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13520500000033

第33章 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点及其实施(1)

陈龙根、罗永彬

一、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重点、特点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以知识经济为时代特征的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正在呈现出为成人提供终身化的生存竞争手段和以各个个体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服务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向,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曾强调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与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制度,学校更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教育服务。”我们认为,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终身、开放、多样、创新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三者整合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传递的高等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以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以及提高素质、提高生存质量、完善人为目的,依托网络,以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生活教育、闲暇教育和其他非正式教育为基本构成要素,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主阵地。

(二)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发展重点

继续教育是为处于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成员提供岗位所需的,以提高和完善智能,更新、扩展和重组知识和技能结构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它是高中或大学后教育的延续,覆盖了成人职业生涯的全部时空,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1]是在1993年提出的。至今,在全球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在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1800万人)居世界第一,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口总数(7000万人)居世界第二[2]的基础上,近年来,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先后出台了继续教育的专项法规,使成人高等教育以继续教育为重点得到了相应的法规保证。可以预见,“国家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证书制度、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1]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在实施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发展重点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1.终身性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在1993年确立的“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1]的政策推动下实施的。我国的继续教育在萌芽阶段就在终身教育的原则指导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壮大起来的,它面向整个社会成员,教育的时间也贯穿于人的一生,促使社会成员终身受益,从而体现它终身性的特点。

2.专业性

继续教育一般以从业人员为对象,针对作业人员的岗位需要开展的,使他们接受“能经常获得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提高和完善的教育”,“重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3]。如浙江省实施的“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3年3万新技师工程”[4]等培训和继续教育,就是分别以提高执政能力、企业经营和竞争力、专业技术员和工人的创新力等为本,充分显示其专业性的特点。

3.多元性

我国的继续教育主要依托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来实施。其教育对象包括大学后在职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岗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等;其层次有高、中、低之分;其形式则有脱产、半脱产、业余学习,结合课题学习和研究等;其举办者有高校、企业或企业与高校合作联办、科研院所、其他社会组织等,充分表现出其多元性的特点。

4.国际性

继续教育的国际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有许多国际上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国正在逐步实施。二是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提高阶段的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补充,有条件的办学单位正在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培养既掌握中国国情又有国际工作经验的国际化高级人才。

5.网络性

当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具有全球开放性、学习时空的灵活性、信息传递的时代性、知识创新的互动性、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性和共享性、学习目标个性化、学习进程柔性化等特点,不仅能提供满足个人一生所有阶段需要的、适合于本人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还能按自身需要获取全球最为权威、最前沿的信息,得到最优教师的指导、帮助和科学的训练,体现其主阵地的特点。

(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实意义

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和素质要求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在从业人员中,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学习重点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仅是个人应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无疑地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2.对落实以人为本具有基础建设性意义

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以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本,总之就是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在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务必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教育对象为最高价值取向,以社会需求为最高价值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激发其活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无疑地对落实以人为本具有基础建设性意义。

3.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长远的促进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当今,大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的脱节,产生了大学生扎堆“回炉”的现象。如浙江温州开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报名人数竟5倍于招生数,山东在2007年有4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技校学技术,占了新生数的1/4,等等[5],充分说明“没有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强国,人才资源强国,就可能是一句空话”[6]。人事部、教育部正在积极酝酿、起草相关的继续教育条例、继续教育法规等,充分说明继续教育是一个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长远的促进意义。

4.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提供良好条件的基础意义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高等教育是为人们提供优质、多样、收费低、符合不同个体需要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正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变的有效工作体系,为人们终身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建立时时学、处处学、终身学的观念和氛围提供良好的条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意义。

二、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重点和成人高等教育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以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树立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也是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当今,就是要在明确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