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自愈力
13529700000027

第27章 催眠自愈力:最好的催眠治疗师是你自己(2)

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加拉泰亚之所以能够从象牙雕像中走到现实中皮格马利翁国王的身边,主要是皮格马利翁国王用一颗诚挚的心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但实际上,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阐释,是皮格马利翁给予了象牙雕像太多的暗示,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灵,雕像也会以另一种生命存在着,而皮格马利翁就是对这座少女雕像实施了暗示和催眠作用,最终唤醒了潜藏在这座象牙雕像里的某种记忆,终于使雕像以生命的形式出现了。

尽管皮格马利翁国王的故事仅仅是一个传说,但实际上却对后世催眠术的诞生有很多启示。象牙雕像加拉泰亚的复活,实际上就是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加拉泰亚实施的一次催眠。所以,国王神奇的力量感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让皮格马利翁的理想成为了现实。与此同时,皮格马利翁国王的这种精神和行为也给了人们很多启发,并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学上。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人们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经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着名的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1963年,在皮格马利翁国王的故事影响下,罗森塔尔教授和他的助手福德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首先选取了五名自愿接受实验的学生,然后准备了五只做实验用的老鼠,将这五只老鼠分别分给了这五名学生,并且告诉学生们,这五只老鼠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老鼠种群,由于生长环境和生理进化的原因,五只老鼠的“智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也就是说,这五只老鼠中,有三只老鼠属于笨老鼠,而另外两只是聪明的老鼠。不仅如此,为了显示公正,罗森塔尔教授还将这两只聪明的老鼠身上做了标记,并明确地告诉了那两名分到聪明老鼠的学生。

接下来,罗森塔尔教授的助手福德又把这五名学生带到了另外五个单独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里都有一个类似于小孩子玩的“钻山洞走迷宫”

的游戏设备。实验的要求就是让这五名学生将自己分到的老鼠,放入到这个游戏设备里,看着小老鼠钻迷宫。如果老鼠钻进迷宫无法出来的话,学生们负责帮助它们重新回到前进的路上。

为了让老鼠更好地完成任务,罗森塔尔教授还给了这五名学生五个苹果。因为这五只老鼠都已经很饿了,在进行迷宫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用苹果来引诱它们。实验开始后,助手福德又找来三个助手,连同自己与罗森塔尔教授一起,五个人分别来到了那五名学生所在的实验室内,一来是监督实验者从中不能做假,二来是实验一旦开始,便为几个学生分别计时,以便分出最后的胜负。

实验开始后,每个学生都做得很认真。半个小时后,实验全部结束,结果发现,那两位拿到聪明老鼠的学生最先完成了任务,两只聪明的老鼠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完了整个迷宫,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误入迷宫的次数,以及走错路和在路上犯的错误,要远远少于那三只笨老鼠所犯的错误。监督学生的几名助手也表示,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学生出现作弊行为。然而,通过进一步的对比与观察,罗森塔尔教授发现,在实验中,两名分到聪明老鼠的学生充分地运用了苹果,事先都将苹果切成了小块,其中一名学生是将苹果碎块放在了老鼠需经过的路上,另一名学生在老鼠通过一个障碍后,就会丢给它一小块苹果以示奖励,而其他三名分到笨老鼠的学生均未使用苹果。

