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经典导读
13519900000066

第66章 外国文学(5)

我在黑暗里谛听着:已经多少次

几乎把安宁的死神当作恋人,

我用深思的诗韵唤他的名字,

请他把我这口气化入空明;

此刻呵,无上的幸福是停止呼吸,

趁这午夜,安详地向人世告别,

而你呵,正在把你的惊魂倾吐,

如此地心醉神迷!

你永远唱着,我已经失去听觉——

在你安慰的歌声中,我变成一堆土。

你永远不会死去,不朽的精禽!

饥馑的世纪也未能使你屈服;

我今天夜里一度听见的歌音

在往古时代打动过皇帝和村夫:

恐怕这同样的歌声也曾经促使

路得〔3〕流泪,她满怀忧伤地站在

异国的谷田里,一心思念着家邦;

这歌声还曾多少次

迷醉了窗里人〔4〕,她开窗面对大海

险恶的浪涛,在那失落的仙乡。

失落!呵,这字眼像钟声一敲,

催我离开你,回复孤寂的自己!

再见!幻想这个骗人的小妖,

徒有虚名,再不能使人着迷。

再见!再见!你哀怨的歌音远去,

流过了草地,越过了静静的溪水,

飘上了山腰,如今已深深地埋湮

在附近的密林幽谷:

这是幻象?还是醒时的梦寐?

音乐远去了:——我醒着,还是在酣眠?

(屠岸 译)

【注释】

〔1〕忘川: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河,名烈溪,鬼魂饮了此河之水,便忘却一切。〔2〕诗神的泉水:希腊赫立崆山(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常居之地)上的泉水,泉名希波克丽涅,据希腊神话,此泉为飞马之蹄一击,地裂而迸出;饮此泉能获得诗的灵感。〔3〕路得:据《圣经·路得记》,路得离开原籍摩押,定居在伯利恒,为波阿斯干活,与之结婚。《旧约》上未写夜莺的歌声,也未写路得流泪。此处均为济慈的想象。〔4〕窗里人: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常常讲美丽的公主被囚禁在海中古堡里,英勇的骑士泅过惊涛骇浪,救出公主,并获得她的爱情。此处济慈想象夜莺的歌声打动了美人的心,使她打开窗户,盼望骑士到来。也可能是指希腊神话中希罗与勒安得的故事:青年勒安得每夜泅渡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去与情人希罗相会。最后一次,希罗的灯熄灭,他溺毙在大海里。希罗找到他的尸体后,投海而死。

【阅读提示】

《夜莺颂》是济慈最著名的颂诗之一。夜莺在自然界无拘无束地自由飞翔,她像“轻翼的仙灵”,放开歌喉鸣唱。但是,当时的英国社会却充满“疲倦、热病和烦躁”,因此诗人急于“展开诗歌的无形羽翼”,“悄然离开这世界,和你(夜莺)同去幽深的林中隐没”。题目虽然是“夜莺颂”,但是,诗歌中基本上没有直接描写夜莺的词,诗人主要是想借助“夜莺”这个美丽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该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用美丽的比喻和一泻千里的优美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由世界的深深向往。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很好体会到后人的评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济慈那里达到了完美。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夜莺就是济慈,夜莺散播美妙的歌声,散播永恒的美,这也是济慈身为诗人的使命。

·[美]梭罗

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的作者。

梭罗除了被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之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

湖(节选)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岸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在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薄雾使对岸的岸线看不甚清楚,那时我了解了所谓“玻璃似的湖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你会觉得你可以从它下面走过去,走到对面的山上,而身体还是干的,你觉得掠过水面的燕子很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的,有时它们汆水到水平线之下,好像这是偶然的错误,继而恍然大悟。当你向西,望到湖对面去的时候,你不能不用两手来保护你的眼睛,一方面挡开本来的太阳光,同时又挡开映在水中的太阳光;如果,这时你能够在这两种太阳光之间,批判地考察湖面,它正应了那句话,所谓“波平如镜”了。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而由于它们在阳光里发出了最精美的想像得到的闪光来,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或许正如我已经说过的,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水。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你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片更平滑、更黝黑的水,好像有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把它同其余的隔开似的,成了水妖的栅栏,躺在湖面。

从山顶下瞰,你可以看到,几乎到处都有跃起的鱼;在这样凝滑的平面上,没有一条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不会破坏全湖的均势。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这水族界的谋杀案会暴露出来——我站在远远的高处,看到了那水的扩大的圆涡,它们的直径有五六竿长。甚至你还可以看到水蝎(学名Gyrinus)不停地在平滑的水面滑了四分之一英里;它们微微地犁出了水上的皱纹来,分出两条界线,其间有着很明显的漪澜;而掠水虫在水面上滑来滑去却不留下显明可见的痕迹。在湖水激荡的时候,便看不到掠水虫和水蝎了,显然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才从它们的港埠出发,探险似的从湖岸的一面,用短距离的滑行,滑上前去,滑上前去,直到它们滑过全湖。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啊。秋天里,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中,充分地享受了太阳的温暖,在这样的高处坐在一个树桩上,湖的全景尽收眼底,细看那圆圆的水涡,那些圆涡一刻不停地刻印在天空和树木倒影中间的水面上,要不是有这些水涡,水面是看不到的。在这样广大的一片水面上,并没有一点儿扰动,就有一点儿,也立刻柔和地复归于平静而消失了,好像在水边装一瓶子水,那些颤栗的水波流回到岸边之后,立刻又平滑了。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从分辨。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人类的工作又像在春天里一样地发光了。是啊,每一树叶、桠枝、石子和蜘蛛网在下午茶时又在发光,跟它们在春天的早晨承露以后一样。每一支划桨的或每一只虫子的动作都能发出一道闪光来,而一声桨响,又能引出何等的甜蜜的回音来啊!

