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13520600000018

第18章 爱有哪几种?(9)

(二)祖国之爱有极强的凝聚力。

对家庭与亲人的爱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每个人的家庭和亲人都不一样,爱的对象是分散的。对同一个国家的人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爱的对象,那就是祖国。因此,祖国之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它将亿万人民的心凝聚在!起。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而十三亿中国人至今每年仍然过端午节,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罗斯福在连任四届总统期间,他的“新政”凝聚了全美国人的心,克服了经济危机。“二战”时期,他以他本人的爱国热情凝聚了全美国人的心,战胜了法西斯。

(三)祖国之爱必须是正义的。

祖国之爱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并不是所有的祖国之爱都值得称颂。希特勒用“德国优等民族”、“日耳曼主义”等口号来鼓动德国人,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国主义者颁布《国家总动员法》,用“天皇至上”、“大东亚共荣圈”等口号来武装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这种所谓的“爱国”,都是非正义的。法西斯杀害了几千万无辜人民,最终使德国和日本遭受毁灭性的失败。

中国清代末期发生的义和团运动,盲目地排外,杀害许多在中国的传教士和外国普通群众。其结果是使中国在国际上自我孤立,引来八国联军的人侵,给中国带来的是屈辱和灾难。这样的爱国,是不值得称颂的。

真正的祖国之爱,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

屈原维护的楚国,文天祥维护的南宋,当时都是受侵略的国家,他们为抵御外敌而献身,是正义的,是光荣的。

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国力很弱,许多强国对新中国不予承认。在这样的背景下,邓稼先付出他一生的心血,成功地研制出中国自己的两弹,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的核科学,只用于和平事业,从来不用于战争。因此,邓稼先的祖国之爱是正义的。

罗斯福领导全美国人,将美国引向民主、自由和繁荣。

1940年11月2日,他在竞选第三任总统时发表演说,谈他对于美国的展望。他说我看到的美国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不会再有累世的贫困……人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保护……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工人是自由的……年人将安享晚年……美国是一个致力于自由的美国……一个珍视和平的民族”

1941年1月6日,他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他说我们期待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他的四项自由是: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崇拜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免除恐惧的自由。

罗斯福在他实施的国内外政策中,逐步地实现了他的这些庄严的承诺。

因此,罗斯福对美国的爱是和人类的民主、自由、均富、和平的进步事业一致的,是正义的。

人人都想懂科学(科学之爱)

科学是西方文化的精华。中国20世纪初“五四”运动时,陈独秀等人从西方文化中引人中国的就是科学和民主。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宝贵的内涵,特别在哲学、伦理学、艺术等方面。在医学、农学、建筑学、数学等方面,中国都是有着悠久传统的,但一般属于经验性的技术,不能说是科学。

西方科学是从古希腊开始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科学的形态。西方科学的真正崛起,是在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之后。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在全世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农业、医药业、能源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航天业等的迅速进步。世界的现代化,首先得益于科学的进步。

科学是怎样得到进步的?当然有欧洲产业革命的推动,有西方启蒙哲学思想的促进,而从科学发展本身来说,主要是依靠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艰苦的科学探索。科学家为什么会愿意付出毕生的智慧和辛劳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精神动力是什么?这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问题:科学之爱。

为了说明科学之爱,我们以两个在世界科学史上有划时代影响的科学家为例,他们就是哥白尼和爱因斯坦。

哥白尼(1473—1543)出生于波兰托兰市一个富裕家庭,父母亲早逝,他由舅舅瓦兹洛德抚养成长。瓦兹洛德是意大利北方的文艺复兴先驱,知识渊博,爱好科学,对哥白尼一生影响很大。

哥白尼从小就爱凝视天空,观测闪烁的群星,探究宇宙的奥秘。

1491年,哥白尼进人波兰著名的克拉科夫大学。他集中精力学习天文 学、数学、地理学、哲学等课程。他深受著名天文学家沃伊切赫的影响,立下了献身于天文学的终身志向。

当时在天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学说。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有九重天;太阳、恒星、行星,各占有不同的天层,围绕地球而旋转。宇宙最外层是原动力天层,是神居住的天堂。

托勒密学说为了解释天文观测的事实,需要添加许多“本轮”,一直加到80个之多,还是不能圆满解释天文现象。

哥白尼在克拉科夫大学时,就对托勒密体系产生怀疑。他认为,托勒密体系漏洞百出,不是修修补补所能解决的,应该有根本的改造。

哥白尼后来又到意大利的几所大学学习,历时共7年,主要学习法律、天文学、数学、神学和医学,获得了教会法规的博士学位。

1503年(33岁),他回到祖国,担任瓦尔米亚教区主教(就是他舅舅瓦兹洛德)的秘书,在与侵扰波兰的十字军骑士团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510年(40岁),他担任弗龙堡的神父,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在弗龙堡,他担任神父会的财务管理人,对币制改革做出出色的贡献;同时他又担任医生,受到民众的热情爱戴。他还带领人民成功击退了骑士团的来犯。

但他在弗龙堡时期的主要兴趣,是在业余的天文学研究上。

他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为他的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着自制的天文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天文观测。

1510年,他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天文学论文《浅说关于天体运动的假设》。1515年,他开始写作他的传世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经过28年,到1543年,该书才正式出版。

