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13530300000013

第13章 7月20日

星期五 费城和华盛顿 阴,有时有雨

计划中,我们在费城逗留的时间还不足一天。事后才明白,这个计划错了,费城太值得呆两三天了。倒不是因为这里是美国的建国圣地——事实上,自由钟这个景点我们只从外面的窗户上张望了一下,压根没有进到室内去,因为排了很长的队,又得买门票。只为看一口钟,我们觉得不犯着。

但费城决不只有与美国建国有关的那些历史遗迹。这个城市很绅士,恬静、淡定、富有文化气质。我很想乘坐一下费城街上的马车,但恐怕这很贵,还是步行吧。

在费城的旅游中心经过一番打听,我们去了一条完整保留下来的名叫Ellie,s Alley的费城最古老的小巷。这里多数房屋还住着人家,我就遇见一位老年妇女从屋里出来,锁上家门离去。见我正关注着她,很自然地朝我一笑,不卑不亢,显然她和她的邻居们早已习惯了游客的打扰。

非常有趣的是,尽管半个月前的7月4日正是美国独立日,包括费城在内美国各地随处可见星条旗飘扬。但在这条小巷里,挂着的却是英国国旗!想当初,美国是和谁闹独立的?我猜想,他们挂英国旗,除了表示小巷的古老,还另有一番深意,既包含讽刺又不乏宽容。

我们打算早餐和午餐并在一起吃了,微妮便鼓动我们去中国城吃兰州拉面。费城的这处中国城看上去比纽约的皇后区端庄多了,虽然也有店铺招牌凌乱的毛病,但房屋和街道都整整齐齐,感觉清爽。

因为那家兰州拉面馆要到中午11点才营业,我们等不了,就进了邻近的一家港式烧腊店吃面。我吃饭总是很快,吃完后赶紧来到店门外的街边抽烟。这时候,一个美国男人,约摸三十岁上下的,用汉语和我搭讪,问我会讲普通话不会。我说会,他就递给我一个广告单子,上面用中文印着“你希望每天醒来都思想积极,心境愉快吗?”以及8月10日至12日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耶和华见证人大会堂的一场宗教演讲会的告示,三天大会的主题是“保护你的心!——箴言4-23”。我用中文说我明天要去华盛顿,不会再回纽约了。他希望我离开华盛顿后重返纽约。此人的中文不怎么样,我只得夹带着英文单词和手势,用了一连串tomorrow来表示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我将由华盛顿去芝加哥,然后再过许多个tomorrow之后,要回中国。

他总算明白了我不可能如他所愿去参加他们的大会,有点泄气,最后问我能否把这传单传给别人。我点头允诺,他这才离去。

我们就这样在费城的大街小巷漫步。无意间,在Arch街上,我们走进了街旁一家画廊。它的门面不大,主人F.A.N.Gallery是大费城地区美术家协会的会长。画廊的楼下正展出一位画家Neil Berger的作品,都是风景画,内容主要是都市街景,画风粗犷,却也略嫌粗糙、生硬。克瑞斯对画廊主人介绍我也是画家,对方兴趣大增,热情地引领我们上楼去看更多画家的画作。大体上,这些画功底不错,其中有一幅静物,极写实,光和色都用得极为精准。另外有几幅油画风景和炭笔淡彩的小品也很不错。这些画尺幅都不大,没有超过80厘米的,一般售价在2000至4500美元之间。正聊着,有一位画家上楼来,他也有三幅画挂在这里,都是很写实的街景。总的来看,这些画家的作品比较中规中矩,有功力,却没有品格,没有他们自己的绘画语言。在美国,不像在我们中国,所有方方面面的人物都是要被组织一一收编的。美国的大画家想必是横空出世,特立独行,不会去参加什么协会的。Gallery先生给我留了名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我的画作,更希望我到费城来办画展。我因为没有名片,只好让妮克告诉他,回到芝加哥后,我会让女儿和他联络的。

离开画廊,妮克要去参观费城最古老的监狱。这里的门票12美元,我和阿莉嫌贵,没进去,而是在监狱马路对面的一家酒吧喝咖啡,两杯5.4美元,付小费1美元,算成人民币约41元。阿莉早就很烦我每每要换算成人民币来掂量美国的物价,说他们美国人赚美元,五块四就是五块四,区区小钱啦。我说,可我赚的是人民币。我们是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来美国花的,当然要保持一个“人民币心态”(我的说法)。

我还要了一份黑方,16.9美元,加小费2美元。以往在芝加哥田桑陪我泡吧,喝的都是啤酒。这回我喝威士忌,应该算我在美国真正泡过吧了吧?而且,在这个体验中,我还看出来,这家酒吧的黑方和我在中国喝的黑方,色泽不一样。这个色泽偏金黄,而国内的黑方色泽更暗,偏咖啡色。我不知道哪个更正宗,但可以肯定,今天喝的黑方,口感更柔。

更让我欢喜的是,这家酒吧环境极佳,环形吧台的上方悬挂着一条真正的多人划艇,两排共十二只老式吊扇缓缓转动着。还在下午,客人已经很多了,若是到了夜晚,不知会人气旺到怎样。建议朋友们日后若去费城玩,想泡吧,就去老监狱对面的这家Jacks。

我这回来美国,很想多看几个美术馆。阿莉和妮克就陪我来到费城艺术博物馆。可是不巧,它今天闭馆,原因不得而知。

不过,在费城美术馆外面,名堂也不少,主要因为一部由史泰龙主演、获1977年第4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洛奇》(Rocky),其中一组令人振奋的镜头是在这里拍摄的。洛奇本是个三流拳击手,打一场比赛,赢了也只有几十美元酬金。

没有比赛的日子,他就是费城街头的混混,替黑社会老大武力讨债,赚点小钱。一个极不寻常的机会,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因原定对手退赛,挑选洛奇顶替。影片中,洛奇积极备战,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跑步,最终一口气冲上费城艺术博物馆的上百级台阶,然后高举双拳,激励自己。由于这部励志电影大获成功,洛奇成为美国下层社会青年的偶像。1982年,在费城艺术博物馆的右侧立了一尊洛奇跑上台阶后高举双拳的全身铜像,作为人人有机会而又必须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理想的美国精神的象征。

离开费城,由我开车,前往华盛顿。从芝加哥出发至今,我第一次开车,就是特意要开这一程,让自己感觉是进军华盛顿,去会会奥巴马。

夜晚宿入一家地处华盛顿近郊Beltimore道旁、离地铁站不远的Holiday Inn酒店,是我们这趟旅行住宿最破费的一夜,每个房间125美元,但或许也够不上什么星级。在美国住旅馆肯定比中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