(徐迟 译)

【阅读提示】

本文节选自《瓦尔登湖》。该书是美国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是美国大自然散文的名著,1985年曾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的书”之榜首。作者梭罗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崇尚大自然,并且付诸实践和行动,他避开城市的喧嚣,独自深入林中,与鸟兽为邻,听蟋蟀弹琴唱歌。他不仅仔细地观察自然,用心灵感知春天的脚步和冬天的雪飘,而且凭借自己的嗅觉,更可靠地去探索自然秘密。他把关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其通俗的哲学意义,这便是《瓦尔登湖》一书的缘起。

这篇《瓦尔登湖》中的片段,是梭罗细致观察、发现和感知的结晶。他用生动的文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多维度地把湖上的一幕描画得如此细致、准确和鲜活。读之,栩栩如生,恍如身临其境。

·[爱尔兰]叶芝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叶芝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父亲是画家,自幼受家庭文艺氛围的熏陶,很早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叶芝的一生对诗歌创作进行了不懈的艺术探索,他的诗歌吸收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早期的诗歌着重表现爱尔兰古老的文化传统,并在诗歌中融入了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诗歌创作中,诗人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将爱国热情、对人类文明的反思融入了创作。

1923年,叶芝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艾略特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当你年老时〔1〕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然后垂下头,在炽燃的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注释】

〔1〕选自《叶芝诗集》,傅浩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阅读提示】

这首诗歌写于1891年,是诗人赠给毛德·冈的一首爱情诗。这是诗人仿效彼埃尔·德·沙龙(1524—1585)的同名十四行诗所写。毛德·冈是叶芝钟爱一生的女子,叶芝二十三岁与之初见,便深深地爱上了她。诗歌《箭》写了叶芝初见她时的印象:“颀长而高贵,胸房和面颊/却像苹果花一样色泽淡雅。”毛德·冈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这让一直从事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叶芝更增添了一份对她的特殊的爱,这份爱忠贞不渝。毛德·冈与叶芝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此后更是拒绝了诗人的多次求婚。1903年毛德·冈与麦克布莱德结婚的消息给叶芝以毁灭性的打击。爱情的不幸,让诗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当你老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锦绣》、《白鸟》……都是叶芝为毛德·冈写下的爱情诗篇。

该诗在淡淡的忧伤中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爱。美丽的容颜终有老去的一天,诗人把爱推至极点,炉火边爱人的鬓斑、风霜也不能撼动诗人“灵魂的至诚”,当诗人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这永恒的爱也随着浩渺宇宙超越了时空。

·[法]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贡献。他一生中共创作三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还有长篇小说《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等。

莫泊桑善于开掘生活,从日常琐事和芸芸众生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他的小说善于发现小人物身上的高贵品质,并形诸笔端。他的短篇小说尤以笔触细腻、章法多变、舒展自如而享誉世界,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米龙老爹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那些在平原上四处散布的诺曼第省的田庄,在远处看来像是一些围在细而长的山毛榉树的圈子里的小树林子。然而走到跟前,等到有人打开了天井边的那扇被虫蛀坏的栅栏门,却自信是看见了一个广阔无边的园子,因为所有那些象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花的香气和敞开的马房里的浓厚气味以及正在发酵的兽肥的蒸气混在一块儿——兽肥的上面被成群的鸡盖满了的。

已经是日中了。那一家人正在门前的梨树的阴影下面吃午饭:男女家长,四个孩子,两个女长工和三个男长工。他们几乎没有说话。他们吃着菜羹,随后他们揭开了那盘做荤菜的马铃薯煨咸肉。

一个女长工不时立起身来,走到储藏饮食物品的房里,去斟满那只盛苹果酒的大罐子。

男人,年约四十的强健汉子,端详他房屋边的一枝赤裸裸的没有结实的葡萄藤,它曲折得像一条蛇,在屋檐下面沿着墙伸展。

末了他说:“老爹这枝葡萄,今年发芽的时候并不迟,也许可以结果子了。”

妇人也回过头来端详,却一个字也不说。

那枝葡萄,正种在老爹从前被人枪杀的地方。

那是1870年打仗时候的事。普鲁士人占领了整个地方。法国的裴兑尔白将军正领着北军和他们抵抗。

普军的参谋处正驻扎在这个田庄上。庄主是个年老的农人,名叫彼德的米龙老爹,竭力款待他们,安置他们。

一个月以来,普军的先头部队留在这个村落里做侦察工作。法军却在相距十法里内外一带地方静伏不动;然而每天夜晚,普兵总有好些骑兵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