在《天体运行论》中,他用大量的论据证明:把地球看做宇宙中心的论点是错误的。他说行星看起来时远时近,这件事确凿地证明它们的轨道中心并非地心。”他用优美的语句歌颂太阳静居在宇宙中心处的是太阳。……太阳堪称宇宙之灯,宇宙的心灵,宇宙之主宰。”

当然,后来天文学研究知道,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是哥白尼以许多天文事实推翻了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这是在整个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日心说的证明,冲毁了上帝为了眷顾人类而创造宇宙的神学学说,开创了用科学观测和数学论证来了解大自然的新时代。

但是,日心说的命运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教会对日心说展开疯狂的反扑。新教首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对日心说极端仇视。1600年,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被天主教会活活烧死。1632年卓越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系统的对话》一书,坚定地支持日心说。次年,他被迫到罗马宗教裁判所接受审查,受到终身监禁,在监狱中结束他伟大而悲壮的人生。

但是,哥白尼之后,天文学新发现的事实全都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台,对行星进行了20年的观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在第谷的数据基础上,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哥白尼学说,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这是继哥白尼日心说之后,天文学的又一个最重要的理论突破。

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学说和“开普勒三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天体力学的理论体系。

187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太阳系的新行星——天王星。但天王星有摄动(行动不规则)。1846年两个青年天文学家(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威烈)预测有另一颗新行星的存在,并且根据哥白尼的学说和牛顿的原理,推算出它的位置。德国天文学家伽列,终于在观测中发现了这颗行星,取名为海王星。

恩格斯说: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有三百多年,一直是一种假设。……当伽列确实发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学说就被完全地证实了。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后,科学革命的浪潮从此不可阻挡地向前推进,哥白尼的日心说带动了后来科学的全面繁荣。

下面介绍爱因斯坦的事迹。

17世纪时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牛顿力学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科学家们都认为,物理学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不会再有重要的新发展。

但是科学发展永无止境。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一系列新发现动摇了科学家们的信念。科学界的说法是出现了物理学上空的乌云。

在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处于危机的时刻,出现了一位当时很不著名,后来被公认为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美籍德国犹太人。1879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小镇乌尔姆。父亲办了一家电气工厂,因工厂倒闭而全家迁到慕尼黑,后来又迁到意大利,一家生活很艰难。

爱因斯坦幼时似乎是个迟钝的孩子,三岁还不会讲话。但是他充满好奇心,四五岁时,父亲送他一个罗盘。他发现指针始终指向固定的方向,非常惊奇,一连几天都在琢磨这个罗盘。他心想,一定有什么东西隐藏在这个奇异的罗盘里面。

他进人中学后,也往往为一些事情感到惊奇。他特别迷恋数学,一个大学生朋友送他一本《圣明几何学小书》,他一口气读完了。爱因斯坦后来回忆这本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12—16岁时,他依靠自学,熟悉了基础数学和微积分,阅读了《力和物质》等科普读物。当同学们还在死背课本上的教条时,他早已在高等数学的天地中遨游了。

1896年,他进人瑞士联邦大学,攻读数学、物理学、哲学、历史等课程。但他毕业后却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做代课教师等临时性工作。1902年,在朋友帮助下,爱因斯坦到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一名三等技术员。在专利局的7年时间中,他创造出震惊世界的科学奇迹。

爱因斯坦一生的科学成就主要是:

(一)1905年,提出光量子论和光的波动和微粒的二重性。

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能解释光的直射、反射、折射现象。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能解释交叉光线互不干扰,光线可以在障碍物边缘拐弯而前进等现象。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相同,因此,光就是一种电磁波,光的波动说取胜了。但后来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却是波动说无法解释的。关于光的两种学说,争论了200多年。

爱因斯坦在普朗克提出的量子概念启发下,提出光量子学说。该学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电磁波);而这种波动与声波或水波不一样,它不是像空气(声波域水体(水波郷样的物质的连续性变化,而是粒子(光子域能量(光量子)的发生强度的变化。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具有微粒和波动的两重性,解释了光特性的各种疑团。

他因提出光电效应理论(其实这只是他一生中一个较小的成就),得到1921年诺贝尔奖。这个理论为后来的激光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基础,(二)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著名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牛顿的物理学原理都建立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基础之上。所谓绝对空间,就是永远不动的、永远不变的空间;所谓绝对时间,就是均匀流去的,与外界无关的时间。这样的观念是符合人们的常识的。

19世纪时,科学家普遍相信“以太”的存在。以太被认为是充满宇宙空间的静止不动的介质。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两人进行了著名实验,目的是测定地球运动相对于“以太”的绝对速度。他们用一个光源,同时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A与B)发射到相同的距离,其中方向A,是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的;方向B,则与地球运动方向垂直。按理,方向(A)因有地球速度的加人,光线在这个方向传播应该比在方向(B)传播,达到目的地的时间要早。但是他们的实验却反复证明,两个方向的光速完全相等。同样的实验,后来由许多科学家重复,结果都一样。这样就证明了在任何情况下,光速是不变的。这个结果引起物理学界极大的震动。

这样一个奇异的现象应该怎样解释?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套转换公式:在运动物体的时间(t)与静止物体的时间的关系是式中,u是运动物体的速度,c是光速。此公式的意思是:随着物体速度(u)的加大,时间的计算应该加大。这个转换公式可以解释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实验结果。

但是科学界认为洛伦兹的公式是人为的“自圆其说”,没有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