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当前,发生在中国内地的作家创作、文学活动、文学现象以及这一阶段文学总体的历史演进。这一时期的文学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65年,又称建国十七年文学。
1947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拉开了帷幕。中国当代文学继承了解放区文学传统,自然要发扬战争时代的文学特征,使文学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性和政治功利性,运用战时两军对阵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来构思创作(即敌我阵营绝对分明),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等。
第二阶段:1966—1976年,又称“文革”文学。
综观“文革”时期的文学,“革命样板戏”是公开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类型。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地下文学则是“文革”文学的一个特别现象。“文革”期间,除了样板戏没有更多类型的作品可以欣赏,而且公开文学多属于“假、大、空”的作品,于是一些作家私底下创作,以手抄本的形式进行小范围传播,作为反抗或说真话的方式。
第三阶段:1977—1989年,又称新时期文学。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抗战以来影响了中国文化建构四十年的战争文化规范被否定。1979年10月,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年12月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创作自由”的口号。
从80年代初起,中国又一次出现了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热潮。新时期文学深受西方20世纪的哲学思潮影响。同时,新时期文学也常被看成是对“五四”文学传统的“复归”。
第四阶段:1990—1999年,又称90年代文学。
90年代最重要的现象就是文学的市场化、商品化。一部作品从写作、出版到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受到市场干预和选择。此外,网络文学的出现也是90年代重要的文化现象。
90年代的文学创作趋势有两个:一是文学潮流的淡化。90年代的作家们不再像80年代那样集中去表现同一个主题。商业化的大潮中,作家队伍也开始分化,文学理念和文学追求也各不相同。90年代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对话、复调的文学格局;一是个人化写作倾向。90年代,作家开始了对“小写的自我”的推崇,借琐碎日常的“个人经验”甚至“身体写作”来摆脱80年代的集体性的政治化的思想。90年代也是一个转型时期,长期遵循的行为规范已被打破,而新的规范也没建立,个人经验便成为作家描述现实的主要参照。
·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成为朦胧派诗歌领军人物。80年代末移居国外。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担任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北岛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出版的诗集有:《陌生的海滩》(1978年)、《北岛诗选》(1986年)、《在天涯》(1993年)、《午夜歌手》(1995年)、《零度以上的风景线》(1996年)、《开锁》(1999年),其他作品有:《波动》及英译本(1984年)、《归来的陌生人》(1987年)、《蓝房子》(1999年)、《失败之书》(2004年)、《青灯》(2008年)。
回答〔1〕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注释】
〔1〕本篇选自《北岛诗歌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阅读提示】
朦胧派诗歌的总体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普遍对社会现实持怀疑态度和审视态度,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追问;二是对真实性的理解,不再追求物理现实的真实,转向追求主观情感的真实;三是强调诗歌的抒情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追求“小我”的真实感受;四是突出诗的意象化和象征性。北岛作为朦胧派的奠基者之一,其诗作有着明显的朦胧派诗歌特色。
《回答》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篇首“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成为中国新诗的名句,为广大民众熟悉。《回答》作于1976年,此时的中国刚经历一场灾难深重的“十年浩劫”,中国的年青诗人睁开被蒙蔽已久的双眼,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发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充斥着谎言、罪恶、黑暗和残忍。
曾经有着理想主义激情的一代人面对历史的真相,作出了振聋发聩的《回答》:诗人用了五个“我不相信”来竭力强调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质疑、否定和挑战。
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冰凌”、“死海”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现实生活的困境和艰难。诗中那新颖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的巧妙组合,带有明显的朦胧诗特点。
·舒婷
舒婷,福建泉州人,原名龚佩瑜,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等。
惠安女子〔1〕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1981年4月
【注释】
〔1〕本篇选自《舒婷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阅读提示】
