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亚洲:沙特阿拉伯(世界我知道)
13525100000001

第1章 沙特阿拉伯国家概况(1)

作为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国家,由于受到沙漠的影响,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燥,多年少雨,因此也被称为“缺水之国”。漫步在沙特城市,不论是麦加还是麦地那,首先令我们想到的就是丰富的石油以及富有神话色彩的伊斯兰教,也正是由于宗教的广泛传播,导致其政治披上了一层宗教色彩。

第一节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王国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国家,“空旷的红沙漠”、“无流国”等一系列的代名词将沙特的特点展现在世人面前。走进沙特,映入我们眼帘的不是黝黑的石油,就是浊黄的沙漠。在单调颜色之外,却出现了一抹绵延深邃的湛蓝,翻开地图才发现原来这便是横跨非洲以及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红海。但在沙漠中与酷热作斗争,为人们阻挡风沙的枣椰树的确是沙漠的卫士。一排排枣椰树,形成了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它们用结实的枝干,保卫着沙特的每一寸土地。阿拉伯世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除了灿若繁星的名胜古迹、浩瀚无际的大沙漠、挺拔秀丽的椰枣令人流连忘返外,更有许多特有的动植物为之增添了不少奇趣。

1.沙特地理概况

沙特阿拉伯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数百万年前,这块大陆的东部边缘地带周期性地受到海水侵蚀,日积月累,这块海域最终变成了今日的波斯湾。而在海域生存了数百万年的海洋生物们的尸体沉积物变成了这一地区最富有的资源——石油。

阿拉伯半岛本身的历史并不长久,最初是由于近期历史地壳活动而形成的岛屿。其形成的时间大约在2000~2500万年之间。

由于地壳活动使地表产生巨大的力量,为此将紧密相连的阿拉伯板块和非洲大陆板块分开。它们相互分离,最终形成一条幽深的大峡谷,被漂流过的海水不断填充,形成了今日湛蓝的红海。

由于地壳不断的活动,峡谷继续延伸,演变成非洲大陆的裂谷。亚丁湾连接红海南端,把阿拉伯半岛和“非洲角”分开,向东展开为阿拉伯海。在半岛东南角,阿拉伯海逐渐变窄形成阿曼湾,向北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与波斯湾相连。阿曼湾与波斯湾把半岛与伊朗分开,而沙特王国恰好成为阿拉伯半岛的中心点。

自1930年发现石油以来,沙特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强大,现代文明和各种新生事物也不断涌入这个最传统的伊斯兰国度,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发生碰撞,并逐渐地融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沙特可见到最新款的跑车、豪华的别墅及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还有高档的金银首饰店和充满异国情调的香料市场。一走出城市,浩瀚的沙漠之中点缀着令人惊奇的绿洲和阿拉伯远古时期的建筑遗迹。沙特阿拉伯还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徒的朝圣之地。

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是伊本·沙特,沙特之名即来源于此。在阿拉伯语中,沙特为“幸福”之意;阿拉伯一词,为“沙漠”之意。沙特阿拉伯即为“幸福的沙漠”之意。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沙特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与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

沙特阿拉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很低。它的国土大部分位于阿拉伯高原,红海和波斯湾沿岸为平原低地。全境地势由东向西成阶梯状,西、中部为高原山地,西部是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其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在3000米以上;中部为纳季德高原,有图怀克山脉;东部为波斯湾沿岸平原;南部是辽阔的鲁哈利沙漠;红海沿岸地区是宽约70千米的红海低地。沙特阿拉伯的气候非常干旱,地面没有流河和湖泊,只有在低洼处,有地下水涌出的地区,形成了绿洲。沙漠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所以有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王国”之称。

在阿拉伯半岛干燥的沙漠气候下,风化地形普便,被风吹干的岩石屹立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构成沙特阿拉伯独特的自然景观。

沙特幅员辽阔,占据了阿拉伯半岛的70%,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属于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日照非常强,夏季十分炎热。

