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压抑性文明与爱。
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一书的导言中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文明以持久地征服人的本能为基础。”(同上书,1页)
他指出,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文明对人类的本能,包括性欲或爱欲,是压抑性的,是一种压抑性文明。而他自己,并不赞成这个观点。他认为,有可能建立一种“非压抑性文明”。
他说在非压抑性条件下,性欲将成长为爱欲……爱欲想使自己在一种永久的秩序中长久不衰。……确实,世界上普遍的缺乏和贫困可被有效地克服,以便普遍的自由逐渐成长,但这种克服似乎是自行推进的,是一种持久的劳动。”“劳动时间和劳动能量的减少,将导致人类生存发生质的变化;决定人类生存内容的,不是劳动时间,而是自由时间。不断扩展的自由王国真正成为消遣的王国。”(同上书,147页)
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马尔库塞受到马克思的影响。
总之,马尔库塞认为,随着人类持久的劳动,随着世界上的贫困的被克服,人类完全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自由,使爱欲得到更完满的实现。
三、弗罗姆
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18年,弗罗姆进人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学。1919年后,进人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年至1930年间,也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人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1934年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后,在1943年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纽约分校。1950年,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出任教授。从1957年到1961年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又从1962年担任纽约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1965年弗洛姆退休。1974年搬到瑞士。1980年,他在八十岁生日前五天去世。
他毕生致力于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伊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他是“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著作很多,有《逃避自由》(1941)、《自我的追寻》(1947)、《心理分析和宗教》(1950)、《健全的社会》(1955)、《爱之艺术》(1956)、《马克思论人》(1961)、《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1965)、《人的本性》(1968)、《占有还是生存》(1976)、《弗洛伊德思想的伟大和局限》(1979)、《生存的艺术》(1993)、《存活的人》(1997)等。
他关于爱的学说主要在他的《爱之艺术》中,现归纳、评述如下:
(一)爱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回答。
他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对人类存在的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爱之艺术》,据赵正国译本,12—21页)
由于人类的天性是一种社会性的高等动物,人类需要在社会中,或人际关系中生存。一旦,人离开了社会,或离开了其他人,人必然会感到最大的痛苦,这就是弗罗姆所讲的“疏离感”。疏离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才能解除疏离感,使人有幸福感。
(二)爱是一种行动。
弗罗姆说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类力量的实践。爱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性的产物。”(同上书,24页)
弗罗姆“爱是一种行动”的观点,对于我们认识“爱”有重要意义。当然,爱需要有理智,但理智并不就是行动,而爱是出于情感的,是一种生命力,是要付出行动的。这是爱与理智的区别。
(三)爱是给予。
弗罗姆税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可以用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来描述爱的特征。”
“有些人把给予当成一种牺牲,他们认为,正因为给予是痛苦的,所以才应该这么做。”“对有创造性性格的人来说,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恰恰是通过给予我们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对活力与潜能增强的体验使我充满快乐。”(同上书,24页)
弗罗姆这段话说得非常好。“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这是爱的真诗。如果将爱看成索取,那就不是真正的爱。正因为爱是给予,爱是不求回报的。不求索取的爱,才使自己感受到爱的愉悦。
(四)自爱与爱人。
弗罗姆说:“爱,在原则上说,是无法将‘对象’跟自己分别开来的。……爱是积极地渴望被爱着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自爱的能力。”
“一个人能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他自己。”(同上书,52页)
因此,弗罗姆的观点是:自爱与爱人是统一的。你不爱他人,你就不是真正的自爱,因为你丧失了自己的德性和快乐。
与马尔库塞相比,弗罗姆对爱的观点更接近于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小结:弗洛伊德最早的学说,主要是在性欲方面,后来马尔库塞与弗罗姆将弗洛伊德学说从性欲发展到爱欲,并且与文明的进步联系起来(非压抑性文 明),提出“爱是给予,不是索取”等重要观点。应该承认,弗洛伊德本人和他的学派,对于加深人们对于爱的认识上,有重要的贡献。
