他的摇滚乐队的种种乐器、装备,也都堆在这里。据田桑讲,一两个月前,瑞恩和他的同伴们就经常在这里排练。摇滚乐可谓瑞恩的唯一爱好,他在乐队中担任贝司手。

三个哥们组成的乐队完全是业余的,但他们有时也为朋友的聚会助兴,赚点小钱。两年前瑞恩来中国探亲,还送过我一张他们出的唱片Lost in Blue。

地下室被隔开的一部分,有点洗衣房兼机房的意思。这里不光有洗衣机、烘干机,还有两台我叫不上名称的机器。我想,这幢房子的中央空调应该就是在这里控制的。但我不敢确定哪个是中央空调的开关,怕把机器搞坏了,只得作罢。

接下来,我巡视了一番他们家的客厅。这一大圈黑色布面的沙发似曾相识。这原是鲍伯家客厅的旧物,三年前我就坐过。小两口子搬了新家,钱不够买全部新家具,老两口就赞助他们一套旧沙发。这也能看出美国人节俭的一面,尽管他们另一面又很浪费水电。

客厅中最能勾起我记忆的是放置在壁炉上的一个画盘。盘子上有个签名:张怀中。她是田桑外婆,今年八十三岁了,居住于浙江嘉兴。

这盘子的故事可以回溯到2009年田桑结婚。她提前几个月通知了我,要我去美国参加她的婚礼。我那时心想,头一回见美国亲戚,送什么礼物好呢?朋友李森祥也是个作家,替我出了主意,要我在瓷盘的陶坯上作画,然后烧制出来,每一件都是纯手工的,并且都将是独一无二的。正好他的朋友刘国林就在嘉兴的梅湾街开了一家小小的陶吧,我们就约定了这事。

作为回报,我先为国林画了一个似碗似罐的器皿,用的是我的《生命史》系列作品上常见的“原虫”图案,从碗底一直画出来画到碗壁,很有意思。这件作品归国林收藏。到了约好的日子,我从杭州开车去嘉兴。离开家时,我没忘了带上一大捆富阳产的宣纸,打算去看看田桑的外婆,把宣纸送她。老太太多年来一直在老年大学学画花鸟,却难改一生勤俭的习性,很舍不得用纸,每每把纸裁得很小很小。而我这边,富阳朋友常送我宣纸供我练习书法,源源不断。那天到了嘉兴,我先去看老太太,送上宣纸和一些水果,和她聊了一会儿天,要她放开用纸,再怎么也用不完的。快到中午了,老太太要我留下来吃午饭,我说朋友们已经约了我。老太太还像是做我岳母似的,毫不客气地教训我说,中午喝啥酒?太过分了!你就在我这里简单吃点算了。拗不过她,我只得打电话推掉了饭局,结果她烧了一碗面给我。吃着面,老太太忽然想起什么来,问我,你这趟来嘉兴,不会是专程给我送纸来的,应该另外有点什么事吧?我便如实告诉她是来画盘子的,如此这般,等等等等。说着说着,我也忽然想起了什么,灵机一动,对她说,妈妈,你不也在画画么?横竖你也闲着没事,不如下午跟我一起去画盘子。我打算画三个,送美国亲戚,你手脚慢,只画一个,送田桑,怎样?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了老太太跟我一起去了。结果就有了我今天在田桑家客厅再次见到的这只画盘。

老太太那天用了整个下午在盘子上画了三条向心排列的小鱼,画得相当灵动。为我们烧制瓷盘的国林坚持认为她画得比我画的那几个要好很多。画完小鱼,老太太又在我的怂恿下签上了她的大名。

那天晚上朋友们请饭,席间我接到前妻从北京打来电话,说非常感谢我,让她母亲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她母亲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原来老太太画完盘子,一回到家,便兴奋得忍不住打电话把这事告诉了远在北京的女儿。

几个月后,我和前妻结伴来美国参加田桑的婚礼,一共带来了四个画盘。国林的小作坊制陶技术一般,陶坯都做得太厚,四个盘子加起来份量很重。即便如此,我担心做行李托运不保险,宁可自己随身携带,终于全部完好无损地带到了美国,向亲戚们一一送出了我的礼物。其中的一个,我昨天还在鲍伯家的客厅见着。当我把外婆亲手画的三鱼盘交到田桑手上,并嘱咐她好好收藏,说这很可能是你外婆一生中唯一的一件绘瓷作品。已经多年没见外婆的田桑,顿时红了眼眶,大眼泪下来了……

后来,我把这件事归入我一生做的最高明的事情之列:我一分钱也没花,只是动了点脑筋,费了点口舌,出了点力气,就让三代女人都那么感动。

此时此刻,看着田桑外婆画的这件三鱼盘,我感觉好极了。三年前它远涉重洋,跟随我来到美国,这会儿就在我眼前,还是当初那个样子,让我倍感亲切。我内心里承认,它真的比我画的那些有味道,单色的,很素雅。

田桑家还有一个情况非常惹眼,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在这个家里,你放眼望去,跟孩子有关的东西占了多半,玩具还不算,其他各种小孩专用的器具这里应有尽有。我数了数,光是小孩专用的座椅、睡垫和童车就有十二种之多,列举如下:

1.cars eat,儿童汽车座椅,适合一周岁以上儿童。朱利安坐车就用这个。依照伊利诺伊州法律,他用这个坐车得用到十二周岁;

2.Carrier,可从底座卸下,像篮子似的拎着走的婴儿汽车座椅。眼下摩根坐车用的是这个;

3.highchair,儿童就餐椅。三年前我来美国时,一岁多的朱利安就系着安全带坐在这高椅上进餐。有时是大人喂他,有时则是他自己伸手从面前的一只可拆卸的大盘子里抓着吃。

如今,已经四岁的朱利安一般不坐这椅子吃饭了,而摩根还太小,用不上,这椅子暂时闲置着;

4.swing chair,秋千椅,顾名思义,有点像荡秋千那样可前后摇摆,用电池或人力驱动。眼下是摩根专用。大人没空理她,就让她被摇摆着玩儿;

5.bouncy chair,弹性椅,结构很简洁,让婴儿半躺着喂饭用。我觉得这一件有些多余,完全可以让摩根坐秋千椅给她喂饭;

6.babychair,婴儿座。这是一种新产品,很简便、实用,能够支撑婴儿席地而坐。这一件也显得多余。但田桑说它很便宜,所以就买了;

7.walker,婴儿行走器,眼下供摩根学步;

8.blanket,睡蓬,可让婴儿席地而眠。这件也有些多余。美国家庭的起居间一般都铺地毯,大人都赤脚行走,很干净。小孩若席地而眠,就那么睡嘛,我看连铺块布都没有必要。但田桑说,睡蓬的交叉支架可悬吊几件绒布玩具,小孩躺在那里可以自己够着玩,免得大人陪伴。这么说倒也有些道理;

9.stroller,单人童车。田桑家有两辆,其中一辆存放在她公婆家,因为经常要带朱利安去,用得着,省得来回搬;

10.Umbrella stroller,轻便童车,适合在平滑的地面使用,又便于上飞机;

11.double stroller,双人童车,可一前一后坐上朱利安和摩根,只用一个人推着走就行了。这一件必不可少,不然田桑若是独自带上两个孩子出门购物,就很难应付得了;

12.bath pad,婴儿沐浴垫,置于浴缸内,婴儿沐浴用。

田桑和瑞恩不算富裕,瑞恩的车空调坏了,至今没去修理,多少跟缺钱有关。但就是这么一个低收入家庭,大人的什么都可以将就,孩子用的,却是什么都替他们想到并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