半岛降水量极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侯,其他广大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整个阿拉伯半岛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超过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也高于10℃,多在15~24℃之间。

南部地区更热,比如半岛南端的亚丁,年平均气温为28.9℃,7月为32.5℃,1月为25.4℃,有四五个月的月平均气温超过30℃。半岛绝对最高气温常有50~55℃。半岛气温年差很大,一般在15℃以上,在一些地方可达20℃左右。

2.沙漠中的“空域”

“听说远方有一片红沙漠,凡越过的人都可以得到真爱;听说红沙漠里有一株青翠的仙人掌,可以治愈因爱心碎的人的伤;听说仙人掌上有一条变色龙,收集到它的眼泪可以让爱人回头……”在人们发现红沙漠之前,这个传说已经在沙特以及周边地区流传了千百年。红沙漠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寻觅爱人的脚印。

鲁卜哈利沙漠在阿拉伯语中是“空旷的疆域”或“沙地”的意思。由于其占据阿拉伯半岛的1/4,为此被称为“空旷的四分之一”。虽然其地表只占沙特的1/4,但存沙量几乎占撒哈拉沙漠的一半,因为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砾平原与裸露的岩层。

鲁卜哈利沙漠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海,占地面积达22.5万平方千米。这片沙海从沙特阿拉伯延伸到也门、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粉红色沙丘上掺杂灰白相间的沙粒,如同撒了一层盐。气温极高,最高为54.4℃,除了少数植物、蜘蛛和啮齿动物外,极少有其他生物生存。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地形多样:西部海拔610米,沙粒细软;东部海拔183米,有沙丘、盐沼和小沙原,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之一,几乎没有人居住。

这个极端险恶的沙海世界,或许也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但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好奇之心。在无边的大漠之中,如果发现远处沙丘上有白色物体,那也许是骆驼的遗骨或干枯的胡杨树干。沙漠中草木不长,阳光下一片火红,没有一丁点绿色,使人望而生畏。近看岩石斑驳,层层重叠,或竖石高低排列,碎石裸露,或如刀削峭壁,沟壑万丈,红色的沙土一铺万里,波波相连。

几千年来,鲁卜哈利沙漠一直是地球上最酷热、最干旱和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根本不适于人类居住,但这里也孕育出一种边缘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里环境如此恶劣,适应能力超强的人才能在此生存,为此鲁卜哈利沙漠一直是探险者穿越的蛮荒野地,而不是人们决定在此定居的目的地。

沙漠给人的印象是荒凉和暮气沉沉的,但它们有时也相当美丽,尤其是从太空中看沙漠。不同类型的沙、地形、风向和气候相结合,形成了各种巨大的奇异景观,特别是当沙丘移动时,会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风景图。

据考证,积极进取的贝都因人的部落走到这片荒芜沙漠的边缘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自傲的贝都因社会正努力适应一种新生活,这种生活结合了伊斯兰教、古老的部落习俗以及新近发现的石油财富带来的高要求、快节奏的现代世界生活。

贝都因人凭借着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生存技能,组成了一个荣誉至上的复杂社会。接下来,冲突、结盟、袭击、反袭击,任何微小的异常迹象(沙子上的骆驼蹄印或一天前的火堆痕迹)都不被放过,为了保卫水井可以战斗到死。贝都因人无视国界的存在,仅遵守由家族和传统约定的领地界限。正当他们对脚下的石油财富还毫无兴趣之时,这种财富已经对他们保留下来的传统生活构成威胁。

3.红海,沙漠中的一抹湛蓝

走在沙特阿拉伯地区,人们总是被清真寺及伊斯兰教堂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场所所吸引,但其色彩不是沙漠中的浊黄就是石油的黑暗。在漫长的路途中,不知从何时开始,单调的黄色之外有了一抹绵延不断的湛蓝,像一条蓝色的带子躺在黄色的土地边,这便是横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红海。