最后,罗森塔尔教授得出了结论,这两名拿到聪明老鼠的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实际上并不是这两只老鼠真的就比其他三只聪明,因为事先罗森塔尔教授所告诉他们的信息是假的——五只老鼠是一母所生并且在一起长大的,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老鼠在对待迷宫上的这一不同结果呢?显然,这主要来自于这五名学生对待老鼠的态度,由于那两名分到聪明老鼠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在罗森塔尔教授的暗示之下,得到一种提示:自己分到的是一只聪明的老鼠。在后来的实验中,自然就会怀着一种必胜的信念,用苹果去引诱和奖励老鼠,这同样是一种暗示与诱导,从而使这两只老鼠变得“聪明”起来。相反,那三个分到笨老鼠的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选手实力较差,所以在后来的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是按照实验的规则去进行,只要老鼠不是陷入迷宫无法脱身,基本上他们一点也不对老鼠进行某种暗示,更没有运用罗森塔尔教授提供的苹果对老鼠进一步引诱,所以那三只老鼠自然也就成为了“笨老鼠”。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罗森塔尔教授又将这种实验从动物身上,推广到了人的身上。他和助手福德联合某学生杂志共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随意选择了位于宾西法尼亚州的一所小学,对校方称要做一次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然后向校方要来了学校的花名册,以及学生自入校以来的学生成绩等相关的资料,并且他们还煞有介事地在学校里找来多名学生聊天。然后罗森塔尔教授叫来了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将一份“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并且一再叮嘱他们一定要做到保密,否则会影响到这次测验的准确性。

调查就此结束,一直到过去了半年,罗森塔尔教授和那家学生杂志的工作人员再次去了那家小学,并且对上次他们留给学校的那份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所有这些上了名单的学生们,学习成绩均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得很好。

这一结果令那家参与实验的学生杂志的工作人员们大为震惊,因为在上次的调查中,其实罗森塔尔教授和他的助手并没有做任何的调查,当时挑出来的所谓“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其实只是他们随机选出来的。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改变了这些学生呢?

其实,在这场调查实验中,是罗森塔尔教授的“权威性谎言”起了作用。尽管那份所谓的名单根本就是他们随机选出来的,但由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亲自说出来,其分量就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所以当他将这份“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交给学校校长和老师时,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暗示:这些名单上的学生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罗森塔尔教授的这种权威性暗示,改变了学校老师对这些名单上学生们的能力上的判断。而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这些老师又会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日常的情绪、语言和行为,传达给那些名单上的学生,使这些名单上的学生在无形之中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强烈的期望和喜爱,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从而使自己在各方面均得到了超乎寻常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暗示发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中。在那些参与调查的杂志社工作人员看来,那些名单上的学生的巨大转变就像是奇迹一样。而实际上这不过是那些老师们把罗森塔尔教授的暗示,间接而具象化地传导给了那些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们身上,从而让学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就像皮格马利翁国王对象牙少女雕像一样。这种只有催眠师才会使用的方法,在现实社会中其实同样存在着,只不过是转变了一种方式。而不管这种方式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只要是正面的,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那么,即便是比罗森塔尔教授权威性低的谎言,相信每个人都会乐于接受的。

3.成为催眠师的七个诀窍

催眠具有神奇的功效,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时,有人不禁提出一连串疑问: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催眠师?谁都可以接受催眠吗?

催眠受不受场地的限制?被催眠者的坐姿该当如何?如何使用催眠语?催眠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催眠师应遵守哪些原则?接下来的内容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第一,催眠师进行催眠并没有什么硬性要求,但如果催眠师具备了以下条件,则无疑会为自己的催眠工作增添效果。

(1)强烈的自信。在实施催眠过程中,不自信的语言表达会引起被催眠者的不信任,甚至导致催眠失败。而如果催眠师拥有强烈的自信,会对被催眠者产生有说服力的暗示,从而使催眠过程更加顺利。

(2)良好的形象,健康的身体。催眠师良好的形象会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感觉,容易取得被催眠者的信赖。由于催眠术的实施会耗损催眠师许多精力和体力,因此健康的体魄是催眠师能持续工作的保证。

(3)温和的表情,和善的态度。人们往往对令人害怕的表情产生强烈的抵触和警戒心理,带有这种情绪的人是很难进入催眠状态的。

而一个表情温和、态度和善的催眠师,则会对被催眠者传达出一种可以信赖的信息,辅助催眠产生积极效果。

(4)低沉和浑厚的声音。美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认为,催眠师低沉且浑厚的声音会对被催眠者产生有利的暗示。当然,这并不是说音质高亢者便不能成为催眠师。

