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13529200000032

第32章 所谓“五山十刹”

日本的仓时代的中期已有“五山十刹”,室町时代也有“五山十刹”,都是模仿南宋的“五山十刹”。

……

今天看鹫尾顺敬博士(昭和十六年死)的《日本禅宗史の研究》,其中有《五山十刹的起原沿革》一篇,我读了才知道日本的镰仓时代(约一一八五至一三三五)的中期已有“五山十刹”,室町时代(一三三八至一五七三)也有“五山十刹”,都是模仿南宋的“五山十刹”。

鹫尾博士记南宋的五山是:

(1)杭州临安的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2)杭州临安的北山,景德灵隐禅寺

(3)明州庆元的太白山,天童景德禅寺

(4)杭州临安的南山,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5)明州庆元的阿育王山,广利禅寺

南宋的十刹是(1)中天竺山(临安)天宁万寿永祚禅寺(天竺寺,又称中峰)

(2)道场山(乌程)护圣万寿禅寺

(3)蒋山(上元)太平兴国禅寺(后改灵谷寺)

(4)万寿山(平江)报恩光孝禅寺

(5)雪窦山(庆元)资圣禅寺(一号瀑顶寺)

(6)江心山(永嘉)龙翔禅寺

(7)雪峰山(侯官)崇圣禅寺

(8)双林山(金华)宝林禅寺

(9)虎邱山(平江)云岩禅寺

(10)天台山(天台)国清教忠禅寺

鹫尾引宋濂的两篇文字,我检校原集,转引如下:

(1)《住持净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铭》:

古者住持各据席说法,以利益有情,未曾有崇卑之位焉。

逮乎宋季,史卫王(弥远)奏立五山十刹,如世之所谓官署。

其服劳于其间者,必出世小院,俟其声华彰着,然后使之拾级而升。其得至于五名山,殆犹仕宦而至将相,为人情之至荣,无复有所增加!缁素之人往往歆艳之。然非行业夐出常伦,则有未易臻此者矣。(《四部丛刊》本《宋学士文集》,《翰苑别集》十)

(2)《天界善世禅寺觉原禅师遗衣塔铭》:

浮图之为禅学者,自隋唐以来,初无定止,唯借律院以居。

至宋而楼观始盛。然犹不分等第,唯推在京钜刹为之首。南渡之后,始定江南为五山十刹,使其拾级而升。黄梅、曹溪诸道场反不与其间,则其去古也益远矣。(《翰苑续集》五)鹫尾博士引《觉原遗衣塔铭》止于此。下文紧接的一段,也值得补钞:

元氏有国,文宗潜邸在金陵;及至临御,诏建大龙翔集庆寺,独冠五山。盖矫其弊也。国朝因之,锡以新额,就寺建宫,总辖天下僧尼。当是时,觉原禅师实奉诏莅其职。

又据此文,龙翔寺新建在天历二年己巳(1329)。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朱元璋定建业已一年了,才改龙翔为大天界寺,诏觉原(名慧昙)主之,“亲御翰墨,书‘天下第一禅林’六大字,悬于三门。”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开善世院,秩视从二品,特授师(觉原)‘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住持大天界寺,统诸山释教事,颁降诏命,俾服紫。”

宋濂这两篇文字都是禅寺“官署化”的历史资料,故我补充鹫尾先生没有钞全的部分,留作我自己参考之用。

日本的“五山”,始于建长三年辛亥(宋淳佑十一年,1251)创立的建长兴国禅寺,其碑文说,十一月初八日开基创草,为始作大伽蓝,拟中国之天下径山为五岳之首。(见鹫尾文,页二三七)其时尚无“五山十刹”。其后圆觉寺、净智寺相继建立。正安元年己亥(元大德三年,1299)净智寺始升于五山之列。(页二三八)鹫尾说:当时京都的天台、真言两宗的传统势力还很强盛,睿山的天台僧徒常抑压禅宗的发展。只有京都的建仁寺、东福寺,略具备禅寺的施设。(我的摘译,未必正确。)

他引《南院国师行状》说:德治二年(大德十一年,1307),法皇宣下东关,此寺(南禅寺)当准五山,两国司谨应诏旨为永式。(页二三九)

这仅是略举镰仓时代“五山”开始的一两件史料。从13世纪到15世纪,——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的中期,——所谓“五山十刹”,时常有变迁,有升降,有盛衰。鹫尾书中引用文件,很多有趣味的资料,可惜我不能详引了。

我参考诸桥辙次先生的《大汉和辞典》“五山”条(第一册,页五○九C),所谓“镰仓五山”是:

巨福山建长寺

瑞鹿山圆觉寺

龟谷山寿福寺

金峰山净智寺

稻荷山净妙寺

所谓“京都的五山”,诸桥的《辞典》解作“五寺”:

天龙寺

相国寺

建仁寺

东福寺

万寿寺

但“五山十刹”实不如此简单。鹫尾先生引《扶桑五山记》说大日本国禅院诸山座位条条(历应四年八月廿三日(1341)评定,同五年(1342)四月廿三日重沙汰!)

这里上栏五山即是诸桥《辞典》的“京都五山”,下栏五山即是《辞典》的“仓五山”。原状所谓“自余五山者,随京都仓之所在,相互可为宾主之礼”,是也。南禅寺是依“唐国有五山之上者”之例,升为“五山之上”,这就是仿照金陵的大龙翔寺(洪武改大天界寺)的特殊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