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13529200000028

第28章 佛教的禅法(2)

(4)四禅

三禅舍了喜,还有乐在。第四禅就连乐也去了。《要解》云:行者依于涅盘乐,能舍禅乐。若比丘断乐断苦,先灭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第四禅名为真禅,余三禅者方便阶梯。是第四禅譬如山顶,余三禅定如上山道。

是故第四禅佛说为不动处,又名安隐调顺之处。譬如善御调马,随意所至。

《要解》云: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随意易得;欲修四念处,修之则易;欲得四谛,疾得不难;欲得六通,求之亦易。

我们依此次第,说明禅法的功用。

什么叫做四无量心?

一者慈无量,二者悲无量,三者喜无量,四者舍无量。

兹无量心与前面说的慈心观略同。《禅经》第十四云:……于一切众生起法饶益心,修三种慈: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舍除瞋碍,住仁爱心,随其所应,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与之;谓与种种法乐,修种种慈:先与在家乐,次与出家乐,次与禅定正受乐,次与菩提乐,次与寂灭乐。

《要解》云:念一城众生,愿令得乐;如是一国土;一阎浮提,四天下,小千国土,三千大千国土,乃至十方恒河沙等无量无边众生,慈心遍覆,皆愿得乐。

悲与慈有分别。《禅经》云:饶益众生,说明慈心;除不饶益,说名悲心。若先观众生受无量苦,起除不饶益心,然后见众生除不饶益;除不饶益已,受种种乐,——非与乐也。是名悲心。

喜无量者,《禅经》云:修行于慈境界,以……一切功德饶益众生;见一切众生得法乐已,其心欢喜,念言快哉,永使安乐。

舍无量者,《禅经》云:谓平等清净,离苦乐相。

什么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又名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Eliot 译为四种Jrances。

(1)空无边处,又名虚空处,又名初无色定。《要解》云:……离一切色相,得入虚空处。

又云:行者系心身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心在色,摄令在空,心转柔软。令身内虚空渐渐广大,自见色身如藕根孔。习之转利,见身尽空,无复有色。外色亦尔。内外虚空同为一空。是时心缘虚空,无量无边,便离色想,安隐快乐;如鸟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虚空,无所触碍。是名初无色定。

这段文章真是妙文,故全引之。

(2)识无边处,又名识处。《要解》云:行者……知是心所想虚空欺诳虚妄,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既知其患,是虚空从识而有。谓识为真,但观于识,舍虚空缘。

习于识观,渐见识相相续而生。如流水灯焰,未来,现在,过去识识相续,无边无量。是名无边识处。

(3)无所有处。《要解》云: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观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不住情,亦不住缘,亦不住中间:非有住处,非无住处:识相如是。行者如是思惟已,得离识处。虚空虚诳,识相亦尔。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已,即入无所有处。

虚空处与无所有处有何差别?答曰,前者心想虚空为缘,此中心想无所有为缘。是为差别。

(4)非想非非想处。《要解》云: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疮,如箭。

无想地则是痴处。今寂灭微妙第一处,所谓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则离无所有处想地,则入非有想无想处。是中为有想,为无想?答曰,是中有想。此地中想微细不利,想用不了(想的作用不大明了),故不名为想。

《要解》又谓无所有处属想,非想非非想处属行。五阴之中,“行”最难说。《俱舍论》云:“行名造作”;《大乘义章》三说“内心涉境”为行。这样看来,行是内心的造作(Mental construction)。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我们不用细说了。

五神通或六神通,皆是第四禅的效果。今举五神如下:

(1)神境通(巴利文iddhi),又名如意通,又名变化神通。

(2)大耳通。

(3)他心通。

(4)宿命通。

(5)天眼通。

神境通又分四种:

(1)身飞虚空,如鸟飞行。

(2)远能令近。

(3)此灭彼出。

(4)犹如意疾。

今试举《要解》说明飞行的一段,作一个例。

人身虽重,心力强,故身飞虚空。若行住于第四禅,依四如意分,一心摄念观身,处处虚空如藕根孔,取身轻疾相;习之不已,身与心合,如铁与火合,灭身粗重相,但有轻疾身。

五神通是一种印度古来的迷信。释迦牟尼自己大概也相信这种神通的可能,他的大弟子之中便有以如意通着名的。四《阿含》中也提及各种神通。佛教入中国后,这种迷信常见于各种记载之中。

各种《僧传》里常有其事;小说杂记里更多了。非佛家的宗教也往往受他的影响,如《抱朴子》记《墨子五行记》有变化的幻术;又如儒家记邵雍死时能闻远处人谈话,那也是一种天耳通。

我们现在可以总括的讨论古代禅法的基本性质了。《修行道地经》云:何谓修行?云何谓行?

