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13520200000043

第43章 老龄问题与老年发展(5)

1.客观生活质量指标

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也称物质生活质量指标,通常研究客观生活质量的指标有:①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简称PQLI)。②ASHA指数,是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提出的用来衡量发展中国家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指标。指标名称是该组织名称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的缩写。③HDI指数。

客观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它们从时间和空间上可以进行相互比较。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已有的统计数字进行同一地区的纵向历史比较,也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同类数字作横向比较。此外,客观生活质量指标还可以客观反映实际情况,测量时不必打扰老年人,统计资料搜集相对省时省力等。但是,客观指标也有其缺点。首先是当存在成百乃至上千个客观指标时,难以从中选择出最有用、最有针对性的那部分指标。其次,当这部分指标被挑选出来后,也不太容易确定它们中哪些最能显示测量对象的水平。

2.主观生活质量指标

主观生活质量指标是个人对自身幸福评价的直接标准,通常是“满意度”,通过对不同生活领域的调查进行比较,可以由研究者直接设计和利用。发达国家一般比较重视对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关心如何在丰裕的物质条件下使民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而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水平所限,更关注客观指标的研究。

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仅仅停留在客观指标的评估上也会降低评估自身的价值。

主观指标的优点首先是可以直接测量老年人对生活水平的认知。例如,如果老年人多认为环境污染严重,那么客观指标所反映的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处理率是否达到既定标准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对老年人主观态度的调查,能更为准确地描述和评价生活质量。其次,主观指标为反映社会效益开拓了道路。客观指标往往被用来反映和评价“投入”及中间状态的社会生活现象,而对反映“产出”也就是社会效益(包括生活质量)有时则无能为力。另外,主观指标也间接预示了生活质量提高与改善的方向。由于主观指标直接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水平的评价,那么老年人满意度不高的项目,也就是生活质量改善与提高的方向。但是意愿调查在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和对结果的解释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而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的意愿调查也难以进行相互比较。

主、客观指标各有其局限性,把这两种指标结合起来进行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更能准确地把握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实际状况。因为多数老年人除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外,还要满足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等更高的精神层次需求。我们就有必要设计更多的主观指标来测量老年人的主观感受。

(三)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功能

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在设计其指标组成和体系框架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它所要反映、测量和分析的客观对象本身,即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结构;二是它本身要实现的认识任务是什么,即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因为评估体系只是一种工具,而设计任何工具时,必须考虑其功能。否则,工具就会成为无用之物。所以预先设定其功能,对评估体系的设计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认识作用来看,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应具有四种最基本的功能:

1.描述功能

评估体系可以用来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特征、变化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质和量的统一来描述其特征与变化。

2.解释功能

通过用若干个指标的相互联系来说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结构和变化。往往与评估体系的监测功能、评价功能相联系。

3.评价功能

通过把指标的测得值和某种标准进行比较得出一定结论,从而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出评价。并非所有的指标都具有评价功能,只有当某一指标能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它们才能被称为评价性指标,具有评价功能。

4.预测功能

依据一连串的时点指标,找出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这需要构造出一系列反映复杂因果关系的数学模型。

(四)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设计原则

1.从实际出发,通俗易懂、简便易行

建立指标体系时,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情、国力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特点。还应让指标体系通俗易懂,让老年人能够接受。

2.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的科学性是指选取的客观指标必须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主观指标的选取不能模棱两可,而应反映老年人主观感受的各种等级。可行性是指选取的指标要有获得其数据的可能。

3.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可比性指除了利用指标进行本地区的纵向比较外,还可以借此进行各地区间的比较。各社区之间的客观指标统计口径一般是统一的,具有可比性,各方面条件相近的地区之间的主要指标的高低也对比较有一定参考价值。

(五)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具体建构

由于老年人生活质量是一个异常宽泛的概念,可以用众多指标来加以测量。笔者用层面法来构造其评估体系。具体的方法是将老年人生活质量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面,然后再挑选出一批指标来分别用于各个层面。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经济、消费结构、住房、卫生、生活环境等五个层面。主观指标包括生活的满足感,对现在收入的满意度,衣、食、住、行的满意度,重视物质生活的充裕还是精神生活的满足,家庭关系的满意度,邻里关系的满意度,日常环境的满意度,社会治安管理的满意度,社会风气的满意度等九个层面。

根据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的设计原则,本研究采用层面法来建构如下评估体系:

Ⅰ客观指标

1.经济

●居民人均收入(元/年)或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

●零售物价上涨指数(%)(逆指标)

2.消费结构

●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逆指标)

●人均衣着费用(元)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公斤)

●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小时)

●每百户老年人电视机拥有量(台)

●每百户老年人电脑拥有量(台)

●每百名老年人拥有的电话机(部)

3.住房

●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

4.卫生

●平均预期寿命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医生数(人/千人)

5.生活环境

●工业废水处理率(%)

●工业废气处理率(%)

●工业固体物综合治理率(%)

Ⅱ主观指标

1.生活的满足感(%)

●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的人的比例

●认为将来的生活会变好的人的比例

2.对现在收入的满意度

3.衣、食、住、行的满意度

●衣着的满意度

●饮食的满意度

●居住的满意度

●交通的满意度

4.重视物质生活的充裕还是精神生活的满足

●重视物质生活充裕的人的比例(%)

●重视精神生活满足的人的比例(%)

5.家庭关系的满意度

●亲子关系的满意度

●配偶关系的满意度

6.邻里关系的满意度

7.日常环境的满意度

8.社会治安管理的满意度

●社会秩序管理的满意度

●社会治安事件管理的满意度

●特种物品管理的满意度

●危险物品管理的满意度

●消防管理的满意度

●户口管理的满意度

●道路交通管理的满意度

9.社会风气的满意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层面和指标,我们建构了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体系。其中,主、客观指标各占了一定比例。主观指标的满意度我们可以用打分法获得。

即将某指标的满意度分为以下五个分等: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2分)、非常不满(1分);然后将该指标获得的总分除以调查样本数,即可得到该指标的满意度的分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将发生形形色色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让老年人不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已经成为老龄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亟待社会解决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