辛格论爱
艾维因。辛格(Irving Singer)是美国当代哲学家,他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从1951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有20多本著作。
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而性(Sex)和爱(Love)是他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他关于性和爱的著作有:《人类的性的目的》(1973),《爱的性质》(1984—1987),《爱的性质与追求》(1995),《生活的意义》(1994一1996),《性:哲学人门》(2004),《探索爱与性》《2001》,《爱的哲学——部分总结》(2009)。
从他的著作名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他是西方现代以性与爱作为研究主题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他的最新著作《爱的哲学——部分总结》概要地总结了他关于性和爱的研究成果。此书是他献给美国“性与爱哲学学会”的,于2009年出版(至今尚无中文译本)。从这部著作中,可以归纳他关于爱的研究的一些主要论点如下。
(一)他对西方哲学家关于爱的观点的评述。
辛格对于西方自古代到当代许多位哲学家关于爱的观点或学说,都有所评述。
1.柏拉图
辛格认为,柏拉图是哲学之父,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是西方世界中关于爱的探索的开创者。
在柏拉图的中期著作《会饮篇》(The Symposium)中,他借阿利斯芬之口谈到男女同体的寓言(本书第三篇中有介绍)。但在他晚年著作中,如《法律篇》(The Laws)中,柏拉图的观点有很大改变。他反对同性恋,而主张一男一女的婚姻。在《理想国》(The Republic)中,他对于人类爱的理解是:对善的追求,对美的欣赏,对于理想社会的寻求,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对于祖国与民族的奉献,对于神的爱。这类高尚的爱远远超越了性爱。
他认为,柏拉图的思想是每个受教育的人都应该学习的。
2·休谟
辛格提到休谟关于爱的学说。休谟认为有两种爱,一种是性爱;另一种是仁爱。按休谟的观点,性爱是很有活力的,也没有任何错,即使是婚前的,或非婚的。但休谟坚持认为,性爱只是爱的一种,它很快可以转人仁爱。仁爱关心人的幸福,也仰慕对方的善良。
休谟认为,性爱有三个组成部分:双方的热恋,对于对方的美丽的爱,对于对方的责任感。
辛格指出,休谟关于性爱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3.叔本华
辛格对叔本华的评述是: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意志(will)推动的。意志的目标是在生物学上保存并延续人类,而爱只是它的设施(device)。爱使一男一女在一起,发生性的关系,从而产生下一代。对叔本华来说,爱基本上就是性。
叔本华认为,人类要解救自己,就要拒绝接受意志,这样才有人的尊严与快乐。
4.尼米
辛格指出,尼采是受到叔本华的深刻影响的。
尼采早期基本接受叔本华的思想,后来建立起与叔本华有所区别的哲学。叔本华要求人们要对意志说“不而尼采提出,我们要学习怎样对意志或自然说“是”
尼采一个重要观点是“命运之爱”,就是接受任何事物,按事物的本性去爱任何事物。这是尼采对于“超人”的理解。超人就是意志的主人,它能实现事物的本性,并且充实它们。尼采在他的著作中的超人的例子是艺术家。他肯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知道怎样去爱,怎样在与各种事物的关系中发挥创造性。
5.弗洛伊德
辛格谈到弗洛伊德关于爱的二元论。辛格指出,20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对于“真正的爱”与“坠人恋爱”进行了比较。一般认为,真正的爱是与婚姻相联系的,与对方生活在一起,并不必须有热恋或性感的快乐。这里又联系到休谟的两种爱的学说。
有男性病人向弗洛伊德诉说我在情妇那里能享受到性的快乐,而在妻子那里却享受不到。”弗洛伊德向病人宣传的观点是你能贪欲的地方,你不能爱;尔能爱的地方,你不能贪欲。”
这是弗洛伊德的爱的二元论观点。
6.桑塔亚那
辛格认为,乔治。桑塔亚那(Geoge Santayana)是20世纪最重要的柏拉图主义者,或新柏拉图主义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与自然主义者。他将两种思想(即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融合起来。
他不赞成以下观点:科学是真理的唯一源泉,而宗教是意识性的伪科学。他对于宗教怀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他对于友爱与其他人类爱的形式也有深刻了解。
辛格特别赞赏桑塔亚那关于两种爱有共同源泉——即诚爱(Piety)的观点。诚爱指的是:对你的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伴你而生的你的文化与宗教虔诚。
辛格承认,虽然他不完全同意桑塔亚那的某些观点,桑塔亚那的思想对他自己影响甚大。
(二)西方社会中爱的历史发展。
辛格专门分析了西方社会中爱的历史发展。他指出,在西方社会,爱从中世纪的贵族化爱,转变到近代的浪漫化爱,又发展到当代的民主化爱。
1.贵族化爱
据他分析,贵族化爱有如下特点:
(1)基督教是中世纪是主流宗教,而“神爱”(Agape)是基督教的核心观念。“神爱”是上帝的爱的赠予。辛格承认,他自己关于爱的赠予的观点来自基督教的“神爱”。
(2)贵族化爱是将基督教思想的人性化。它包括对自然的爱,不仅因为自然是上帝的创造物,并且因为它本身就值得爱。人类可以有爱,并不只是与上帝有关,还可以与另一个人,特别是异性者相爱。人们可以像爱上帝那样地热爱他的伴侣。
(3)贵族化爱的社会圈子很小,主要是在精英阶层,不包括一般百姓。而出身下层的人,如诗人,可能颂扬上层的妇女。
2.浪漫化爱
浪漫化爱是从17世纪时的清教主义与理性主义开始的,它继承了贵族化爱的部分观念。清教主义者主张在宗教框架内享受人类的性爱。理性主义者主张不盲目地服从性感的激情,而对待爱有理性的认识。
莎士比亚在他的杰出的戏剧中表达了浪漫化爱的观念。
到19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渗透进来,鼓励人们去爱任何一个他希望爱的人,而摆脱家长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