谓能顺行修习遵奉,是为修行。其修及习是谓为行。何谓修行道?专精寂道是为修行道。(一)又云:其修行者计有三品:一曰或身行道而心不随,二曰或心行道而身不从,三曰修道身心俱行也。(八)结跏趺坐,不动如山,而其心迷散,是第一类。心性调和而身不端坐,是第二类。“身坐端正,心不放逸,内根皆寂,亦不走外随诸因缘”,是第三类。此名“身心相应”。“瑜伽”本义为相应,谓身心相应也。

《修行道地经》的《劝意品》(九)写一个擎钵大臣的故事,说修习心不放逸的效用。这个故事最有文学意味;不但是一种哲学的寓言,故我摘抄在这里,作这篇记载的结论:

昔有一国王,选择一国明智之人以为辅臣。尔时国王设权方便无量之慧,选得一人,聪明博达,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王欲试之,故以重罪加于此人;敕告臣吏盛满钵油而使擎之,从北门来,至于南门,去城二十里,园名调戏,令将到彼。设所持油堕一滴者,便级其头,不须启问。

尔时群臣受王重教,盛满钵油以与其人。其人两手擎之,甚大愁忧,则自念言:其油满器,城里人多,行路车马观者填道;是器之油擎至七步尚不可诣,况有里数邪?

此人忧愦,心自怀懅。

其人心念:吾今定死,无复有疑也。设能擎钵使油不堕,到彼园所,尔乃活耳。当作专计:若见是非而不转移,唯念油钵,志不在余,然后度耳。

于是其人安行徐步,时诸臣兵及众观人无数百千,随而视之,如云兴起,围绕太山。众人皆言,观此人衣形体举动定是死囚。斯之消息乃至其家;父母宗族皆共闻之,悉奔走来,到彼子所,号哭悲哀。其人专心,不顾二亲兄弟妻子及诸亲属。

心在油钵,无他之念。

时一国人普来集会,观者扰攘,唤呼震动,驰至相逐,地复起,转相登蹑,间不相容。其人心端,不见众庶。

观者复言,有女人来,端正姝好,威仪光颜,一国无双;如月盛满,星中独明;色如莲华,行于御道。尔时其人一心擎钵,志不动转,亦不察观。

观者皆言,宁使今日见此女颜,终身不恨,胜于久存而不睹者也。彼时其人虽闻此语,专精擎钵,不听其言。

当尔之时,有大醉象,放逸奔走,入于御道,舌赤如血,其腹委地,口唇如垂;行步纵横,无所省录,人血涂体,独游无难,进退自在,犹若国王,遥视如山;暴鸣哮吼,譬如雷声;而擎其鼻,瞋恚忿怒。恐怖观者,令其驰散;破坏兵众,诸众奔逝。

尔时街道市里坐肆诸卖买者,皆懅,收物,盖藏闭门,畏坏屋舍,人悉避走。

又杀象帅,无有制御,瞋或转甚,踏杀道中象马,牛羊,猪犊之属;碎诸车乘,星散狼籍。

或有人见,怀振恐怖,不敢动摇。或有称怨,呼嗟泪下。

或有迷惑,不能觉知;有未着衣,曳之而走;复于迷误,不识东西。或有驰走,如风吹云,不知所至也。彼时有人晓化象咒,即举大声而诵神咒。尔时彼象闻此正教,即捐自大,降伏其人,便顺本道,还至象厩,不犯众人,无所娆害。

其擎钵人不省象来亦不觉还。所以者何?专心惧死,无他观念。

尔时观者扰攘驰散,东西走故,城中失火,烧诸宫殿,及众宝舍;楼阁高台现妙巍巍,展转连及。譬如大山,无不见者。

烟皆周遍,火尚尽彻。

火烧城时,诸蜂皆出,放毒啮人。观者得痛,惊怪驰走。

男女大小面色变恶。乱头衣解,宝饰脱落;为烟所熏,眼肿泪出。遥见火光,心怀怖懅,不知所凑,展转相呼。父子兄弟妻息奴婢,更相教言,“避火!离水!莫堕泥坑!”

尔时官兵悉来灭火。其人专精,一心擎钵,一滴不堕,不觉失火及与灭时。所以者何?秉心专意,无他念故。

尔时其人敬满钵油,至彼园观,一滴不堕。诸臣兵吏悉还王宫,具为王说所更众难,而人专心擎钵不动,不弃一滴。得至园观。

王闻其言,叹曰,“此人难及,人中之雄!虽遇众难,其心不移。如是人者,无所不办。”其王欢喜,立为大臣。

修行道者,御心如是。虽有诸患及淫怒痴来乱诸根,护心不随,摄意第一。颂曰:

如人持油钵,不动无所弃。

妙慧意如海,专心擎油器。

若人欲学道,执心当如是。

有志不放逸,寂灭而自制。

人身有病疾,医药以除之。

心疾亦如是,回意止除之。

心坚强者,志能如是,则以指爪坏雪山,以莲华根钻穿金山,以锯断须弥宝山。有信精进,质直智慧,其心坚强,亦能吹山而使动摇,何况而除淫怒痴也?

我们读了这个极美的故事,忍不住要引《宗门武库》里的一条来做个比较:

草堂侍立晦堂。晦堂(黄龙宝觉禅师,名祖心)。举风幡话问草堂。草堂云:“迥无入处”。晦堂云:“汝见世间猫捕鼠乎?

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举无不中。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万不失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