福建的惠安临近东海,古时的男人或是出海打鱼,或是远渡南洋谋生,惠安女子则承担起家中的重担。这种习俗一代代延续下来,即便是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惠安女子在海边劳作的身影。因为环境和习俗的原因,惠安女子虽是汉族,却有着独特的服饰衣着。她们戴斗笠,裹方巾,穿短褂,束银带,这古老而美丽的服饰,加上自然绰约的身姿,便成为画家笔下、摄影家镜头下追逐的一道特别风景,但是,在我们感叹于这天地间的美景时,又有多少人关心这道风景背后的惠安女子沉重的生活压力。
作为女性诗人,舒婷的诗歌中充满了“女性意识”。她敏锐地意识到了惠安女子“美丽”背后的“苦难”:“你的祼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这艰辛生活的象征。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女性诗人,坚决地追求个体尤其是女性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独立性。这在她的其他诗歌中也有表现。如《致橡树》和《神女峰》。舒婷常常用象征主义的感觉和暗示、意象的组合和跳跃来营造诗的艺术境界。《惠安女子》一诗也是通过“惠安女子”这一中心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的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她的笔端总流露出“柔软”和“感伤”的情调,显出了女性诗人特有的婉约忧伤的一面。
·海子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
麦地〔1〕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样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时
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月亮知道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
麦秸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
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让我这样说
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一共有两个人
穷人和富人
纽约和耶路撒冷
还有我
我们三个人
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注释】
〔1〕本篇选自《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阅读提示】
海子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他在乡村生活十多年,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广袤的麦地上度过的,麦地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记忆,深深地烙在海子的脑海中。因此,在他的诗歌中,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乡村生活经验便凝练成一个特别的意象:麦地。由此扩展开来,还有:村庄、月亮、天空等词汇。这些意象都是一些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海子借此表达了他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深情眷恋。同时,这麦地,也是海子本人的生命寄托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诗歌从“种麦”写起,起首便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北方农村劳作场景:皎洁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翻滚的麦浪之中,“父亲”正躬身种麦,那身影在静默中凝聚成一个神圣而庄严的符号,让人体悟到劳动的庄严。接着是“看麦”,麦浪,是“天堂的桌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粮食和劳作的感恩情怀;最后是“收麦”,“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共同的劳作和收获让人群由疏离而亲近,由冷漠而亲和,由此表现了劳作的深远意义及对人类命运的关系,题旨由此获得提升。
诗歌的最后两节从具体的劳作场景荡开,思绪由中国的腹地黄河飞升到尼罗河、巴比伦,到现代大都会纽约和古老圣城耶路撒冷,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身处何处,无论是穷是富,人类都离不开养人性命的粮食。由此,诗人表达了对于粮食、对于大地、对于劳作的素朴而强烈的感激之情。
·韩东
韩东,南京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此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5年与于坚等创立了诗刊《他们》。韩东的代表作有《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诗。曾与李亚伟等发起先锋派诗歌运动。韩东的诗歌往往选用简约平淡的文字表达哲理。
有关大雁塔〔1〕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1982年
【注释】
〔1〕本篇选自《后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阅读提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批比“朦胧派”诗人更为年轻的作者涉足诗坛。
此时,社会思潮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这一代诗人不再以社会政治伦理视角去看待历史。韩东的诗歌主张是逃离诗人的社会承担、逃离诗歌语言的文化语义,带有非文化和削平深度模式的后现代倾向。因此,在创作上,他的实验性诗歌提供了与朦胧诗迥异的艺术风貌。他的《有关大雁塔》就与杨炼的《大雁塔》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杨炼长达二百多行的长诗中,大雁塔被赋予了浓重的历史感与人文色彩,它是民族命运的象征,是民族苦难历史的见证者;而韩东笔下的大雁塔就是一座平平常常的建筑物,没有被人格化,也没有被赋予深层的崇高的文化内涵,朦胧派的审美特征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充满意象的“象征”,借用比喻、通感、暗喻等修辞手法。而在《有关大雁塔》中,全诗都是大白话,刻意回避了形容词和各种比喻、暗喻。