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13520500000031

第31章 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1)

吴向明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围绕学院发展,立足本科教育,以教师为本,又好又快地推动学科建设上水平上层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调研

近年来,经贸管理学院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与全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形势是相一致的,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等质量工程方面,取得了长足而快速的发展。但相比本科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师资队伍中部分“存量师资”的知识“老化”问题,教学改革积累不够,以及教学投入相对不足等不适应态势,势必影响下一阶段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下面就师资队伍、教学基本建设,以及学生毕业率和学位率等三方面的调研予以说明。

(一)师资队伍满足教育教学情况

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MBA(SMBA)、工程硕士、中英合作硕士等800余人,专任教师约100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40人,在读博士16人。

近三年全院教师年均本科教学当量在380以上,这并不包括研究生和MBA、工程硕士等的教学工作当量。如果考虑学院中一些教师承担的国际学院、成教学院以及之江学院的教学工作当量,教师的人均当量还要高出许多。而学院在上一轮改革中每编制当量为25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处于超工作量负荷。数据与教师调查问卷中反映的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工作量偏重相符。学院本科教学生师比较高,全校生师比近三年有逐年下降趋势,而我院基本稳定在1∶25左右。

(二)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情况

近年来,学院博士点和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的陆续申报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发展平台,教学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继省级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取得成果的同时,学院在新一轮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中取得了较大发展。申报成功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贸易实务”国家级精品课程,培养了一批起点高、教学效果好的中青年教师。

学院各项教学基本建设走在学校前列,甚至与省内外高校二级学院相比,学院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成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近三年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重点教材没有申报,各学科发展亦不平衡。项目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学和技术经济两大学科。像会计学科缺少强有力的学科带头和从事教学改革的教学梯队。

(三)毕业率与学位率情况

近三年学院毕业生的毕业率和学位率逐年增加,超过理工科学院。这与学院加强教学质量建设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毕业设计(论文)规范与质量要求方面,学院不仅在制度上,对选题、审题、教师指导、评阅、答辩等环节进行了系统改革,而且从管理上着手,开发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院间的交流。从2007届开始实施毕业生两次答辩制度,从严把关毕业环节质量,同时给学生提供两次答辩机会。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教学投入问题,学校把岗位津贴和奖酬金的自主权下放给学院的同时,也把压力传递给了学院,如何保证教学投入满足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需要,需要全院上下认识一致。又如教风问题,在强调学术自由的同时,教师如何坚守学术道德,成为守望培养下一代祖国栋梁的“灯塔”。如此,教学始终应该是教师的立足根本,教学质量的提高始终是学院的主要任务。再如,教学科研等效问题,如何在思想解放的同时,在制度层面予以落实,以制度创新开风气之先,激发教师的探索和追求欲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追求教师的需要,共同努力,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等等。

总而言之,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内部涉及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外部涉及高等教育大环境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无论如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千百年来都是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改革不会停止。

二、提升教学质量的若干主要问题

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当然体制机制和教学投入也十分重要。在现有体制下,学院一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有潜力可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教学质量,就是要以教师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从上述调研情况的分析看,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有:

(一)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以上分析已清楚表明,专业教师数量相对匮乏,一些新专业如工程管理、金融学与旅游管理,常常需要外聘教师。传统专业的教师水平也有待提高,国贸、财务管理等专业个别课程甚至开不出,教师上课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新课能力不强。数量的不足,导致已有教师忙于应付现有课程,教学投入也不够。大班上课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而且,现在学院有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三个层次,好一点的教师基本上承担了较多的研究生教学任务,本科生任务相对较少。

(二)教学团队建设问题

在教师聘任中发现个别课程只有一个教师能够开课,一旦出现教师生病等情况,则只好停课。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之所以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是因为没有发挥团队的作用,常常是到了验收或结题时去“赶工”,项目质量与进度都得不到保证。而且,许多教学基本建设项目没有发挥其辐射与示范效应,教师参与、交流与合作少是主要成因。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中存在一些没有参与建设却“搭便车”现象,形成了不良风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十分重要,既可以互补长短,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防止人为停课,也有利于开展专业建设、精品(优秀)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有利于“大兵团”作战,出一些大项目、大成果。

(三)教师激励机制问题

一些教师反映课时酬金太低,学院应该研究,一是平衡课时酬金与科研奖励相当的激励机制,平衡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课时酬金,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二是在岗位聘任与考核中对教学工作予以量化明确,年度考核没有达到要求的,应停发岗位津贴。三是本科生、研究生、MBA工作当量计算系数相差较多,影响了系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安排。四是一些年青博士的作用没有发挥好,体现在本科教学安排上,没有安排教师擅长的学科课程。五是职称评审中教学科研等效问题,如何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六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亟待建立,改变学评教为主要依据的做法,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激发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四)学科文化建设问题

屏峰校区地理位置远且交通不便,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时间显得十分重要。制定一些激励政策肯定是必要的,但建设优秀的学科文化是根本性的。学校的校、院、学科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体制较好地激发了各个学院的活力,但多校区下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科活力值得从体制机制上进行设计和研究。这种体制和机制应该有利于优秀学科文化的建设。学科犹如学校的基本细胞,教学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而教师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优秀的学科文化与校园文化。

三、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厘清目标,埋头苦干,“聚精会神抓质量,科学发展建名校”。对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学院发展的环节要有攻坚意识和改革举措,对符合学院发展要求的建设要集聚资源并大力推动。总体思路是:以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岗位聘任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核心,构建并推行“教师重教,教师能教,教师乐教”的激励机制和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转变观念,凝聚共识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改革创新解决问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本科教育中存在一些与发展不相协调的深层次问题,与国内一流大学存在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存在脱节现象。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条件制约和体制机制阻碍,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比如:

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有一些学科或指标达到了“知名”,但综合性的目标是要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要“融通”,这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教学研究型大学坚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举,但本科教育是基础。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需要有体制机制改革相配套才能确立。

提升学生的理想抱负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事关学风、教风和校风。

科研需要投入,教学更要投入。因为教学的回报很少,需要奉献。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学校要全国知名,要统筹好重点突破与整体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人才、资源、空间、体制机制上对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同等对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