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自愈力
13529700000017

第17章 心灵自愈力:剔除心灵裂痕中的恶性肿瘤(1)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很多人都认同这一点,但是如果“心”出问题了,人们应该怎么办?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有太多的事物需要关注,过多的事情需要担忧,人们的心灵已经伤痕累累了。人们应该如何治愈这些心灵的创伤?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一个人生病了就需要治疗,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健康。同理,人的心灵上有了裂痕,也需要治疗,让心灵恢复如初。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去专门的医院治疗,也可以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单独治疗,如果自身具备一定的知识,人们还可以进行自我治疗。自疗,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心灵疾病不同于身体疾病,身体疾病通常需要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才能治疗,但心灵疾病略有不同。心灵疾病有轻有重,但是只要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人们就能够进行自我治疗。值得庆幸的是,心灵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不高深,只要进行一定的学习,人们就能够轻松掌握。人们掌握这些心灵治疗方法之后,就能发现自己心灵深处的伤痕,并能进行“自救”。

看完本章之后,读者也许能够发现真实的自我是怎样的状态,自己的心灵又有多么巨大的力量,并且能够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激发心灵潜能,完善自我的心灵。

1.天使、魔鬼、凡人:三位一体的本我、自我、超我

人们的性格取决于母亲育儿的态度,这个理论在19世纪就被提出来并被广泛关注。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学者认为,在幼儿时期由母亲直接传授给孩子的经验,对小孩子的性格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是后来着名的“恋母情结”的理论根据。

弗洛伊德作为一名权威的精神病专家,经过分析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与观察患者回忆中出现的幼儿期体验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亲子间经历的事情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结构由“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就是原我,也就是指最原始的自己,包括人生所需的欲望、冲动以及生命力;“本我”是一切能量的源泉,它的行事原则就是快乐,不理会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约束,唯一的要求就是避免痛苦,得到快乐;“本我”的目标永远都是自己的舒适,它是无意识的,一般不会被人察觉。

“自我”是指自己,是自己可以意识到的感觉与思考,其存在的目的是为“本我”服务,作用是寻求“本我”的满足,保护个体不受伤害,而行事原则就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性中的理想部分,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道德规范,内化了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而形成的,它的作用就是监督、批判以及约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跟“本我”一样都是非现实的。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照社会规范来满足“本我”,行事原则是道德原则。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所谓的自我就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而本我是原始欲望的表现,超我就是社会行为准则。本我是所有力量的来源,在发挥其功能时,本我依据快乐运作,也就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本我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不受任何道德与规范的限制,它是没有理性的。

与本我对立的就是超我,超我其实可以算是道德的一个分支,它包含了人类所有的道德观念。超我是依据道德标准来控制行为的,它会对个人好的行为给予奖励,体现在情绪上就是自豪感、成就感等;对于坏的行为给予惩罚,比如做错事之后的罪恶感、自卑感。超我其实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超我不能依据不同的情景改变自己的行为。

本我追求的是快乐,超我追求的是完美,而自我追求的则是现实。

自我的职责就是依据现实来满足本我的愿望与超我的要求,它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解者,它要求个体在做事情时能选择最大利益的方式去做;它能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能忍受紧张和妥协,并拥有全面思考事情的能力。比如,人们从未来的角度来思考现在怎样做是对自己最好的,这种能力与本我和超我都是相反的。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构成了完整的人格,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能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找到适当的解释。本我是永久存在的,超我是与本我永久对立的,为了调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自我的存在。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人的身上总是存在动物性的欲望。但是,人之所以能被称为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就是因为人不愿意被动物性欲望支配,总是想让自己变得完美化。因此,在这种追求完美人格的过程中,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与神圣的思想形成鲜明的矛盾,这种情与理、道德与本能的矛盾让本我与超我形成对立,而自我就是从中进行调节的工具。

本我是由各种本能组成的,可以说完全处于无意识中,它是人天生就存在的一种思想,是人所有行动的动力。而它的驱动力是人的欲望,本我不能忍受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它只是遵循享乐原则,但是这样一定会造成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因此它需要一个代言人,而这个代言人就是自我。

自我是意识范围中的,它的形成是后天的,是在一个人出生之后通过父母的训练形成的一种意识,它能面对社会,适当地服从社会。

其实,自我的作用就是坚持本我的目的,而又尽量符合超我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你本来正在开会,可是突然很想喝水。喝水就是一个本我的表现,本我热切地想要满足这个想法,因此发出“我想喝水”的信号,而自我会把这个信号反馈给超我,超我根据道德标准、法律标准等分析这个请求是不是可以完成。当超我意识发现在开会期间喝水是人的正常需求,不需要进行制止时,超我就会发出信号说:

“你可以喝水。”于是,自我转达给本我,因此你端起水杯,喝了水,本我就得到了满足。

而如果你当时不是想喝水,而是想吐痰,那么想吐痰就是一种本我意识。本我想要尽快把痰吐出来,至于你吐在何处,这不是本我该考虑的。于是,本我对自我说:“我要吐痰。”然后自我把这一信息反馈给超我,超我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根据道德准则,一个文明人在开会期间是不能在地板上吐痰的,于是自我制止了本我直接把痰吐在地板上的行为,本我因为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很不舒服,而过了一会儿,经过自我与超我的协商,你最终拿起一张纸,把痰吐在了上面。