第二,只要是正常人,便能够被催眠。

当然,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催眠的效果因人而异。布罗德本特认为,要想达到最佳治疗状态,被催眠者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良好的精神状态。被催眠者精神状态良好,则较容易沟通,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2)催眠敏感度高。催眠敏感度,是指被催眠者被催眠的能力和达到某种催眠状态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催眠敏感度高者能很快进入催眠状态。

(3)年龄以及对催眠师的信赖程度。一般说来,年龄越大,进入催眠状态越难。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被催眠敏感度进行分析发现,处于7~14岁年龄区间的儿童催眠敏感度较高。在这个区间中,敏感度伴随年龄增长呈现增高趋势,然后停留在某一最高点。而超过40岁的人催眠敏感度则偏低,并且年龄越高越不容易进入较高级的催眠状态。另外,对催眠师的信赖程度也会影响催眠效果,被催眠者对催眠师信赖程度越高,则越容易达到催眠的理想状态。

(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通常女性思维较为感性,而男性更加容易受理性思维支配,再加上女性性格特征较为突出,因此容易较快进入催眠状态。

(5)心理较为健康。催眠师会在催眠过程中营造融洽、轻松的心理氛围以进行有效暗示,而心理疾病患者则不适合接受催眠,有时可能会加重其心理疾病。

(6)生理较为健康。患有生理疾病者存在注意力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不适合接受催眠治疗。

(7)智商要高于20。催眠术以心理暗示为主,因此被催眠者要听得懂暗示,否则就无法接受暗示。一般而言,智商在20以下的人难以理解暗示,因此不适合接受催眠。

第三,催眠有一定的空间要求。

催眠要在专门的房间进行,房间大小以10平方米为宜。室温应保持常温,或达到被催眠者的最佳舒适度。此外,需要有柔和的灯光间接照明,需要营造安静、容易令人集中注意力的环境,无不良气味。

第四,催眠时要求被催眠者有特定的坐姿。

坐姿对催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催眠者一定要有正确的坐姿。在坐姿方面,需要达到两个要求:

(1)让催眠者以身心放松的状态入座,避免其胳膊、腿脚等出现发麻状况,避免被催眠者长时间坐硬椅子。

(2)参考被催眠者的日常坐姿习惯,作出令被催眠者感觉舒适的坐姿安排。

第五,催眠术对催眠语要求较高。

催眠语,即催眠师对被催眠者进行催眠时的诱导或暗示性语言。

催眠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技巧,催眠师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多加训练:

(1)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语速要分清轻重缓急。

(2)运用权威语气(如“你就这样踏上台阶”)和教诲语气(如“你可以那样踏上台阶”),禁止使用命令语气(如“快踏上台阶”)。

(3)避免疑问等不确定的语言表达。这种不确定的语式,会使被催眠者产生犹豫、迷茫或拒绝情绪,阻碍催眠过程的进行。

(4)多运用将来时态进行表达。波斯纳教授认为,在促使被催眠者产生行动方面,将来式催眠语(你将……)比现在式(你正在……)更能发挥作用。

(5)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实验表明,“你的腰部开始变粗”远不如说“你的腰部开始变得像水桶那么粗”有效果。

(6)重复暗示。反复使用催眠语可以加深被催眠者对催眠语的印象。比如,催眠师可以这样诱导被催眠者:“把你的胳膊放松,再放松,继续放松……很好,看得出来,你的胳膊已经很放松了。现在继续放松胳膊,再放松一些,尽全力放松……非常好,坚持……再放松胳膊……继续……让胳膊深深地放松,你的胳膊越来越放松,你的胳膊已经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它们很自然地垂在你的身体两侧,现在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让你自己能更舒服,进入到更深层的催眠状态……”

(7)语言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状况。前后矛盾的话语容易使被催眠者思维产生混乱。

第六,催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催眠师要对催眠的动机、目的以及对被催眠者的了解等做到心中有数,要用自己的催眠知识与被催眠者进行有效沟通,打消被催眠者的顾虑,从而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使得双方完美配合,达到理想的催眠效果。

而被催眠者的准备工作也是催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身体情况、对催眠的信念等问题是保证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