红海形状狭长,犹如一头张嘴的鳄鱼,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多千米,最宽处达306千米。受东西两侧热带沙漠影响,红海常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却很高,是世界上水温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之一。红海的海水非常蓝,犹如蓝宝石一般,深深浅浅,轻盈妩媚,近乎透明,把人眼都要晃花了。白色的遮阳伞、别墅,衬着蓝天丽日,无比夺目。

对于红海名字的由来,至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在红海之中,有众多色彩鲜艳的贝壳,继而使得水色变得深红;还有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也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故其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还有人认为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及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面呈暗红色,因此称为红海。

有这样一种说法。在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与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的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西亚人眼中,黑色代表北方,红色代表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但红海最为着名的传说是来自《圣经》中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的故事。那时的犹太人不信上帝,他们在埃及备受奴役,需有人指点迷津。摩西是被埃及公主收养的犹太人,长大后被立为王子,受到上帝的感召,决心拯救埃及同胞。上帝告诉摩西,你可以带领埃及的犹太人脱离苦海,但必须途经红海。摩西带领众人来到红海,面朝大海举起手杖,海水从中间分开了一条路,于是他们成功登陆到被奉为基督教圣地之一的西奈半岛。

红海除了颜色湛蓝外,最特别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热了。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17℃,而红海的表面水温在8月份可达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达到约21℃。更为奇怪的是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60℃。

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和水下岩岭,大洋里的淡水很难进来,红海中的咸水也难以流出去,为此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热洞”。热气腾腾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使盐的浓度越来越高。因此,红海的海水就比其他地方的海水咸多了。

红海的海水很清澈,二三十米以下的海中,珊瑚像一根根柱子,一直长到海面附近。珊瑚上附着很多海藻、海葵及海胆等生物,色彩斑斓的鱼群围着珊瑚游来游去,海水在光影映照下,变幻出湛蓝、黛青、碧绿的颜色。除了鱼儿、珊瑚外,还有漂亮的海鸥与海豚。

红海美丽的海滩是大自然对人们精美的馈赠。不远处,层林叠染,连绵的山峦和海岸遥相呼应,中间狭长地带则是人们露营游玩的宽阔平原,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气候共同组成了红海优美的风景画,让人仿佛陶醉于人间天堂之中。

4.沙特忠诚的“卫士”——枣椰树

阿拉伯人曾说过:“家中无椰枣,就会闹饥荒。”据统计,《古兰经》中赞美枣椰树的地方,多达二十几处。可见,椰枣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椰枣是阿拉伯人的食粮之一,为此枣椰树便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树。

在沙特阿拉伯,枣椰树一直被视为是民族的象征,沙特人像对待国旗一样地喜爱着神奇的枣椰树。

枣椰树的形状如椰子树,但较椰子树矮,枝干粗大,并且成熟的果实像枣状,为此被称为枣椰树,是沙特阿拉伯最常见的树。

枣椰树属常绿乔木,是棕榈科海枣。它是一种适应环境极强的盐生植物,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

枣椰树一般生长在高温缺水的沙漠地区,其根茎向地下深扎数米,以汲取地下丰富的水源,然后通过树干中密布的纤维管,将水送达树的顶端。

由于沙漠地区光照较强,为保持水分减少蒸发,枣椰树的叶子呈现细长状。枣椰树的各种构造就好像是为了适应这片神奇的沙漠而生。

它喜盐分、爱干燥、宜高温,树干的构造与叶柄叶片都迎合了沙漠的种种特性。

枣椰树不需特殊的照顾,它默默地承受着地表的干旱,为沙特人阻挡着风沙的袭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千百年来,沙特人用其树干做成建筑材料,用其枝叶编织箩筐、篮子及席子。用枣椰树枯萎的叶子制成燃料,用其果实当主食和果品,用其种子磨成粉代用咖啡或者榨油。

枣椰的果肉香甜甘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极低,可以做食粮、糖、酒或糕点,枣椰被誉为沙漠面包。枣椰就好比是大自然对沙特人的恩赐,为其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每逢夏秋交替之际,枣椰树挺拔的树干和细长的枝叶,加之串串金黄的果实,形成了沙特阿拉伯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