这些例子很简单,满足起来也容易,但事实上情感的需求很复杂,常常需要不断地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也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正因为如此,人们的烦恼就多了。比如,一个人在单身时爱上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本我很喜欢她,想要追求她,想与她一起共度一生,于是将这一信息传给自我,自我再反馈给超我,超我经过分析,他目前处于单身状态,这是一种被道德允许的高尚情感,于是超我会发出允许的信号,而自我再将这一信息转达给本我。因此,这个人开始不断地追求这位姑娘,开始向姑娘送鲜花,开始约姑娘吃饭。但是,如果他现在是已婚男士,碰到了一位倾心的漂亮姑娘,想与她共度良宵,但是当本我发出这个请求的时候,自我结合超我进行分析之后拒绝了,因为根据道德标准,结过婚的人不能这样做。于是,这个人可能会放弃这个姑娘,只在本我在意识中幻想,但是最终都没有行动。“超我”是天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本我”是魔鬼,完全由欲望支配;“自我”是凡人,一切从现实出发。显然,是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2.聆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呼唤

当文斯蒂还小的时候,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沙滩上捡到了一个瓶子,瓶口被塞子紧紧地塞着,当他拔下塞子之后,瓶子里面居然飞出来一个精灵,而且这个精灵对那位老人说:“我愿意为你实现所有愿望。”文斯蒂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并且穷尽一生想要寻找一个这样的瓶子。文斯蒂去了很多地方的海滩,为了找到这个精灵瓶子,他执着地不肯定居下来,正因为如此,他没有稳定的工作或者人际关系,几乎一生的时间都在漂泊。可以说,他过得很不快乐。

一天,他再一次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而他这时已经很老了。幸运的是,他在住所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了自己寻找一生的精灵瓶子。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瓶子打开,而瓶子被打开后精灵真的出现了,而且精灵对文斯蒂说:“我现在任凭你差遣,可以满足你的任何愿望。”

文斯蒂听完这句话很激动,他颤抖地问精灵:“真的什么愿望都可以吗?”精灵回答说:“几乎是都可以的,不过既然你的年纪这么大了,又从来没有涉足过政治,如果你想要做总统的话,可能性不太大,而你现在年龄已很大了,也不适合做运动员了,总不能这样的年纪了,还去做棒球运动员吧……总之,不是每件事我都能帮你实现的,但是我能帮你实现的事一定是超出你想象的事。”

虽然文斯蒂很高兴,但是想起自己的年纪又觉得很生气,于是他对精灵说:“为什么你不让我早点找到你呢?如果早点找到你,我还年轻,可以完成更多事情。”精灵说:“亲爱的主人,其实我一直都跟你在一起的,我本来就不在那个瓶子中,一直就在你身边,给你你想要的一切。

还记不记得你五岁的时候希望能让父亲多注意自己,而我为了帮助你,指引你割伤了自己的手指,那真的不是意外。你的手指伤了之后,你的父亲为你清洗伤口,还抱着你,你不是得到了你想要的吗?”

精灵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还记不记得当时你的会计师考试,你告诉我你不够聪明,认定自己不能成为会计师,也不配成为一名会计师。然后,我就实现了你的这个愿望。其实,我时刻都在你身边,帮你达成了很多愿望,只是有时伤害你的其实就是你的愿望。”

这时候,文斯蒂若有所思,原来自己的一生之所以这么失败,完全是因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有一种人,他们的渴望仅仅是渴望而已,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成功。而另一种人渴望成功,还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这两种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摔倒后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无论道路怎样艰辛,都一定会选择爬起来,再次前进;而对自己成功持怀疑态度的人会认为自己很倒霉,从而打退堂鼓,停止前进的步伐。

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人更容易成功呢?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造成他们的命运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信念不同。所以,如果一个人想成功,就要先在心中建立起成功的信念,然后用行动将理想变为现实。

德国着名心理学家纳齐斯·阿赫认为,影响人们做出决定的其实就是潜意识。纳齐斯·阿赫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潜意识中建立积极的信念,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一来,他的成功就指日可待。

相反,如果一个人建立了消极的信念,他的成功一定是遥遥无期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有所成就。然而,在生活中却有许多人被挫折所困,从而陷入迷惘与失望中;也有许多人因麻木、逃避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还有更多人因为“再等一等,再看一看”之类的托词,而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成功,自己仍然在等待中失落,成功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与这些人失之交臂。如果不想成为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就必须在潜意识中建立积极的信念,并借助它达到成功的目标。

享誉全球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愿望就是帮助我们运用意识的力量,把潜意识的力量转化为财富的发动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驾驶赛车就会像火箭一样驶向财富宝藏。所以,在任何时刻,都要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如果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没有一定要成功的信念,那么任何人都帮不了这个人,就连上帝也帮不了他。

3.心灵力量:心理暗示中潜藏的巨大力量

心理暗示往往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调动潜意识的力量,就是在开发人们的潜能,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理解为把自身所想达成的任何愿望,在心里进行反复假设,描绘出成功以后的状态,并且将这个目标和愿望大声喊出来。同时,感受和体会愿望已达成时的情景及内心感受,将目标或愿望灌输至自身的潜意识中。通俗地讲,就是通过使用一些潜意识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或行为,帮助意识达成愿望或启动行为,个体潜意识一旦接收到自我暗示转达的信息,便会迅速作出反应,并且调动各种能量帮助个体找出自我所需的答案,建立起强大的信心,最终协助个体达成目标及愿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的潜意识透过自我暗示所发挥出来的神秘且强大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世界上所谓的灵感和奇迹,大多是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实现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主要是指通过五种感官元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给予自身心理暗示或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